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地理学案 > 内容

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探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1:19     阅读:


  【摘 要】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存在疏离大于协作的状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直接产生影响。结合高校实际,应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推进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协同育人,共建良好学风。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学生工作  教学工作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03-03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努力,但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存在疏离大于协作的状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直接产生影响,因此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加强协同育人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高校实际,应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推进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协同育人,共建良好学风。
  一、学生工作的管理角色转变,促进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
  学生工作是指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教育工作。學生工作既包括管理也包括教育,管理是手段,而教育才是目的,因此对学生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学生工作管理现状——以管代教。国外大学也有学生工作,它主要是学生自主管理,而辅导员则更多地是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如心理专家、学习专家、交往专家等,他们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服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遇到问题可与辅导员预约交流,寻求指导,因此学生工作更多的是教育活动。
  从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制度来看,更多的是做成管理活动,工作重点在管理,停留在任务的下达和制度的执行,缺少教育职能,处于以管代教形式,偏离了学生工作的本意。例如,现行的奖惩强化措施,更多的是在学生做出很多种行为之后,采取奖惩性措施以增加和校规校纪的认识,符合学校要求的给予奖励,反之就处罚,虽然奖惩的程度和着眼点有差异,但只是一个点,一种对结果的管理和控制,对过程没有关注,是以管代教表现。这种以管代教的工作方式,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明显,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削弱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存在隔阂和“两张皮”的现象,学风建设工作成效不佳。
  (二)创新管理模式——管教结合。大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更多的还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专业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接受学校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让熟知学校教学规律的老师从组织文化或校园文化的层次上生动形象解析,告诉学生在大学环境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加深对大学行为的认识,让学生在充分地理解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将规章制度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其次,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罚之后,还要给学生教育,做到行为之前之后都要给学生教育。行为之前的教育称之为引导;行为之后的教育称之为培养,培养的目的在于创造条件或情境,帮助、督促学生改正错误。
  学生工作的本意与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区别,它更多地是给学生规范、规则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主要是专业学习。规范规则的学习严格意义上讲比专业学习更重要,因为一个人要适应环境,必须首先要了解这个领域中的规范规则,学生工作的目的就是把社会中反映生产关系的观点、思想、意识形态和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之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观点、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在学生工作中不单只是对结果的控制,还应加强事前事后的教育,提倡管教结合的理解策略。
  学生工作要从教师的角色去思考管理工作,对学生学习特别是前两年的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第一年重点是督学,旨在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思维方式;第二年重点是助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成目标;工作方式上要从事务主义向规划指导作用的角色转变,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面对学生的管理,要注重教育作用,用管教结合替代以管代教的简单管理思想,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这两方面的积极性,管理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会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二、创新管理制度,实现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也是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就学风建设工作而言,迫切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创新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培养学生层次发生很大变化,包括普通本科、卓越工程师、国防生、国际生、预科生、专升本学生、中职升本学生等。这种差异的存在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是基于课程和学时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微调,这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态度低下,影响学校整体学风。要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这样才会符合教育规律和因材施教要求,帮助学生找准发展方向,达成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通过分析教学研究型大学特点和学生层次的构成,可将学生培养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就业型”(应用型)人才;二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运用所学知识于自主创新的“精英型”人才;四是可以创造知识的高级“研究型”人才;根据不同类型构建相应的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
  就业型(应用型):面向专升本、中职升本的学生,主要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侧重于与企业联合培养,采用职场化教学模式。
  复合型:面向一般本科学生,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注重跨专业、跨学科培养。
  精英型:面向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主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
  研究型:面向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继续深造的考研本科学生,注重学生文化和专业底蕴、适应能力、研究潜质培养。
  (二)建立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和优秀大学生学习标准。建立良好的学风首先要让教师明白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认识到开展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才能使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认真、充分的准备,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其次,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应向学生公布,让学生对教与学有一定的认识,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因此,学校有必要对教师教学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同时,还应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告诉他们作为大学生在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自觉学习。

《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探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