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语文试题 > 内容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探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5 06:27:50     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途径。要遵循“法治”精神,完善管理体系;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增强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学生救济制度。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步入法制化轨道。实行依法治校,这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发展以经验管理为主,突出行政手段,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管理模式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规模扩大,高校管理依然是旧思想、旧思路,沿用行政手段来做学生管理工作,就出现了许多行政无法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发生了许多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于是学生状告学校的法律纠纷也不断增加。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维权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强法治观念,依法治校,提升管理者的水平,解决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使学校工作逐步法治化,是保证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内涵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治国”也提上了日程,高校的管理工作也走向法治化轨道。管理者的身份随之发生了变化:管理者——服务者,不再是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的时代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贯彻法治化理念,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推动学校的管理工作,和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治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高校在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时,要遵循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不越权,不扭曲事实,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展开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其二,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双方都享有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违反了相关的规定,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責任。权益相冲突时,应以法律为基本准绳,以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调整双方的矛盾。其三,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学生正当权益的情况下行使自己的权力。是一个学法遵法的过程。其四,“法治化”是一个法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对学校管理工作完善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权益进行维护和保障的过程,更是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构建和监督的过程。“法治化”必将极大的推动高校的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所存在的问题
  1、各层次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我国的宪法赋予了高校自我管理的特权,各大高校可以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适应的便于管理和使用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应该是内容很和谐的,并且不会冲突,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同层次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并且,很多情况下,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越俎代庖,违规制定了许多规范性的文件,法学上称之为“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与我国的法律法规是相抵触的。
  2、法律、法规语言空泛,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大的漏洞,不够严谨,因此,操作性不强。比如高等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学生的权益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也只是一句话而已,但是什么是合法权益?具体有哪些权益呢?给予法律保护?有哪些法律可以予以保护?保护到什么程度?这些高校管理者不清楚,作为被维护者——学生更是不熟悉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违反学校纪律情节严重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何为情节严重,根本就没有评判标准,这就使得操作过程中主观性和随意性太强,影响了决策的公平性,也不利于管理者与学生关系的和谐。
  3、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就奠定了老师的突出位置,这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是不对等的,学生只能听从老师,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校的管理人员更多的是沿用旧式的管理方式,以行政管理为主,简单化一没有个性。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他们对依法治校理念知之甚少,更多的是靠以往的经验。这样就可能在管理过程中伤害了学生,侵犯了他们的的正当利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人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但是因为传统观念的作祟,行政管理和指令依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都大大增强,对自身的保护和权利的维护很是在意,因此,他们积极要求享受学校提供的各项管理和服务,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尤其是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
  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途径
  1、遵循“法治”精神,完善管理体系
  法治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渗透法治的精神,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因为旧式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而法治观念的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在管理过程中坚持“法治”精神,就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个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涉及学生管理的基本层面( 制度总则) 、个案层面( 制度个体案例) 和可供具体操作的实施层面( 制度实施细则) 三个层次。凡是涉及到学生管理实务的活动,需要在宪法的指导下,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治”体系涉及部门广泛,它可以把学校各个部门囊括其中,因此为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就需要坚持“法治精神”,统一步伐。在比较健全的学生管理体系下,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有章可据,所有的操作不得违背《宪法》和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正当合法的利益,又可以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可以推动学校的法治化进程,一举数得。
  2、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增强法律意识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这就必然不能再坚持固有的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校,走向法治化轨道。《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依法治校的进程,既可以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又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努力与市场发展适应以及国际接轨,严格依法办事,熟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法律捍卫自身的权益。因此,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坚持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首先,学校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过程中贯彻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摒弃行政管理占主导的情况;其次,增强学校各级管理者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他们的行为,避免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太过主观,导致师生关系激化。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学生问题,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再次,强化学生的监督意识,监督学校各个部门严格依法办事。
  3、建立和完善学生救济制度
  “无救济就无权利”,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法治化观念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的救济制度。因为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处于被管理者,对自身的权益维护有限,因此为了维护学生自身的利益,需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的救济制度。
  【参考文献】
  [1] 史亚州.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探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7).
  [2] 管建平.论高校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的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5(6).
  [3] 邵国平.论大学生权益与法律保障[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4] 马晓丽,查志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构建[J].邯郸学院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
  王 黎(1989.11-)女,河南扶沟人,任职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探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