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地理学案 > 内容

西南联大学生的衣食住行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8 06:15:28     阅读:


  回忆联大生活的文章很多,言人人殊,其说不一。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校时间不同。具体说,就联大人自己的回忆,前期与后期有些事就不大一样。事非自己亲历,只是传闻,是另一个原因。1946年联大结束,距今已近70年,难免以讹传讹,谬误丛生。为了澄清一些事实,试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分别言之。

联大的“衣”


  本世纪初,昆明话剧团到北京演出,剧目就是“西南联大”(具体名字我忘了)。先后在北大、清华公演,是专门招待联大人的。我去看了,不禁对反映历史真实之不易,生发无限感慨。从衣着来说,剧中女学生多上穿浅蓝竹布褂子,下穿黑色绸裙。这是五四时代的女学生装,在联大女同学中可以说没一个人穿这种衣服。演出结束时,导演当场请台下观众提意见。我即席发言:剧中女同学的衣服式样不对。联大同学还有很多人健在,今天在台下坐的就有不少女同学。你们排戏前为什么不找这些大活人了解了解?导演说他们是在昆明西南联大博物馆查的。这真是今古奇闻。博物馆是怎么弄错的暂且不论,导演和服装师的疏忽也真够邪乎了。从女同学的衣服开支来看,也可以说明当年的联大女学生不可能穿着类似舞台上的那种服装。昆明号称春城,四季都比较温暖。女同学平时穿得最多的,是一件浅色的布旗袍,外罩一件毛线织的短外衣。这差不多是联大女生的制服。当然,各人经济条件不同,也有穿得好的,比如毛料外套,但极少人有这种行头。在冬天,天气略微冷一点儿的时候,穿皮大衣的女同学也不在少数。我虽然没有精确统计,印象中至少十分之一、二总是有的。比如傅冬菊在冬天就穿皮大衣,好像是灰背的。大军阀杨森的女儿更不用说了。总之,抗战时期大家都穷,但大学生毕竟是家境比较好些的,尤其是女同学,能读到高中毕业,就不是小户人家所能办到的。
  至于男同学,前面说过昆明不冷不热,四季服装变化不很鲜明。总体看,男生穿着五花八门,有不少穿长衫的,当然多数是布的。有极少数人有笔挺的西服,这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在校内很少见到。但确实有,我就见过。这一般是个别自己一边上学、一边做生意,能赚很多钱的人。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同学穿自己或朋友给的旧西服,因为有人毕竟在抗战前是富家子弟。全校男同学最具代表性的服装则为上身夹克衫,下身美国兵的蓝白相间的布裤子,这些多半是美军剩余物资,昆明有专卖它的市场,包括美军的大翻毛皮靴等等。一般说来,文学院学生比较随便,法学院学生穿着稍稍整齐一些,工学院穿美军剩余服装的多。这都是比较而言,附带说一句,工学院女生极少。我1942年进联大,据说只有两个女生考的工学院。这可给学校添了不少麻烦,要专门给她们两个安排女生宿舍、女厕所,还请了个女清洁工。工学院学生都要到工厂实习,当时的女同学很不适应,第二年就都转到理学院去了,好像一个进生物系,一个是化学系。这也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现在高校工学院女学生多的是,而20世纪40年代,女生学工还是稀罕事。
  从穿衣这点看,还有个前期与后期的差异。1938年、1939年时,从北大、清华、南开来的学生较多,他们的学号开头是P、T、N三个不同的字母。当时抗战初起,同学们多少还有些旧衣服,质量总的说也比较好。到了40年代,旧衣服都穿破了,新的又买不起,因此可以说后期的同学比前期的穿得更差,这是十分自然的。

联大的“食”


  许多老校友的回忆文章中,都说在联大吃的是“八宝饭”,即饭里有沙子、稗子、老鼠屎等等。我初看到这些记述,一个直觉反应是为联大总务科抱屈。因为我1942年进联大,直到1946年联大结束,一直拿“贷金”吃饭,从来没吃过所谓“八宝饭”。平心而论,食堂伙食的菜不好,饭却不坏。因为米一直很好,比我小时在家吃的饭还好吃。我是江南人,全年吃籼米,没有油性,真的不怎么好吃。而在联大吃的是粳米,白嘴吃也很爽口。那么“八宝饭”之说是假的吗?也不是。我问过1939年入学的老校友,他说当年的米确实很坏。原因是总务科成批向米商购买,不精挑细拣,也不讲究“货比三家”,因此质量很差。我进联大时,由学生自组小伙食团,大体五六十人一个团,请几个农民大师傅做饭,学校负责提供锅灶、餐具。米则由同学自己到农民那里去买,免除了中间剥削,自然没有“八宝饭”上桌了。
  说到菜,有些老同学的文章里说得很惨,这也是联大前期的传说,因为他们是1939年入学的。至于菜差的原因,与同学自己不管食堂有关。总务科管全校,哪里管得过来。
  我1942年进校以后,天天吃食堂。有两种选择,一是吃早、中、晚三顿饭的,一是只有午、晚两顿的。伙食费都是一样的,吃两顿的菜比吃三顿的当然要好一些。我两种都吃过,就吃两顿的说,大体上是一荤三素。所谓荤,从来没有红烧肉,有点肉丝就是了。昆明出黑大头菜,这可是好东西,如今行销全国,广受欢迎。当时差不多每天都有黑大头菜炒肉丝这个菜,很下饭,很好吃。根据我的经济水平,当年要是让我评定美味佳肴的话,我会毫不迟疑地首推黑大头菜炒肉丝,我认为,世上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但再好也超不过黑大头菜炒肉丝的水平了,这是真实的思想。记得有个同事对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早年在河北某县城的简易师范读书。同学中家境最好的是小地主,其次是富农。有一个同学是中农家庭,平时没有零花钱,而地主富农的孩子时不时口袋里总有花生米。这位中农家庭的孩子发誓说,等我毕业有了钱,我天天买花生米吃。我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人的欲望是受现实环境制约的。可爱的黑大头菜炒肉丝万岁!
  话说回来,联大前期食堂伙食的具体情况我说不好,后期从我的亲历来看,学校还是尽了力的。伙食当然不能算好,但饭不限量,一顿往往能吃三碗饭,也确实能抵挡一阵子。从我接触的同学看,比较富裕的是每天早晨有钱在校门口饮食摊上吃早点,有面条、油炸糍粑、烧饵块,还有猪油煎的鸡蛋饼等等。就我当时的口味来说,都是很好吃的。可惜我没有天天吃早点的财力,只能像打牙祭一样,隔几天吃上一次。说实在的,在不供早饭又无钱吃早点时,上到上午第二门课时(10点到12点),是饿得相当难受的。我想类似我这样情况的人相当多。但那是战争时期,能有这种生活也就不错了,所以无怨无尤。生活情绪还是很饱满的,无论是上课还是参加社团活动,都是高高兴兴的。

《西南联大学生的衣食住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西南联大学生的衣食住行.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