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物理试题 > 内容

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7:18     阅读: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教师培养的层次结构重心不断上移,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成为小学师资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存在培养目标过高、招生范围狭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硕士;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0-0023-0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社会需要更多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强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全国已有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加入了研究生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行列,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在我国逐步推广开来。
  一、历史回顾: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由高等本科师范教育、专科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组成的,分别培养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为满足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对师资的要求,我国师范教育体系适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在一定的时期内为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质量的要求,我国开始探索由专科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并逐步使这种模式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标志着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适时调整,越来越多的高等师范院校加入了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由中师承担培养中专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渐渐被取代。1998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同意设置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本科)的批复》,同期教育部批准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1998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合作成立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招收了首届本科学历小学教师。随后首都师大、上海师大、天津师大、东北师大等一批高师院校也相继开办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自此,本科层次小学教师教育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
  进入21世纪,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国对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于1996年4月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专门的、高水平的教师职业训练,使其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具有较高的教育学科理论素养及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能力,并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成为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1]1997年我国开始教育硕士(小学教育)招生试点工作,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在我国正式出现,它的出现加速了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小学教师的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
  二、方案解读:我国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在尊重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与传统,尤其是继承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的前提下[2],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通过对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的解读,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下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过高。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定位于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教研人员。例如《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其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此外《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也明确规定了它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良好教师职业素养的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管理人员。从这两个培养方案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过于高远,目标侧重于教育硕士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虽符合现代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是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但是它有可能导致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偏重于教育理论的学习而偏离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心。小学教师的工作不单纯是教学和科研,其主要是帮助、指导、激励、启发、转化、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形成一生良好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过高的培养目标容易导致教育硕士生对自己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小学教师工作产生误解。
  2.招生范围狭窄。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对招生对象和入学要求都有具体的规定,综合比较国内设立教育硕士学位的学校的培养方案,可知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小学教育方向的招生对象基本限定在小学及其他教育部门的老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学历要求一般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仅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而无学士学位者,则需具备小学高级及其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称。
  这样苛刻的招生条件,使很多优秀生源流失,容易导致很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校生源不足或招生困难等问题。
  3.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比较国内几所设立教育硕士学位的培养单位的课程方案,除各具特色外,在课程模块划分标准,专业必修课设置问题及增加小学各门学科教育的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都未能一致,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盲点。本文以西南大学和东北师大教育硕士(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为例:
  从表2可看出,两校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三个模块构成: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课程总数与学分总数有差异。另外,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很不相同,西南大学设置了5门科学教育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侧重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与小学课程实践的结合。东北师大设置有小学科学教育专题,但是并不齐全。
  我国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探索: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性对策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提高培养质量,以满足素质教育观念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硕士层次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认真思考解决当前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前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我国有学者认为,培养目标是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具体质量规格,它既是专业教育的核心,也是专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质量规格是完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培养的前提,也是检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的标准,更是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重要保障。[3]从我国已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看,它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教研人员。这一高远的目标使得当前硕士层次小学教师教育培养依然存在着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倾向,尤其是强调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忽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偏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心。因为“当这些计划做小学教师的硕士真正成为小学教师之后,他们的中心任务不是“传授”知识——在当代教育中,传授知识的任务主要地可以而且应该由教材来完成。未来的小学教师的重点任务不是把教材中已经很好地加以选择和组织的学习内容再传授一遍或几遍,而是指导小学生进行优质学习,包括指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教材和进行其他学习。”[4]为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我国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应该定位于适合小学教育的专业人才而不是泛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直指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心,培养真正适合小学教育的未来优秀教师。

《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