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数学试题 > 内容

我不愿看到学生“习得无助”的目光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4 06:19:48     阅读:


  不久前,国外某教育专家做的一个实验:把一个正方体容器从中间分成两部分,其中有一部分通电后会让老鼠感到很痛苦,老鼠会想方设法逃离这个区域;另一部分是安全的,不存在任何危险。用老鼠去做这个实验,刚开始时由于中间的隔板比较矮,老鼠很轻松的就能从危险区域越过隔板跳到安全地带,随着隔板慢慢加高,老鼠通过努力也能从危险的地方跳到安全区域,但当隔板达到一定高度时,老鼠通过几次努力,发现自已再也没有能力跳过隔板了。在同样的高度上试验过几次,前面几次老鼠还做个几次努力,但当他感觉自己确实无能为力时,后面的几次试验时,老鼠就变得是一动不动了,眼神显得非常的呆滞和无助。不仅如此,当试验者把隔板的高度降下来,直至降到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越过的高度时,再做同样的实验,老鼠也不作任何努力了,它确实已经彻底对自己的能力绝望了。
  类似的故事也曾经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上。有一次和儿子在操场上玩足球射门的游戏,首先是他射门我守门。一个刚满5岁的孩子无论是射门的力度也好,还是射门的技巧也罢都显得很稚嫩,怎么能够逾越我这个成人把守的大门。后面他主动要求和我交换位置,他把守大门我来射门,由于我没有做任何有针对性的处理,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他坐在地上开始哭鼻子,并闹着说:“不想和你玩了!”我试着走近他身边与他交流,他说出来的一句话让我吓了一跳:“我不聪明,好笨!踢球也踢不好,守门也守不好。”
  看来我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我必须想办法说服他让他和我重新开战。经过几分钟的交流,他勉强答应了。
  重新开战后我让他先守门我来射,这次我汲取了我上次的教训,在射门的力度、位置以及球距球门的远近上做了大量的技术处理,让他十次中有八九次能够守住,让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轮到我守门了,我提醒他你要想办法让爸爸守不住,经历成功激励的他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潜能,他把球放到了离球门近一些,相对我的站位又远一些的位置;有时还玩起了假动作,我也尽力去满足他想成功的欲望,其结果可想而知,他是越玩越开心,已经天黑了,还拉着我玩了一盘以后才走。
  在这个游戏中,儿子之前的放弃,就是一种“习得无助”的表现。“习得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来的。塞里格曼首先通过对狗的研究发现,当狗经历了某种无法控制的情形时,即无论怎样做,都躲避不了点击时,它们会把这种无助感迁移到另一个其实可以避免电击的情境中,也就是说它们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反应。后来在对大学生的实验中也发现,大学生在经历了某次无法控制的噪音情形后,在第二次经历有可能逃避的噪音时却比没有经历过噪音的人更难学会逃离噪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破罐破摔,我没有希望了”……这些也就是习得无助的表现。回到教学实践,我在反思我的教学行为:“老鼠”和我的学生一样都是受教育的对象,由老鼠无奈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课堂上学生“习得无助”的目光。上课打瞌睡、玩手机、做其他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或者人在课堂心想课外等。这样的孩子其实在这门功课的学习上己经出现了厌学心理,原因就在于在学习上的“习得无助”。
  为什么会“习得无助”呢?“习得无助”是怎样发生的呢?其原因就在于经历的失败太多,体验到的成功太少,或者根本就没有体验过成功。虽然有句名言叫“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们必须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对待失败的容忍是有个“度”的,而且是对于不同的人这个“度”可能是在变化着的。对于那些过去成功的经历比较多的人,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如果面临失败,他们不会轻易的被打倒,而更多的会冷静的分析问题,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吸取经验教训最终获取成功,这时失败才是成功之母。而对于那些过去成功的经历非常少的人来说,他们的自信心比较弱,如果再面临失败,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对于这些人来说,失败是成功之祸害,而体验成功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能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得按照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做到对学生“关注、尊重和理解”。“关注”即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只关心他的分数。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们的全面和长期的发展。对学生的关注来源于“尊重”。“尊重”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即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做到尊重自己,强调自立自强;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社会,强调规则;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突出探索,突出应用;尊重被教育的对象,突出以人为本,教师教的是人,塑造的是人才。“尊重”来源于“理解”,即教师自我对人生的理解、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所教的这门学科的理解、对认知心理学和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理解,以及对教学对象的理解。
  在教案的选取上,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同样的教材,在这个班里在这一点上不要讲完,而在另一个班里,却要在另一点上有所保留。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我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但这一点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的……可见教师在备课和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学。
  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以学定教;研究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备课时要从学习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备学生”而不是“备教材”;做到“备学法”而不是“备教法”。备课时必须弄清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知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去引导点拨,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所备的教案,正确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课是对教案“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上,灵活处理课前设置的教学流程和时间的分配,体现为学生而教的理念,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怎样才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的话,或许我们会少看见一些学生“习得无助”的目光。
  

《我不愿看到学生“习得无助”的目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我不愿看到学生“习得无助”的目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