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英语试题 > 内容

宋代蒙学中的历史教育初探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07:32     阅读:


  摘 要 “蒙学”一词最早见于宋朝,并在宋代得到发展和兴盛,产生了丰富的教学理念、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及学校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宋代蒙学教育中历史教育的基本内容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它对我国当今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启示,以期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有所裨益,对改善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种种不足有所帮助。
  关键词 蒙学 历史教育 启示
  蒙学在古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古代社会基础教育的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今天,人们缺乏对蒙学教育中历史教育的关注,没能重视古代蒙学中的历史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作用。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盛行,国内教育者更加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抛之脑后,忽略了蒙学对现今教育改革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应当加强对蒙学教育的关注。
  1何为蒙学
  蒙学,即启蒙之学,也就是对封建社会的儿童进行的启蒙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是有不同划分阶段的,虽不像现今教育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详细的层次划分,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分层,而蒙学即古代教育中最低程度的教育,也就是儿童打基础的教育阶段。教育的对象一般为八到十五岁。如今学术界对蒙学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对象、办学形式、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地方的一些书馆、乡学、村学、家塾、舍馆、冬学、社学、义学中进行的,私塾是最主要的一种办学形式。狭义上,蒙学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一般称为“蒙养书”或者“小儿书”。蒙学读本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发展也是十分丰富的。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期教育,最早出现有关蒙学教育的论述出自《周易》,《易经·蒙卦》中有这么一句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实际上是主张在儿童教学方法上语言要尽量浅显易懂、简明扼要。《说文解字》上说,“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而由于西周时期“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又有《汉书·艺文志》记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这是最早的有关蒙学教材的记载,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蒙学教育属于官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一些原本从事官学教育的士人开始流落民间开始私人讲学;而自由民只有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够成为更高阶层的士人,这样就促进了私学的产生。从此,蒙学也就成为了私学的一部分。如果说秦汉以前是蒙学的孕育期,那么秦汉以后就是蒙学的萌发期。秦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蒙学教材和蒙学的教学场所。根据王国维的考证:“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可见秦汉时期的教育场所被称为书馆,蒙童的老师称为“书师”,蒙学教材主要以《仓颉》、《凡将》、《急就》、《元尚》最为著名。另外还有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的《千字文》,这些教材主要都是以识字和习字为主。而唐代现出了一批以《蒙求》《太公家教》《兔园册府》为代表的高质量蒙学教材。这些教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编写模式,在注重识字练字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训教、天文、地理、历史、战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是蒙学读物的创新时期。
  宋代是蒙学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蒙学的普遍化趋势逐渐加强,一方面表现为:出现了大量新的蒙学教材,并且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如《三字经》、《百家姓》、《名物蒙求》、《训蒙绝句》、《蒙童须知》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新蒙养场所的出现,如乡校、舍馆、家塾等。在农村甚至还出现了为适应农时而设立的“冬学”。可以说所宋代是蒙学发展的繁荣时期。
  2宋代蒙学中历史教育的概况
  宋朝重视历史教育是有不同以往的原因的。教育总是与一定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北宋的统治者意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汲取了唐末五代十国分裂割据、道德败坏的经验,因此更加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力图用历代先贤的名言警句、道德故事、优良品行来熏陶教化儿童,将历史中的价值判断渗透到儿童的意识当中。
  北宋实行崇文政策,但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之后才转移到兴学育才上面。在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之后,蒙学教育受到了大力扶持,朝廷兴建了许多蒙学。此时的蒙学的办学形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官办的学校,主要是针对王公贵族子弟的教育创办的;另一类是私学,只要是在一些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创办的,如私塾、义塾、家塾、冬塾、村塾等。
  蒙学教材作为蒙学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必然体现了当时的教育状况。蒙学教材十分丰富,包括识字练字类、综合类、伦理道德类、历史知识类、诗歌类、名物制度類、生活常识类、故事图画类等等,其中历史教育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三字经》、《千字文》、陈栎的《历代蒙求》、许衡的《编年歌括》、王令的《十七史蒙求》、赵南星的《史韵》、翁三山的《史咏》都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侧重历史教育的教材。《十七史蒙求》中:“宋璟第一,李广无双。燕许手笔,李杜文章……洪武讽帝,方庆误君”。此外还有《编年歌括》中:“秦人灭周自昭襄,孝文后曰庄襄王。三传九载嬴秦王,吕政继主号始皇。胡亥子婴俱不昌,三世都经四十霜”。这些教材大多描写为历史故事和人物,讲授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对偶,语言短小简洁,便于诵读记忆。
  3宋代蒙学中历史教育的功能
  很显然,掌握历史知识是历史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蒙学教材多采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形式多对偶,这适合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儿童的诵读和记忆,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历史教育可以丰富儿童的历史知识,扩展儿童的对外界的认知和视野,丰富儿童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培育儿童探索历史兴衰变化的兴趣,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它还能还传授了一定价值判断和世界观、人生观,对建立起儿童对世界的一些初步的看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宋代蒙学中的历史教育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宋代蒙学中的历史教育初探.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