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物理试题 > 内容

原生家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8 06:22:18     阅读:


  摘 要:原生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具有深远影响。高校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症状,很多都能够追溯到其原生家庭。本文通过分析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总结家庭负面影响下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其面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反应,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原生家庭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原生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择业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出现的自卑、厌学、厌世、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和症状,很多都能追溯到其在原生家庭成长中的遭遇,他们的心理问题根植于他们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其人格塑造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对策,降低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
  一、原生家庭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原生家庭指个体出生后,抚养其长大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为个体提供最初的生理、心理层面学习的环境。因此,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或多或少都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这种个体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永久的。原生家庭一般通过家庭背景环境、父母婚姻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其影响效应受到个体心里能力的制约[1]。
  (一)家庭背景环境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在心理适应状况总体上较好的基础上,个体因原生家庭背景环境的影响而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幸福感、自尊和心理症状。原生家庭所在地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多项研究表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佳,对自我评价更高,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更低。农村生源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依赖、精神病倾向等方面均高于城市生源,而冲动方面明显较低[2],这种情况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生活环境与之前有着显著变化,比起一直处于这种激烈竞争环境、早已习惯快餐时代生活压力与节奏的城市学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情况有较大影响。通常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中等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赵郝锐的研究表明,“家庭中母亲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更多地出现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等症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在压力、焦虑、抑郁、敏感等方面则表现得更显著。
  (二)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父母婚姻关系的好坏,与幼儿的反社会行为、不良行为、攻击行为等外在问题行为和焦虑、不安等内部问题行为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父母婚姻状况以及满意度对学生婚恋观形成,亲密关系建立等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良好的婚姻关系是孩子养成健全人格、培养稳定情绪的温床,父母婚姻关系和谐幸福,孩子更容易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与归属感,会有正确的婚恋观,能力建立亲密关系。不良的婚姻关系会显著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父母婚姻关系冲突以及离异,会对孩子社会交往适应产生负面影响,孩子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羞愧和焦虑,出现叛逆、消极懈怠的心理,对自己的婚姻缺乏信心,有着更多的亲密关系困扰。
  (三)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通过在具体的教养活动中体现的教养风格对子女的价值观和态度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有效调节婚姻冲突对孩子的负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的教养方都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过分溺爱孩子往往会引发孩子缺乏独立性,导致物质和情感依赖,易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生;受到父母较多的过分干涉、保护的大学生,会有缺乏自信、自我否定、优柔寡断等表现;从小经常受父母惩罚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易没有安全感,表现出神经症的部分症状。
  二、原生家庭负面影响下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如上文所述,原生家庭通过家庭背景环境、父母婚姻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发挥影响,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一)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个事件的预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出畏缩不前、内心自卑、易受干扰、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等状态。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父母社会地位较低、经济状况不良。家庭对子女的学习规划、心理健康等比较容易缺乏有效方法及指导,能够提供的教育資源也相对匮乏,在学业或其它社会生活方面更难取得成就,长此以往自我效能感下降。第二种,不良教养方式。民主型家庭,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常给予情感关怀和温暖,子女更容易形成独立、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放任型家庭,父母对子女放任不管,缺乏陪伴与有效指导,导致子女亲情感受力低,安全感偏低,易抑郁、自卑;专制型家庭,父母经常对子女进行打压式教育,经常批评或讽刺,对孩子很少赞同或者鼓励,不把子女当作独立的个体,导致他们自信心受损,遇到问题时易选择退缩。
  (二)对情绪管理的影响
  在与子女相处过程中,情绪平稳,心态豁达,行为具有理性的父母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处于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情绪起伏大。面临各种外界刺激与内心冲突,在原生家庭接受过必要的正确引导,懂得识别情绪、接纳情绪、控制情绪的大学生就能够积极的应对内心冲突。如果原生家庭缺父母教养子女时缺乏理智、情绪起伏较大,过于溺爱、严厉甚至放任不管,易导致子女抗压能力和承受能力差,做事冲动不计后果;其中过于严厉的家庭教养会造成子女压抑情绪,久而久之产生逆反,一旦经受外界刺激,情绪和行为很难受到理性的控制。尤其是溺爱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原则,听之任之,导致子女是非评判标准模糊,为所欲为,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出问题时消极应对。

《原生家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原生家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