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地理学案 > 内容

论孔子美德教育思想现状与有效发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7:05     阅读:


  摘 要 美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精神内核和理论基石,也是儒家追求的最高道德原则和人格理想。其核心要义及现实价值则体现在为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孔子 儒家美德教育思想 现代道德 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The Status an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Virtues Educational Thought
  LI Hua
  (Transport Management Institute, Ministry of Transpo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ngfang, Hebei 065201)
  AbstractVirtue educational thought is the spiritual core of Confucian ideology and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of the Confucian pursuit of the highest moral principles and personal ideals. The core essence and value is reflected in real lif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guidance. Confucius"s moral thinking is to achieve its self-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concepts, these ideas not only in the thinking of leading the people the right way to achieve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but in practice also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ethics.
  Key wordsConfucius; Confucian virtues of educational thought; modern moral; value meaning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的奠基者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教师和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对于教育管理者探析孔子的“美德教育思想”,秉承他的高尚师风大有帮助。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都得到很大发展。面对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外形势的挑战,孔子为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而进行了教育改革,以维护其国内的稳定,并巩固其国际上的地位。一颗仁爱之心能让你包容全世界。唐太宗抚民纳谏,创贞观之治。不仅在封建时期的中国社会需要这样的仁德,在今天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同样重要。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刻赶往抗震救灾的第一线,难道不正是因为他懷着一颗仁德之心吗?在他的鼓舞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挽救汶川于巨大悲痛之中。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内容,也就是在这种道德的基础之上,孔子力图把道德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认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可见,孔子的道德思想对社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因此孔子美德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有很大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为我们的努力提供了一个较明确的方向。至圣先师孔子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处在21世纪的我们应该把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一点一点的挖掘,然后运用于社会的进步之中!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德育为先”的教育主张,其实,孔子早就认识到了德育的首要作用,率先制定了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教育目的和内容。修身主要在于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德育结构中“德”的主导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主观条件,这一点在孔子倡导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中有充分的体现。从政治方面讲,孔子还说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悦,远者来”,要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统治者只有“为政以德”才能“众星共之”。所谓“政者,正也”,即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
  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道德去约束百姓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现代社会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仪之邦的德育实践理论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论孔子美德教育思想现状与有效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孔子美德教育思想现状与有效发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