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历史学案 > 内容

节约型学校建设的理性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8 06:16:23     阅读:


  一、概述
  (一)背景
  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决策重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人与生态、自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激化的最终结果将以牺牲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代价。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其资源能源消费涉及面广、数量大、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费和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建设节约型学校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自然和社会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还能够守护传承节约传统、节约思想,培养具有节约品德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建设节约型学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
  (二)政策依据
  国家对创建节约型学校工作十分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指导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第十八章第五十八条中明确提出应“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将建设节约型学校作为一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必将指引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关注学校建设与特色发展,并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更多关心与更大支持,从而整体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就节约型学校建设专项工作而言,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2006年3月)与《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2007年9月),要求学校将“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与“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抓好“节约型学校建设”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并把建设节约型学校作为学校发展战略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在2013年,教育部还下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强调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性。
  北京市教育系统历来重视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分别下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06年4月)、《北京市“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工作计划》(2007年12月)、《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试行)》(2010年1月)、《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绿色学校)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2010年10月)、《北京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学校行动计划》(2011年1月)。这些文件作为北京市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的原则、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适用于学校资源节约组织与管理、学生与教职工的节约宣传教育、新建和既有学校校园建设等,为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具体指导。
  (三)内涵界定
  节约型学校建设是指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节约型和环保型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同时,构建节约和环保文化,培养包括具有节约品行在内的高素质的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它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校园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维护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二是通过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培育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节约行为,而后者又恰恰是对教育部门的基本要求。
  二、特征与原则
  (一)特征
  第一,科学性。建设节约型学校,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到学校建设设计、实施、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应按照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办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第二,节约性。节约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节约资源,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浪费,做到节水、节能、节地、节材、节粮,这是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外在要求;二是做到“减排”,即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并做到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这是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三,循环性。传统的经济发展遵循“线性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往往又是污染物)”的过程,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现代循环经济则遵循“圆形经济”模式, 即“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节约型学校建设必须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走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道路。
  第四,地域性。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资源和环境状况各异,以及不同学校在经费、硬件设施、师资、生源、资源、环境等方面各具特色,决定了不同学校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具体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采取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对策和措施,积极建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特色鲜明的节约型学校。
  第五,整体性。节约型学校建设覆盖学校教学、办公、生活、运动、实验、绿化等场所,需要全校师生员工(领导、后勤、教学、德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并鼓励家长、社区、专家、媒体、政府等相关人员及单位的有效参与。因此,节约型学校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狠抓落实,保障该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六,持续性。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一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型学校建设同样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应考虑现在,更应考虑未来,使学校持续发展。

《节约型学校建设的理性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节约型学校建设的理性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