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英语试题 > 内容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创新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11:26     阅读:


  【摘要】张之洞在“智以救亡,学以益智”的近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体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提出以自强为目标的人才观,创办新式学堂、改革教学理念、倡导留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度、厘定新学制等,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的人才,而且促使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转型,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张之洞;人才观;教育改革;近代化
  
  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过程中,张之洞不仅是洋务运动后期领军人物,而且是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他从出任湖北学政开始。在其几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以及在废科举和建立新式近代教育体系方面的贡献,使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独居一席。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1以“自强”为目标的近代人才观
  
  19世纪的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面对国力日衰的局势,张之洞苦苦思寻何以图强。他将中国和世界强国进行比较后,认为中国的积弱不振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他说:“西国之强,强于学校”[2];“国事之强弱在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于学校,环球各国竞长之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邦之急备……”。他以日本成功的实例来阐明教育与自强、人才与强国的关系,并告诫人们:一个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是离不开教育与人才的。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泱泱大清帝国竟惨败于一向所轻视的东瀛小邦,张之洞深受耻辱。痛定思痛,张之洞冷静分析原因:“日本小国耳!何兴暴也?伊藤、山县……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习政治工商,或学习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一方……”[2]他主张中国人应以日本的自强为楷模,树立“自强新政,报仇雪耻的发奋之心”[4]。他强调把兴学育才放在自强求富的首位,图强必须培养新式人才,将教育、人才、自强三者的关系紧密地结合起来。基于此种认识,张之洞不畏时艰,多方奔走,呼吁中国应以发展教育为立国、治国的根本,只有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中国才能强盛。
  
  2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大胆改革与创新
  
  张之洞对教育的改革,可以用弃旧图新、与时俱进来形容,他从改造旧式书院、创办新式学堂、革新教学内容、倡导留学、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厘定新学制等方面入手,在中国近代教育的舞台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改造旧书院,创办新学堂张之洞踏上仕途的第一步便是出任湖北学政,开始涉足中国教育事业,他办学的方向多是书院,目的在于“作养贤才,贵得明体达用之士,以各国家任使”,与旧式书院不同,他更重视培养能使国家自强的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科技人才,教学内容中也增添一些西文、西艺的新学。他针对旧式书院普遍存在的流弊,果断地采取了两项重大举措:一是本着“照学堂办法,严立学规,改定教程,一洗贴括词章之习,惟以选其才济时为用”的改造方针。二是创办新式学堂。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湖北自强学堂,研学军事武备的广州水陆师学堂,学习工程技术的湖北工艺学堂,农务学堂,还有培养师资力量的湖北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等。张之洞本着学以致用、求才治国的理念,他创办的新式学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2.1.1革新教学内容他既强调以封建道统为本,更注重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门类。例如湖北储才学堂开设有交涉、农政、工艺、商务四门;交涉之学含律例、赋税、舆图译书,农政之学含种植、畜牧、水利、农具,工艺之学含化学、机器、矿务、工程,商务之学含各国好尚、中国土货、钱币轻重、各国货物衰旺等内容。
  2.1.2理论联系实际张之洞认为,一切学术“要其经世,归于有用,”[2]“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6]”基于这一思想,张之洞倡导“讲习与历练兼之”。亦即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他把“实习”课程列为应开设的课程之一,规定师范学堂应附设小学堂,以便师生“实事授业”。这些言行说明张之洞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应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1.3合理配备师资用华人讲“中学”,而聘请外国教员传授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查农政修明以美为最,上年即经电致外洋,选募美国农学教习工人来鄂”[8]……工艺学堂,选募东洋工学教习工人,一教理化学,一教机器学……[9]他的湖北农务学堂聘请了美国农学教习,江南陆师学堂聘请了德国教习熟人。
  2.2变革科举制,推动近代教育改革延续一千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到了近代已是弊端丛生,严重地阻碍了新式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张之洞亲自参加科举考试及两任学政,因此他对科举制度的流弊和烦琐的程序有较深的感触。科举制度不仅不能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且还拘束了读书人的智慧,使他们脱离实际,因而中国缺乏经世致用的人才。要达到以人才而图强的目标,就必须打碎科举制度的枷锁。为废科举制度,张之洞费尽心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首先,是对科举制度的内容的改革,即改变只重儒学,增加实用科目。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张之洞指出:八股文“纤巧苛琐浮滥,不能阐发圣贤之义理”,“小楷则有艺而无文,其损志气,耗日力,废学问较之八股诗赋殆有甚焉”[2]。建议以后的科举考试内容应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被清政府采纳。其次,递减科举中额。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张之洞会同刘坤一上奏,向清廷建议“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2]。光绪二十九年,又与张百熙等建议“清政府自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2]最后,要求废除科举制。光绪三十年,张之洞奏请清政府立停科举,“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9],明确指出科举制是兴学堂的阻碍,实质上就是获得近代所需人才的大碍。在张之洞等人的努力下,清政府不得不于1905年颁布诏书,明令废除科举制。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扫除了一大障碍。从此,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新式人才的增长速度是科举时代难以比拟的。而张之洞在科举废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倡导留学教育张之洞始终把“自强求富”看作是挽救清王朝危亡的根本方法,而向西方学习是实现中国自强求富的手段之一。张之洞认为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知识,为中国培养出“讲求实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的人才至关重要。他对留学教育有独特见解,主张应不惜重费,向外派遣留学生。在学生派出国别上,他选择了日本,并指出赴日留学的四大优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在他的极力促成下,1898年清政府同意选派两湖聪颖子弟150名,赴日本学习武备、格致、农、工、商诸学,揭开了两湖大批派遣留日学生的序幕。当然,张之洞积极倡导的留学教育,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留学之风,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科技、军事、外交等知识人才,造就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并志在推翻封建政府的新型知识分子。当然,作为清王朝的官僚,张之洞要求留学生“不忘君,不忘亲,不忘圣”,“勿听邪说,遵从约束教诲”[8];对“枉发议论”的学生进行制裁,并说“如有不遵,即行退学”[8],暴露了其“忠君卫道”的阶级性。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创新.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