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地理学案 > 内容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考试大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9-03 15:09:13     阅读:

1.什么是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它语源于法语Moderne,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

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的画展上,原是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标题。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火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借用了这个词来称呼析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表现主义是一个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1905年末1906年初,在德累斯顿成立了第一个表现主义的集团“桥社”;
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表现主义的集团“蓝骑士”(或译“青铜士”)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交锋,表现主义风行德国。

表现主义文学重视主观世界,特别是精神、情绪、思想的赤裸的强烈的呈露。他们不重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文学与同时发展着的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但和象征主义不同,表现主义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前途有很大的关注,显现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
而象征主义者则往往对宏大的社会题材表示冷漠。在技巧上,表现主义文学相对粗野豪放,不似象征主义文学精雕细琢。表现主义戏剧可以看作是对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欧洲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戏剧的继承和反拨。表现主义戏剧经常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假面具、潜台词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表现主义文学首先崛起于德国,并在20世纪20年代初达到高潮。其时的德国正经历近代历史上比较动荡的一段时期。工业的腾飞和发达导致知识分子对机械文明的憎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也加剧了德国社会固有的矛盾。在哲学上,此时康德、尼采、叔本华的唯心哲学和直觉主义美学大行其道,这对表现主义文学的兴起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表现主义诗歌在规模和范围上不及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其发展的范围基本局限于德语国家。但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戏剧却传入美国,出现了以尤金•奥尼尔为代表的一批表现主义剧作家,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二、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类型化人物形象 (二)如梦似幻的情节 (三)表现内在的激情 (四)强烈的反差对比 (五)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第二节 卡夫卡 一、生平和创作 二、卡夫卡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 卡夫卡是现代小说艺术的辛勤探索者和实践者,他善于通过奇特的构思勾勒出夸张而又真实的画面,他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从而赋予作品相当丰富复杂的内涵,使作品主题具有多重性、矛盾性,切合了现代读者复杂的阅读要求,使他们对世界,人生获得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现代派作家所学习、仿效并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说,卡夫卡又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也是现代小说艺术的奠基者。下面,我们以他的《城堡》为例,分析一下卡夫卡小说的艺术成就。

(1)独特的叙述角度与叙述手法。小说是叙事艺术,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而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二为一。城堡中的 K 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思、所想)才能获得信息,再也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卡夫卡和法国的普鲁斯特 ( 他打破了叙述的时间顺序 ) 以及爱尔兰的乔伊斯 ( 他采用了独白形式的意 识流手法 ) 一起改革了传统的叙述艺术。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卡夫卡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个现代寓言。他喜欢用寓言的方式来剖析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异化,人生的孤独绝望、荒诞、非理性。这里的象征寓意还可具体分为整体象征、情节象征、细节象征等。如《城堡》小说整体象征就是社会强权统治使弱者无立锥之地,甚至失去生存的合法性。作品中 K 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争取居留权最后失败的故事情节,象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走投无路的绝望境地,表现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被异化的骇人场面,暴露了官僚机构极权统治的腐败本质。所谓细节象征就是指某些细节本身就有象征意义。如《城堡》中 K 被半夜叫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提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

K 与弗丽达的突兀结合与离已,都象征了现代人感情生活中的有情无爱与有爱无情的荒诞。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
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无一赘疣。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三、《城堡》 《城堡》写于 1920 至 1922 年间,是卡夫卡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不仅表现出“卡卡夫式”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卡夫卡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探索的总结。“城堡”这个象征物就是他一生所感到的那种与人敌对、压抑着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社会超验的力量的象征。这种存在既有“至高无上”的强迫性,又有“不可捉摸”的隐匿性。它实际上是折磨人、摧残人的社会机器,它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挤压人、虐待人。它随时随地无端地强迫人出示自己的生存许可证,为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作外在说明。《城堡》所反映的绝望凄凉的人生境遇,既是卡夫卡的个人的,也是犹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因此,它具有惊人的普遍性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卡夫卡是以他的全部痛苦、孤独、绝望和磨难来创作出这部经典作品的。

  《城堡》与卡夫卡其他作品一样,人物、故事、主题都深奥难懂,作为一部表现主义作品,卡夫卡无意在此叙述一个娓娓动听的大团圆式的故事,而是想透过作品的表层结构表达深刻的主题意蕴。

   卡夫卡是一位严肃的作家,他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败,用寓意、象征、变形、自白、反讽等手法来表现“自我”,表现现代西方人道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他的全部作品通过具体刻画“人”如何变成“非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始终贯穿着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即普通人与现代贷本主义环境间的深刻矛盾和专制极权统治对人在精神上构成的威胁,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城堡的主题思想。

一、什么是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
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 ,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浪》等。

二、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 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间的叙述方式有倒时序、循环时序、颠倒时序、闪回时序和预见时序。

  2.意识流描写。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

  3.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

  写作纯粹的意识流小说有很大的局限,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融会到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中,心理永远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表现领域。

第二节 乔伊斯 《尤利西斯》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1922) 历时 8 年完成,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是意识流文学的扛鼎之作。它“套用”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框架,分为 3 章 18 部,在人物设计与情节安排上也与之相呼应。但作者却把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 ( 即奥德修 ) 海上 10 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现代普通人布卢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和当代普通人的命运悲剧。《尤利西斯》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迥然不同。它全方位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段,通过人物潜意识的流动,表现了现代西方人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小说被西方评论界奉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作品投有传统小说中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只是以布卢姆和斯蒂芬从 1904 年 6 月 16 日早上 8 点到次日凌晨 2 点这 18 小时内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为主要内容,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精神生活纳入其意识无秩序的流动中分别表现出来。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在小说中大部分是通过他人视觉显示出来的,直到篇尾才正面出现。作者以她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的长篇内心独白结束全作。他们的经历不能构成完整有序的情节线索,事件的发生与时间的发展也无任何序列关联,却成为人物意识流动的一个又一个外在引源,带出人物绵延不断的薏识之流,而这种意识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牲支配下的心理描写,而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极大跳跃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的人的意识的本原状态的展示。

  第四节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 (1929) 。

  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未按时序展开叙述,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参与创造,把事件的全过程拼装完整,这说明表面颠倒混乱的时序下发生的故事有着内在的秩序。作品的叙述角度是由内向外的,叙述者头脑思绪的不断变化成为作品内容延展的主线。文中跳跃变幻的思绪不用清晰的文字作交待,而是采用诸如变换字体、口气、称谓等手段,需要读者细心辨别。

第二节 萨特 《厌恶》 萨特的《厌恶》 (1938) 和加缪的《局外人》( 1942 )是作家感受现实、描写荒诞世界的经典作品,这两部小说也是《存在与虚无》 (1943) 和《西绪弗斯神话》 (1942) 发表之前两位哲人的哲学思想反映。

萨特的《厌恶》表现了作者早期的哲学思想。萨特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落泊文人安东纳•洛根丁,作者对洛根丁在各种具体环境的行为进行了富有哲学意味的形象探讨,描述了洛根丁对世界,对自我、对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感受和看法,即世界是荒诞的,人是被偶然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由于不能左右这个世界而感到恶心。作者在小说的最后越来越使他的主人公时时都在努力挣扎,企图战胜“厌恶”,否定现存或已有的东西,摆脱命运的安排。

加缪的《局外人》描写了一个小职员莫尔索荒诞的一生,是加缪反映“荒诞”的第一典型形象。莫尔索的荒诞主要表现在他对现实的十一切是冷漠的,很少主动去感受人生,对外界具有一种盲目的超脱感、麻木感。他对母亲的去世、女友的爱情、朋友的友谊、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甚至对判死刑的结果等一切都是冷漠的、不屑一顾的。在他的眼里社会的一切秩序都是毫无意义的、荒诞可怜的。莫尔索体现了加缪的荒诞哲理思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局外人。

萨特和加缪不仅在小说中,而且在戏剧里也同样描写了这种荒诞意识。以萨特戏剧为例,在萨特的笔下有大批绝望者,由于深感现实令人“恶心”,认为人是被偶然地无缘无故地抛入这个世界,时时受到荒诞外界以及成为地狱的他人的极端压制,人与社会永远无法沟通;
,在这个痛苦而荒诞的世界上人终究要遭到失败。萨特的剧本背景大都表现一种混乱、恶心,有时令人毛骨悚然,充分显示人与现实不可调和与对立。这就是存在主义者理解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难怪许多评论者指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必然导致悲观主义。然而萨特并来到此止步。相反,由于萨特的激进的政治立场,他的剧作常常描写人在荒诞中努力超越荒诞现实,通过人的自由选择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文学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分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很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

2.后现代主义主要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出概括。

  (1)彻底的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 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在后现代文学中,写作消失了内容,而转向“写作”自身。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例如,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寻。

(4)后现代文学蓄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形式出现,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在文体上,惯用矛盾(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覆)、交替(在文本中,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有意识的过度使用某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段使对作品的阐释不得不中断)、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特点和边界)、话语膨胀(把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纳入主流)等手段,使得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困难重重。

第二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描写的是布恩蒂亚 ( 又译布恩地亚 ) 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以及小镇马孔多 ( 又译马贡多 ) 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展、鼎盛到消亡的过程。它反映了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一、20世纪世界史100年的分期 教材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期(1900~1945)、20世纪下半期(1946~1991)和20世纪末期(1991~2000)。

二、20世纪世界文学的基本格局 自16世纪文艺复兴以来,以欧美为主体的世界文学格局在20世纪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大文学板块,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大量出现,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发展中国家文学兴起。

欧美文学在20世纪也有了新动向。一是法、英、德等国家在继续延续19世纪文学传统的同时,现代主义文学异军突起;
二是美国文学随着其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三是苏俄文学继续发挥影响作用;
四是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令人刮目相看。

一、单项选择题 1. 这部小说写的是布恩蒂亚创建马孔多小镇的具有开天辟地的神话色彩的经历以及马孔多小镇由盛到衰直至消亡的漫长历史。小说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人,曾于1982年获得诺尔贝文学奖。这部小说是(D ) A. 《家长的没落》B. 《玉米人》C. 《霍乱时期的爱情》D. 《百年孤独》 2. 《西西弗的神话》是( C) A. 神话B. 小说C. 哲学随笔D. 戏剧 3. “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一下哪个流派的特征?( C) A. 自然主义B. 象征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 4. 1947年,法国女作家纳塔丽•萨洛特出版了一部小说,萨特为这部小说再版作序时对它给予很高评价,并提出了著名的“反小说”的概念:“当代文学最奇异的特征之一,是到处都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和彻底否定了以往的、可以称之为反小说的作品。”“它是以小说本身来否定小说,是在建设它却又当着我们的面摧毁它,……”,这部小说是(A ) A. 《一个陌生人的肖像》B. 《怀疑的时代》C. 《天象馆》D. 《变》 5. 这出戏剧的故事发生在地狱中,戏剧场景是一个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主要人物是三个鬼魂,生前都是“卑鄙小人”,此刻在地狱中互相审判和互相折磨,展示出的是一幅猥琐丑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景。这出戏剧是(D ) A. 《肮脏的手》B. 《苍蝇》C. 《魔鬼与上帝》D. 《间隔》 6. 以下哪部小说是英国作家的作品?( A ) A. 《福尔赛世家》B. 《月桂树被砍掉了》C. 《墙》D. 《母亲》 1,《福赛特世家》三部曲( B ) A,萧伯纳 B,高尔斯华绥C,罗曼•罗兰 D,雷马克 2,《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A ) A,高尔基 B,法捷耶夫C, 绥拉菲莫维奇 D, 马卡连柯 3,《美国的悲剧》( C ) A,海明威 B, 斯坦贝克C,德莱赛 D, 田纳西•威廉斯 4,《儿子与情人》( A ) A, 劳伦斯B ,乔伊斯C, 吴尔斯 D, 奥尼尔 5,《弗兰德公路》( B ) A, 尤内斯库 B,克德罗•西蒙C,贝克特 D,斯特林堡 6,《百年孤独》( B ) A,阿斯图里亚斯 B,马尔克斯C,里尔克D,富恩特斯 7,《金果》( A ) A,娜塔莉•萨洛特B,吴尔夫C,阿达莫夫D,库尔特•冯尼格特 8,《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D ) A,鲁尔福B,瓦雷里C,艾略特D,乔伊斯 9,《追忆似水年华》( D ) A,高尔斯华绥 B,海勒C,罗伯—格里耶 D,普鲁斯特 10,《万有引力之虹》( C ) A,卡夫卡 B,纪德 C,托马斯•品钦 D,波德莱尔 1.在希腊神话中,爱神与战神私通,被爱神的丈夫用一张大网捉住,众神哄堂大笑。在古希腊人看来,这些都是 A.理性不能克制情欲的表现B.缺乏道德意识的表现 C.婚姻状态尚不稳定的表现D.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表现 [ D] 2.在《埃涅阿斯纪》中,维吉尔把罗马人的祖先、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写成是神的后裔,其最主要目的是 A.为了忠实于史实B.为了忠实于神话传说C.为了渲染史诗的浪漫气氛 D.为屋大维的统治寻找依据,歌颂罗马统治者 [D ] 3.《罗兰之歌》通过对罗兰奋勇拼杀、战死疆场的描写所要表达的主题是 A.悲观主义 B.爱国主义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 [B ] 4.列那狐同比自己强大的狮子、狼和熊进行周旋和斗争,目的是 A.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等B.代表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同强权进行斗争 C.展现其叛逆性格D.纯粹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小动物 [D ] 5.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 A.拉丁语 B.希腊语C.意大利语 D.希伯来语 [C ] 6.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个人主义B.宣扬“幸福在人间”C.倡导英雄主义D.宣扬封建迷信 [B ] 7.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A.一出阴沉的喜剧B.一出乐观的喜剧C.一出乐观的悲剧D.一出阴沉的悲剧 [C ] 8.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中的同名女主人公由于理性和感情的高度统一,结果是 A.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B.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 C.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D.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 [C ] 9,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是 A.西班牙流浪汉典型B.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典型 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D.堂•吉诃德式的典型 [ C] 10.恩格斯称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 A.“辩证法的杰作”B.“无与伦比的作品”C.“心灵的辩证法”的杰作D.“唯物辩证法”的作品 [A ] 11.雨果的《九三年》中革命军司令郭文私自放走了叛军首领朗德纳克,其原因是 A.朗德纳克是他的叔祖父B.朗德纳克因救小孩而被捕,共和国不应该处他死刑 C.政委西穆尔登是他的老师,不会追究他的责任D.同情叛军,对共和国不满 [B] 12.霍桑的《红字》看似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实际上表现的是 A.美国的南北战争 B.印地安人同白人的斗争C.宗教对人性的摧残 D.金钱对人性的毁灭 [C ] 13.斯丹达尔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土比亚》被认为是 A.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C.古典主义的文艺法典 D.启蒙主义理论著作 [ B] 14.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 A.上流社会妇女B.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C.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D.无可救药的下贱女人 [B ] 15.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穷人》中塑造的马卡尔•杰武什金是 A.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B.正面的优秀人物C.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 D.革命民主主义者 [A ] 16.高尔基的被称作是那一时代“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的小说是 A.《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B.《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 C.《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D.《奥古洛夫镇》 [ A] 17.《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那些走向新生活的人们是 A.乌克兰人 B.哈萨克人C.哥萨克人 D.乌兹别克人 [ C] 18.30年代初,罗曼•罗兰发表的用以进行自我批评和忏悔反省的著名论文是 A.《超乎混战之上》 B.《欣悦的灵魂》C.《向过去告别》 D.《理智的胜利》 [ C] 19.《恶心》(又译《厌恶》或《作呕》)是萨特的成名作,其体裁是 A.境遇剧 B.日记体、自叙体小说C.荒诞剧 D.哲学随笔 [B ] 20.《戈丹》是印度现代著名作家普列姆昌德的名作,主人公何利一生最大的愿望是 A.拥有一头奶牛 B.想要一个儿子C.还清高利贷 D.赎回被变相出卖的女儿 [A ] 21.《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是马哈福兹的代表作。它主要描写的是 A.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几代人的觉醒反抗B.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三代人对理想的追求 C.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三代人与资本家的斗争D.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几代人受剥削压迫的血泪史 [B ] 22.中古波斯著名诗人萨迪在自己重要的作品《蔷薇园》中,主要表现的是 A.神秘主义思想 B.封建主义思想C.悲观主义思想 D.人道主义思想 [ D] 23.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猫》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广泛的揭露和批判。其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是 A.以古代文学的题材表达作者现代的思想B.以沉重的笔调表现悲观主义思想 C.以猫为叙述者,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D.以作家独特的方言进行一语双关式的叙述 [ C] 24.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说《雪国》描写了社会下层人物驹子的悲惨境遇。小说选取的主要角度是[ C] A.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B.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C.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D.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二、多项选择题 25.在伊阿古看来,他之所以要陷害奥赛罗、苔丝德蒙娜和凯西奥,原因有 A.他认为奥赛罗不公正,本应提拔他伊阿古当副官,但却提拔了凯西奥当副官 B.他认为凯西奥在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的恋爱过程中帮过忙讨好过他们 C.他认为他自己应该得到苔丝德蒙娜D.他认为凯西奥与苔丝德蒙娜确实有暧昧关系 E.他认为这些人既憨且直,最容易上当受骗 [ABE ] 26.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 A.巴洛克文学 B.市民世俗文学C.耶拿派诗歌 D.海德堡浪漫派E.感伤主义文学 [ AB] 27.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姻》描写的主要内容有 A.阿勒玛维华伯爵和伯爵夫人的婚姻B.伯爵仆人费加罗和伯爵夫人使女苏珊娜的婚姻 C.伯爵施展手段追求苏珊娜,企图恢复对农奴新娘的“初夜权”D.费加罗对伯爵百依百顺,委屈求全 E.费加罗凭智慧和机巧挫败了伯爵的罪恶企图 [ BCE] 28.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有 A.《自由颂》 B.《乡村》C.《致大海》 D.《致西伯利亚》E.《皇村的回忆》 [ABCD ] 29.《老人与海》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有 A.鲸鱼 B.大海C.马林鱼 D.鲨鱼E.狮子 [BCDE ] 30.卡夫卡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这种“卡夫卡式”小说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 A.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 B.一定的自传色彩C.结构完整 D.怪诞E.象征 [ABDE ] 31.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其描写的主要内容有 A.对拉美民族历史文化的再现B.布恩蒂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 C.哥伦比亚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D.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 E.拉美人民应该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ABCDE ] 32.《沙恭达罗》描写豆扇陀向沙恭达罗表达爱情的情节主要有 A.借故要留在净修林 B.与沙恭达罗以干闼婆方式结合C.恢复记忆后开始思念和寻找沙恭达罗 D.在回京前以戒指为信物相赠 E.在仙界相认时悔恨交加 [ ABCDE] 二、填空题 7. 这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一个虚构的王国——约克纳帕塔法,他的许多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这位作家是.福克纳 8. 这部小说的译者指出,小说的总标题“象征人们战胜时间与死亡去获得这种精神光芒的内心航程。归根结蒂,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这部小说是《到灯塔去   》 9. “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又被称为“潜对话     ”。

10. 按照英国作家、文学理论家 戴维•洛奇    的说法,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

11. 英国小说家、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对于这位作家的作品“人们无法做直截了当的阐释。尽管风格体裁通常是平淡的,累赘的,但气氛总是那么像梦魇似的,主题纵使拿吗乌发解除的苦痛。”这位作家是 卡夫卡 12. 《交叉小径的花园》的作者是博尔赫斯 13. 汉弗莱认为对联想进行控制的因素有三个:记忆、感觉 、 想象 。

14. 这则希腊神话讲述了一个人物被诸神惩罚周而复始地推巨石上山的故事。法国著名作家 运用这则神话写出著名哲学随笔《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 11.,“愤怒的青年”得名于 约翰•奥斯本 (填作家名)的剧作 《 愤怒的回顾》。

12,美国德莱赛的主要作品《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 美国的悲剧 。

13,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期。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 海德格尔 和雅斯贝尔斯将存在主义发展为宜中独特的哲学体系,并命名为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萨特 。

14,未来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带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传入俄国后,出现许多派别,这些派别的基本倾向大致相似。其中代表性的是马雅可夫斯基 穿裤子的云 。

15,不莱西特为了“叙事剧”理论在艺术形式上创造了 陌生化 方法,让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是哪个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
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帕潘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16,“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 福克纳 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小说是 喧哗与骚动 。这部小说也是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17,19世纪、20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荣时期。俄国文学史上称其为 白银时代 。

三、简答题 15. 为什么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追忆似水年华》不属于意识流小说? 答:按弗洛伊德分类,人的精神领域可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理论界对于什么样的小说是意识流小说尚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意识流小说描绘的流动的意识应该指意识的全面层面。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而另一些理论家则认为意识流小说应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他们认为《追忆似水年华》不是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16. 卡夫卡的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⑴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A.善于营造幻想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即小说的图像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
而小说的细节描写又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有非常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小说的场景处理也极其生活化。

B.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擅长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在逻辑上又有存在的可能性的现实情境,这种情景卡夫卡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⑵作品在内容上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和人的双重异化。

⑶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和多解性。

⑷许多作品没有结尾。

17. 存在主义文学有什么特征? 答: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并在战后成为影响了欧美乃至世界的文学思潮。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有:
①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法国存在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代表是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等。他们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他们往往把文学当作表达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场所。存在主义的文学主题就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②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描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荒诞体验”,这种“荒诞体验”往往表现为“恶心”和“焦虑感”等。2)强调人在荒诞境遇中的“自由选择”。

③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的显著特征是富有哲理化。

18. 简述“黑色幽默”和传统幽默的区别。

答:传统的幽默是一种引发笑声的健康愉快轻松的幽默。幽默中有乐观的态度,有通达和自信,是人们“对自己的事业具有信心”的表现,是“一种在喜剧感被制约于崇高感的情况下产生的混合感情”。黑色幽默与传统幽默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丧失了自信乐观和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匮乏传统幽默中的那种乐观态度和崇高感受,有的只是滑稽可笑。每个黑色幽默作家都是这个具有黑色幽默色彩的世界之中的组成部分(结构性存在),当他呈现了世界的疯狂,也就使自己的创作成为疯狂世界的一部分。它是后现代社会彻底丧失崇高感和严肃感之后在文学上的反应。

36.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1)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

(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

(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宗教、官府、宫廷联系密切,是伪善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37.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毁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1)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但她又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

(2)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大工业侵入宗法制乡村,宗法制农民纷纷破产,道德秩序与生活秩序一样产生了混乱。苔丝内心的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剧的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38..简析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深刻内涵。(1)“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莫测高深;

(2)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
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

(3)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是现代西方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18,简述存在主义为学的基本特征。

(1)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很关心现实问题,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密切相关。

(2)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身,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在进行文学写作时,他们都喜欢在作品中突出地表达存在主义理念,故而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存在主义文学”。

(3)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例如萨特的戏剧被称作“境遇剧”,即表现人在特殊环境下的艰难选择,表现人在面临俩难抉择时内心的剧烈冲突和巨大痛苦。加蓼的小说在叙事方法上与传统现实有较大差异。例如《局外人》虽然像是第一人称的写实小说,其实叙述具有一种特有的冷漠,完全摒弃了意识形态色彩和感情色彩。

19,简述“冰山原则”的内容。

(1)“冰上原则”是海明威1932年在《午后之死》中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是提出的。

(2)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意为作家要有深厚宽广的升华和感情基础以构成冰山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但在表达时不要面面俱到,把话说尽,而要含蓄凝练,就如同雄伟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东西,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了。” 20,什么事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 (1)内心独白式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最常见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个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      (2)内心独白有可分为间接内心独白和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的系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提示语引导这种内心独白的开始。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提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用,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袒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声状态。

三、名词解释题 33.狂飙突进运动 (1)18世纪70至8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文学运动。

(2)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

(3)代表作家有席勒和歌德。

34.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后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2)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3)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品特和阿尔比等。

35.俳句 (1)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形式最短小的诗歌形体。

(2)由“五、七、五”句式共17个音组成,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

(3)代表作家是被尊为“俳圣”的松尾芭蕉。

五、论述题 39.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可爱、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堂•吉诃德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而又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特征的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复杂形象。

(1)他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的不切买际的幻想家的典型。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离是其主要特征。受流行的骑士小说的毒害,他迷上了骑士道,试图恢复过时的骑士道。因而,虽然动机良好,但行为却极其荒唐,效果也极坏。吃尽了苦头。出够了洋相。

(2)同时,他还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可敬的人物。他有渊博的学识,崇高的理想,有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精神。他打起仗来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且道德高尚,诚实守信。他心目中的骑士道实际上也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载体和寄托。

(3)当时的西班牙社会没有提供实现其理想的土壤,因而造就了这个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形象。

(4)这个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他,既讽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家,也表达和寄托了人文主义理想,同时.还表达了对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苦涩理解。

40.《戈拉》是泰戈尔歌颂印度青年的爱国精神、批判宗教偏见的著名作品,试论作者在塑造成主人公戈拉时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1)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戈拉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别人争论,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思想。

(2)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戈拉与毕诺耶,戈拉与哈伦的对比更深刻地刻画出人物形象。

(3)优美的抒情格调。在描摹戈拉的言行时,伴随着作者的强烈抒情。

四、论述题 19. 以下是《嫉妒》的一段景物描写。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表现新小说拍的艺术观念的? 《嫉妒》节选 答题要点:①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力图做到准确客观,不带主观性,不带作者的感情色彩。在技巧上大量运用视觉性强的词汇,着力描写事物的形状、数目、方位、性质、质地等等物质表层的特征。要举节选中的例子详细说明,如作者对房屋的构造、格局,阳光的阴影,木栏杆,景物等是如何描写的,用了什么样的词汇,这种描写给读者造成的印象是什么等等。

②表现了新小说拍的艺术观念: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在外在的物质世界。

六、分析题 41.欧洲文学史上有一系列吝啬鬼形象,试比较老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异同. 相同点:(1)葛朗台的一切信仰都以金钱利害关系为基础,他搞政治投机,正是为了经济掠夺。波留希金具有强烈的积聚财富的欲望,一天到晚为财物的积累和贮存而奔波。

(2)贪婪使葛朗台被金钱所奴役,最终在对黄金的渴欲中送命。贪婪使波留希金变成了财富的奴隶,成为受物质支配的异化了的人。

(3)吝啬使葛朗台丧失人性,他对妻子、女儿、侄子毫无感情可言。吝啬使波留希金失去了性别,他过着乞丐一般的生活,和儿女断绝亲情。

不同点:葛朗台是法国19世纪初期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的最大特征是巧取豪夺。

他的发迹是靠侵占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与剥夺人民财富发家致富的,充满了血腥与罪恶。

波留希金是19世纪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的地主,他的最大的特征是没落和堕落,他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奴,他的没落表现了俄国农奴主阶级的衰亡。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考试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考试大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