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物理试题 > 内容

中国古代书院所体现的现代大学精神启示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09:38     阅读:


  摘 要:我国特有的“书院”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因其体制之特别,所体现出的重学术、重怀疑、重教师、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自由精神和德育精神对现代大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书院独特的治学精神,不仅表现在其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师质量,更表现在提倡大胆怀疑和兼容并包的精神。而自由精神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相互讲学,建立“讲会”制度;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使书院不断贫民化;书院不仅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也努力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当然书院的自由精神还体现在其管理上所具有的自主权。此外,德育在书院教育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书院在大力提倡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的同时,更注重进行积极的道德实践。
  关键词:现代大学精神;书院;治学精神;自由精神;德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4-0098-05
  
  我国早在公元前15-16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大学的雏形“右学”,其后又有冠名为“学宫”、“太学”、“国子学”、“书院”等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而因书院体制之特别,其所体现出的重学术、重怀疑、重教师、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自由精神和德育精神对现代大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一、治学精神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书院,首先是一个教育和教学的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机构。将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书院不仅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师的质量,而且通过提倡大胆怀疑和兼容并包,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治学精神。
  
  (一)重学术研究
  
  从书院产生的背景来看,书院是应士子的求学需要而出现的。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社会由盛转衰,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相互征伐,战争不断,严重地危害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成官学日趋衰落、士子失学的状况。为此,一些笃学之士便在山林名胜之地建屋立舍,藏书授书,聚徒讲学。正如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所记述的那样:“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於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这就表明书院自产生之日起,便有着浓厚的学术意味。
  同时,书院具有宽松的学术环境,也为其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从来没有被朝廷的官方文件正式纳入官学体系之中,即书院没有被官方视为“储才以应科目”的机构。更重要的是,书院还有官学、私学都不具备的相对自由的办学空间,使得书院师生不仅可以自由讲学,而且能够潜心创新学术,取得了程朱新儒学、明代王湛心学和乾嘉汉学、清代实学等重大创新成果。
  书院的“讲会”制度是其宽松的学术环境的集中体现。通过讲会,书院不仅扩大了教学范围,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学术氛围,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也扩大了书院的影响,提高了书院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学生参加讲会活动,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书院改制之后,胡适先生曾经就感慨过:“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
  
  (二)重怀疑精神
  
  读书不惟书,读书须会生疑,是中国书院教育的特征之一。怀疑精神是科学的批判精神,书院教学特别强调学生要有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宋元学案·晦翁学案》)。学习并非是被动地接受,学生要有致思的自觉性。书院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不惟权威,激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引导殊途同归,以臻至善。这种自我调控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生成理性判断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书院的怀疑精神是不惟书,不惟圣贤,惟是是从的精神。龙门书院首先提出了“读书先会疑,学者须于无疑处寻找疑处”。书院倡导的“精思善疑”、“求之于心”就是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是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前提与核心。
  然而,怀疑不是简单的否定,更不是盲目的排斥,它是在“博学之,审问之”的基础上而生疑。“疑”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主观臆造的;“疑”是博学、审问的结果。有了“疑”,并不是仅仅存疑而已,而是要“慎思之,明辨之”。“慎思”、“明辨”是去疑、求是的过程。获得真理后,要知行统一“笃行之”。
  
  (三)重兼容并包
  
  中国古代书院的一大特色就是具有“敢于争鸣”的精神,注重学术的兼容并包。南宋学术之盛,在于许多学派互相争论。各学派在争论中,一般都坚守所学,并通过一再辩难把本学派的学旨发挥得更加深入。如鹅湖之会的争论,陈亮与朱熹的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争论,陆家弟兄与朱熹的无极太极的争论,都是很有名的争鸣。其后,如明代湛若水与王守仁关于格物致知、心的概念的争论,清代方东树与汉学家的争论等,尽管争论的双方所持的理由各有长短,而且都是为了尽力维护自己的理由而攻破对方的理由,但通过争论,长处得到发挥,短处受到揭露,对发展学术还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在揭发问题上,争论的贡献更大。陆九渊揭发支离破碎搞烦琐传注之病,陈亮揭道德性命之学尽废天下之学的弊害,罗钦顺揭心学专讲内心修养,妄图“私造化为己物”的谬误,都是十分深刻的。
  朱熹与白鹿洞规的故事体现了典型的兼容并包精神。南宋淳熙年间,有两位分属于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先发明本性”、“心即理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朱熹主张“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学派,两人长期争执不下。淳熙二年(1175年),信州(江西上饶)鹅湖书院召开哲学辩论会,开书院争鸣之先河。会上,朱、陆二人发生公开的争辩。“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事隔六年,陆九渊率弟子六人,从金陵到南康,做“访问学者”。朱熹把陆九渊的到来视为盛事,以礼相待,亲自请陆九渊为白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在这次讲学中,畅谈《论语》,阐述孔子的义利观,结合讲述朱熹确定的白鹿洞规的意义。他的讲述透彻精辟,充满感情,听者肃敬恭听,“以至有泪下者”。朱熹很称赞陆九渊这次讲学,要陆把讲义留下来,刻石树立在白鹿洞书院,作为对他所订洞规的最好阐释,借以促使生徒学习遵循(周銮书:《庐山史话》)。这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中文人相亲不相鄙的一个范例,也是中国书院兼容并包的一个生动体现。
  
  (四)重教师质量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中国古代书院所体现的现代大学精神启示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古代书院所体现的现代大学精神启示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