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数学试题 > 内容

[地矿单位建国70周年征文四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5 08:10:26     阅读:

地矿单位建国70周年征文四篇 地矿单位建国70周年征文四篇 【篇一】 光阴似箭,转瞬已过不惑之年,虽然年龄增长,记忆不断叠加混杂,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幸运的出生在一个党员之家,爷爷、爸爸、妈妈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爷爷是一名老党员,父亲是在部队加入的党组织,现党龄已超40年了,母亲因书念的少,入党申请书是煤油灯下,在父亲的指导下,一句一句满怀神圣之心写下的。那时,我和姐姐都还小,虽然稚嫩,却依然能明显感受到母亲对加入党组织的渴望!生在70年代末的我,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作为农村基层党员时刻聆听党中央的声音、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牢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母亲生我的时候是晚上,白天她一直坚持在水利“大会战”的一线,回来后点灯时分就生下了我。而且,迎接新生命的时刻,我的父亲还在部队服役,一个为了祖国奉献着青春,一个作为军人的妻子,扛下了所有生活的重担,没有抱怨,那是两位共产党员用无言的行动对党员身份的最好诠释。

姐姐参加工作后也如愿加入了党组织,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自主创业的姐姐作为一名党员专门去献血点为灾区人民献血。从小受家庭影响怀抱报国梦想的我于1995年12月应征入伍,十年的军旅生涯,不但实现了加入党组织的愿望,还多次立功受奖。2006年为响应号召,复员回到地方工作,光荣的成为了地勘队伍中的一员,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中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向组织提要求,不给单位添麻烦,服从安排、听从指挥,2010年为推动“走出去”战略号召,地勘单位组织队伍海外找矿,我也积极响应,受单位委派前往南美秘鲁工作2年多,那时的我结婚不久,出发时临近春节,孩子尚未满月,但我欣然领命,舍小家顾大家,按时出发。

月是故乡明,身为一名远在异国的游子,过往的经历,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在那里,你很难听到中国话,工作点又地处偏远,没有信号,无法往国内打电话取得联系,再加上与国内时差的原因,那一段时间,我仿佛变成了一座孤岛,漂泊在异国他乡,无处交流。我渐渐变得寡言少语……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种悸动,因为我的心留在了祖国,心属华夏。2011年的春晚是同事帮忙下载后,4月份才看到的,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年味。弥足珍贵,那段视频,我至今还保留着,因为那代表着一段思念祖国的记忆。为了工作,想家我只能默默放在心里,每当想念起国家的时候,我都会很自豪的告诉当地人,I m Chinese!我用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当地外国友人的赞许,因为我感受到一种责任:在异国,我就是世界人看中国人的一个窗口,我的言行要为我的祖国添彩。我的国家,我的中国,她养育了我,她磨砺了我,我与生俱来的中国人的情怀给予我一种强有力的信念,那就是把所有对国对家的思念,深藏内心深处,把一切的思念都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两年后我被调回到国内工作,这段异国工作的经历,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身在外,念国想家心更切……我感恩我的祖国,和家庭中每一位党员对我生命的熏陶,是它们孕育出了我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也正是这种情感让我无论身处何地,都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执着地用满腔的热血迎接未来的挑战! 回国后,我明显感受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大好环境中,我却有过一段迷茫困惑期:报国之梦随着复员而融进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明显差距,让我开始彷徨,曾经的信心满满,豪言壮志,曾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曾经立下干一番事业为国家做奉献的誓言,被现实敲打的渐渐有些支离破碎,若隐若现,摇摆不定。但再艰难迷茫的岁月,我都未曾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身份,这个身份就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我始终做到爱岗敬业,努力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力争不拖国家后腿。我就像是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最后还是党员的身份让我选择了坚守,是党的决策给了我人生新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作为革命老区,党中央对江西的发展特别重视,大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习总书记希望江西在经济工作上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江西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作风建设。就在前几天,我们的习总书记踏上了红土地,来到了我的家乡江西,来到了我现在工作的红土地——赣州,他的话语再次鼓舞了我奋进的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我也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国人的日子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未来必将更美好! 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时刻聆听党中央的声音,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作为一名地勘工作者,我们带着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在金属矿低迷时主动适应市场,在赣南老区崇义县勘探发现了一处特大型高岭土矿山,目前正处于开采初期,我们按照总书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要求,严格按绿色矿山的建设规范,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资源,确保矿山可持续优质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我爱岗敬业工作始终在一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造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助力,创造财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色添彩! 【篇二】 清晨,春雨绵绵,微风轻轻。我缓缓地骑着电动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专用道上,侧视主道上的汽车仿佛在“蚂蚁搬家”,一辆辆被甩在我的后面。耳边时不时有一股疾风呼啸而过,那是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在超越我。闲情之中,不禁想起了曾经经历过的车 上世纪70年代前后,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婆家有一辆独轮车。作为当时农村劳动和生活的运输工具,独轮车的设计轻巧、省力,将近1米的大轮,中心车轴,若干木枝,外包胶皮,两侧木架,延伸车把,车把间栓着一根皮带,推起来两腿左右平衡,还不时发出“咿呀咿呀”声音。我经常会坐在木架的一边,另一边装着农物,跟着大人去赶集、坝场。

在我上中学时,父亲给家里添置了一辆凤凰牌“独脚”自行车,是全镇第一辆凤凰牌的,很新潮,还是凭票买的;
同学家买了一辆永久牌载重自行车,也是全镇第一辆永久牌的。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骑出去“兜风”,镇上的人都很羡慕 大学时期,家离城市学校比较近,只有20多公里。家里为了我来回方便,也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时间长了,骑车很累,就会选择坐班车,那时班车票要提前买才有座位,否则只能买站票;
每次上车都是人挤人,装得满满的。我家乡与城市还有一条小火车线,是专门运输木头的,速度很慢,有时候会约上几个同学偷偷地爬上去,感受小火车的风光。

时间如梭,转眼进入90年代,趁着下海风潮,坐上长途汽车、火车,沿着京九铁路线,外出打工。在汽车上,承受的是拥挤、看不到窗外风景,遇上车况不好时,还要烦躁地等待师傅修车,有时得花上几个小时;
在火车里,虽然能看到自然风光,但是拥挤的场面会让你无心顾及,困了想靠都找不到地方,上下车经常是爬窗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政策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改善,坐车轻松自如,上下方便有序。

跨入新世纪,进入新时代,自主品牌车、合资车、进口车占据整个市场,很多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轿车、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独轮车早已成为了历史。临时出门,可以自由选择,自驾游说走就走 车的变迁是普通公民生活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的车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的时代越来越美了。

车水马龙,花月春风,映射出新时代祖国繁荣昌盛的光辉景象。

【篇三】 征程 1988年春,我奉命率队进藏开展区域化探扫面。这是江西省物化探队首次涉足地形切割严重的矿产丰富的“三江成矿带”开展地球化学工作。4月15日,南昌向塘大院。一辆满载进藏物资的大解放、40多名勘查队员乘坐队上大客车和二辆三开门北京吉普在队领导和家属、孩子道别道别声中,徐徐开动……热烈的爆竹声,送行的道别声,孩子们的哭喊声融合在一起。从南昌到武汉一路颠簸。40多名勘查队员在武昌转乘火车经过两天两夜最终到了天府之国——成都。在成都,经过三天休整,项目队在金牛区供销社招待所举行了进藏誓师大会,四川局物探队领导介绍西藏野外工作经验和相关民族风俗。从成都到康定需过天全县二郎山天险,海拔从600多米一下子提升到3000米。山高路窄弯道多,为了行车安全,我们过山规定上午上,下午下。孟春时节二郎山山下鲜花怒放,彩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林中的鸟儿在欢唱,半山腰起,就是白皑皑的厚雪。翻过二郎山到泸定,跨过大渡河,就到达了西部重镇——康定。夜宿康定汽车站招待所,队员们首次“享受”了所里被子散发的独特的羊膻味。由于在二郎山见到不少散落在沟中的汽车残骸。我半夜惊醒之后直至天明也没能入睡。这一天赶在天黑前到达炉霍,到这里,进藏探险,才刚刚起步,途径甘孜、德格,抵达第一工作站——四川白玉县。停顿下来以后,部分队员出现呕吐、气闷、呼吸困难,甚至脸部浮肿等较重的高原反应症,队员刘育林、付长连、魏余山高原反应尤其严重。

遇险 进藏前,我们决定在白玉县试生产,以验证在高原艰苦条件下的体力,为编制生产进度提供依据,也为了验证一下在人烟稀少地区推行分片包干的“游击战术”的可行性。这里与西藏自治区贡觉县接壤,位于金沙江东岸。是因为海拔标高较低,有大片森林,氧气充足,非常有利于队员适应高原环境。6月5日,试生产开始,将各大组分派出去,其中廖振贵组分到到德乡金沙江边采样。原计划3—4天可以完成,也只备足了三天干粮。但到了第四天还没见人影。第五天我驱车到来德,找乡领导了解情况。乡长张德荣说:“前几天来了五位江西同志,在乡里转了介绍信后分头出发了,这几天无人返回。”“去年(1987年)长江漂流队的几位队员,就在我乡境内遇难。”听这一说,我紧绷的弦再度拧了起来。当天深夜回到县城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找县领导请求帮助找人。县长立即指示公安局协助查找,并电令乡领导火速派人到江边寻找。当天,县公安局两民警开着警车搭上我又到来德乡。一天、两天……到第七天上午10时,来德乡来电话报告,有二人回到乡政府了。我立即驱车前往,看到失散多日的战友,眼泪夺眶而出。下午其余三名也回来了。他们没有详述这几天的危难,反反复复讲述这几日在藏胞的帮助下完成任务的感人故事。他们是:廖振贵、郭金龙、曾令龙、方云贵、戴发明。六月的江西已是酷暑,在西藏海拔较高的地段却是大雪纷飞。6月25日,黄新民、徐世业驾驶大解放送赖世安组去雄松区。雄松位于金沙江边,途径秀格山。秀格山海拔5000米左右,站在秀格山顶远视四川一侧,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仿佛置身半空中一样。就在返回贡觉县城汽车爬上半山腰时,突然风卷败草尘砂铺天盖地袭击过来,乌云滚滚好似黑夜来临,一场暴风雪笼罩着整个山头,转眼间雪填满了公路,分不清天地,汽车已无法行驶。雪足足下了三四个小时,积雪有一尺多深,天也黑了。二位司机只穿一件毛衣,可当时山上温度零下2—3度。为了不让冻坏水箱,每过1小时发动一次汽车。他们就这样忍饥挨冻,彻夜未眠。好在一大早太阳出来雪就开始融化了,回到贡觉县城驻地已是中午吃饭时分了。

质量 队员们的身体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生产质量问题也是让我心悬的一桩事。在这种深沟密布、人烟稀少的地形等级极差的地区开展化探采样,当时在全国是首次。采样点位、采样物质及野外记录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这是西藏区化扫面成败的关键所在。后来在人烟稀少地区推行分片包干的“游击战术”获部质检组专家的认同和赞誉,为后来我队在西藏日喀则、嘉黎地区的区化扫面提供了经验。大约是在试生产半个月以后,我们开展了质量检查活动,第一批接受检查的是中共党员组长分别是:李牛生(大队福利科副科长),彭树存(706队副队长)、吴木水(701队技术人员)。毛大发检查李牛生,刘长生检查彭树存,我检查吴木水。检查方法是随机抽取十个采样点,由作业组长带点,检查者拿地形图。我检查吴木生主要是定点,在连续发现有采样标志后,在一处海拔最高的点位处既没有采样标志,也没找到采样坑,此时,吴木水非常着急。我便安慰说,记记看,到过这里吗?到附近再找找。最后还是在一棵树下发现有方便面袋,并在附近沟里有采样坑。吴木水长吁一口气说:幸好有这个方便面袋在,要不然有口难辩!检查结果,三位党员组长采样质量优秀。我马上召集组长会议通报了这检查结果,并希望党团员组长继续起模范带头作用。这一举措为整个项目保质保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表彰 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是一门地球化学的应用科学,中国化探从起步到发展壮大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五十年代中叶开始了全国性的地球化学普查,当时在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和中国执行大规模的区域化探计划。改革开放后,1978年由谢学锦院士发起,地矿部在全国执行了一项“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至今,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已覆盖全国700余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近十余年来地矿部门新发现的矿产80%以上是根据区域化探异常线索找到的。中国的区域化探(地球化学填图)已被公认在全世界居领先地位。藏东区化扫面项目,历经近4个月的野外工作,成果显著,获得测区39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图和亲铁、亲铜、亲石元素组合异常图及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
发现地球化学综合异常65处,其中乙类异常27处,丙类异常38处。圈定出金、银、汞、铀、多金属找矿远景区5处,找矿靶区12个,经地质部质检组检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为优秀级,并获得地矿部勘查成果三等奖。

40年中,我见证了化探扫面由盛到强的过程,更有幸参与其中。祝福祖国!祝福地矿! 【篇四】 新中国成立时,我17岁,就投入革命洪流。20岁那年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1958年我调到赣西北队,从此与地勘事业结缘,一生为之执着追求,今年八十有七。这支有着60年历史的找矿队伍,其中有许多可点可赞的业绩,可歌可泣的故事,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1958年初冬,我们在城门山“美女献羞”处,掀开了她的面纱,揭穿了瓜皮铁帽的伪装,见到了50多米厚的含铜黄铁矿,铜的品位很高。不久又从与之相对应的瑞昌市武山找到了类似的大铜矿。在通江岭探明了大型非金属优质水泥石灰岩,储量超过6亿吨。在德安县找到了大型锡矿和莹石矿。相继在修水县香炉山和武宁县大湖塘,探明了两个大型白钨矿。还有一批中小型金属矿。这些惊人的发现和成果,享誉全国。不仅摘掉了九江地区矿产资源贫乏的帽子,也改变了江西省当时矿产资源赋存的格局。当时江西是南钨东铜,中西部是煤,北部九江地区是瓜皮铁帽小而含硫高,煤炭小、分散,且都呈“扁豆体。”时人说九江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由于这些成果突出,该队先后获得了由地质矿产部颁发的三个找矿一等奖和长江中下游科学进步特等奖,荣获“大庆式企业”省级荣誉,被国家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赣西北地勘健儿们,打开这些宝库,每一个的故事都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其中最典型、最为神奇的便是城门山大铜矿。

这个矿是在瓜皮铁帽下和湖区草甸、沼泽下隐伏着,山湖相依,不弃不离。地表也未露痕迹。大自然赋予它神奇宝库,亿万年不为人知,可谓神奇。矿区内有的地名寓意深远,预示宏富。如从陆路进矿区,要上“尖刀嘴”,过“铁门坎”。到此探宝的都是钢铁硬汉,有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气。1号主矿体山顶,海拔130米的叫“竹林脑”。寓意“竹林七贤。”到此打开宝库的人们,都是有学向,有智慧的贤人。明于探索求真,善于释疑解感,勇于拼搏创新。东边山凹叫“金鸡窝”伸向湖边的叫“金鸡嘴”说是金银成窝,从嘴里吐出来了。西边的山凹名称更诱人,叫“美女献羞。”它仿佛在昭示人们,为了梦想,勇敢地去打开这沉睡已久的宝库。

这个矿床的成因也很奇特。有水成、火成、围岩蚀变之说。块状硫化物铜矿以层状成条带东西向展布;
班岩铜矿成筒状集中在湖区,矽卡岩铜矿则在二者之间蚀变带。三种铜矿在一个矿床,专家们称之为“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这个矿床也很包容,除铜、硫外还共生有锌、钼、金、银及碲、镓、镉等有益组分。详勘结果,经国家储委审定批准的储量,其中铜金属量165.33万吨。

虽要说明的是,这个储量数是指勘探到-250米,控制深度-400米。深孔打到820米,矿层还未间灭。1号矿体水平延伸至东也未探断尽头。未来“探边摸底”还大有文章可做。

这个矿区的地层也很奇特,破碎带多,裂隙多,溶洞多。岩石硬、脆、碎,钻孔打得下去,岩矿芯取不上来,因为坍塌掉块,缩径陷埋是家常便饭。当时是大口径钻进(130mm开孔,110mm钻进)。需要大量泥浆护壁排渣。不像现在小口径钻进,护壁排渣用一点造化油或植物胶即可。那时还没有这样的先进技术和材料。含沙量少,可以造浆的粘土,要到十多公里以外去采集,先陆路后水路运至矿区粘土集散站,再由人工肩挑送至钻机傍泥浆池造浆。粘土成了深部钻进的保护神。为战胜复杂地层,提高效率,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和革新终于克服了这一奇特的难关。

在这里我们的地质工作者还要与洪水做斗争。湖区地表汇水面积970km。一遇大暴雨,湖区泡汤了,天水相连,汪洋一片,水齐腰膝,深处可及胸、肩。大家不惧血吸虫疫区威胁,发扬“哪咤闹海” 精神,下湖抢险。将不宜在水中浸泡设备材料,抢到岸畔,待洪涝过后再恢复生产。

这个矿区的湖,为季节性湖泊。汛期在夏秋,湖面水深浪高,无法钻探施工。枯水期在冬春两季,湖区草滩、沼泽、河网,均呈现开了。为加快地质勘探进度,1965年冬和1966年春,集中13台大钻(500型苏式钻机)会战湖区。湖区北临长江,无天然屏障遮蔽,冬春风雪交加,那年冬天下了几场大雪,湖区白雪苍茫,钻塔林立,水泵站,粘土站,原材料站,临时工棚,错落其间。恰似一张白纸,绘出新又美的图画。钻机轰鸣,搬迁号子声,见矿欢笑声,北风呼声,汇成有声有色交响乐曲,令人精神为之振奋不已,寂静湖区变成热闹战场。

当时,我在7号机钻机组跟班作业劳动。班长周木林绰号“周老虎”,是位生产能手。一天雪夜上零点班,满天飞雪,走出工棚,分不清哪是道路,哪为沼泽,哪是草滩,哪是泥潭。他凭借自己经验,带队走在前面,一人一根小竹杆互相牵扶,以免失足落水陷泥。风大雪猛,显得更加寒冷。为了增添欢乐气氛和热烈情绪,我们边走边即兴朗诵,“班长一声号令,钻工整装上阵。皑皑白雪为我们铺路,呼啸北风为我们送行。‘竹林脑’俯首致意,‘金鸡咀’笑脸相迎。湖区内银装起舞,林立的钻塔列队迎尖兵。探宝健儿意志坚定,一个钻孔要穿透几个矿层。”就这样,大家伙顶风冒雪,有说有笑到达现场,投入紧张繁忙的战斗中。

天道酬勤,付出终有回报。不懈拚搏奋斗,会战如期结束,探宝人圆满打开神奇宝库。

打开宝库这几年,年年风雪,我们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它锻炼了地勘健儿的品德:洁白晶莹,乐于奉献。这座宝库打开了又整装待发,去打开别的宝库。结了缘白雪飞奔而来,和地勘健儿一起,投入大地怀抱,黙黙溶化自己,孕育万物生机,当百花盛开,她悄然离去,把幸福与财宝奉献祖国与人民。这就是打开宝库的人们,让我们向地勘健儿致以崇高的敬意!

《 [地矿单位建国70周年征文四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 [地矿单位建国70周年征文四篇] .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