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生物试题 > 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7 06:10:56     阅读: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大学生其他素质发展的前提条件。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尝试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指导教学过程,帮助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部有关部门对京、津、沪等八省市七十余所高校近两万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休学、退学等情况,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因此,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大学生存在主要心理问题
  1.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失落感
  进入大学以前,大部分学生是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作为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父母尽可能地提供一切好的条件,甚至包办了他们的衣食起居等生活琐事。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开始独立地进行社会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这种生活,应对自如,而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则可能生活得一塌糊涂,感到恋家、孤独、烦燥,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
  2.学习竞争带来的危机感
  大学之前的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的储备为主,内容上局限于教材,老师主导整个学习过程,一般无须学生进行更多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而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一般都突破了教材范围,涉及到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内容比较广,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很多之前学习很好的同学,发现进入大学后不会学习了,危机感倍增,心理压力增大。
  3.人际交往带来的孤独感
  进入大学前,大多数学生交往的同学及朋友都是与自己语言、行为习惯、生活习俗相同或相似的人,相同的地缘、血缘让他们能很快地建立起友谊。可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同学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为此希望能从友谊中获得认同和归属感,但由于语言交流的不畅、生活习惯的不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使得他们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矛盾:渴望建立友谊,渴望理解沟通,但却会有意无意的封闭自己,为友谊而烦恼,倍感孤独。
  4.男女生之间感情带来的无力感
  青春期的懵懂、自由时间的增多、升学压力的消失,使得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大学生们开始寻觅爱情,可是,这种爱与被爱的不对称性,让很多初尝爱情滋味的年轻人心理异常苦恼;此外,踏入爱情之中的同学,在最初的恋爱激情过去后,也会面临着如何处理恋爱与学习、恋爱双方的关系问题,由于他们的阅历少、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多大学生深陷于感情上的种种烦恼里,不可自拔,内心无力,痛苦不堪。
  5.人生规划与就业选择带来的迷茫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扩招,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成为了很多大学生心中的忧虑。据某网站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3月,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8%,而放弃就业转而考研的人数也达到历年最高。对人生的迷茫,对将来就业的担忧,充斥着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和无奈。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需要
  大学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必然要经历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导致有的学生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有的学生会在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中逐渐否定自我、伤心抑郁,甚至有的学生会在过分失落、压抑和自卑中产生仇恨心理,进而嫉妒、报复他人。
  从根本上说,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问题,都是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向大学生提供科学地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理论,在于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是以关切的面目出现在大学生面前的,但不可否认,其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是尴尬的,其实际效果也是令人怀疑的。有的老师过分强调抽象理论,致使课堂沉闷而又空洞;有的老师单纯地强调知识,就事论事,又使课堂显得缺乏思想性,结果是学生没有兴趣,老师没有激情。作为以育人为核心的教学课程,只有触及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才能够真正的为学生所喜爱,被老师所热衷,而让这种“乏味”的课程变成“心灵鸡汤”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
  1.课程教学过程中,启用“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讨论与活动为形式,通过设立特定的社会活动场景,利用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它非常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促进个体在团体活动情景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更好地优化个人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人格。
  此外,在课程教学中,还应启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直接面对大学生,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倾听和心理辅导,从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特殊的个体心理咨询的案例经过加工,运用于教学过程,反馈给其他学生。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是“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既能让学生在模拟的团体生活中实现个体心理的自我完善,学习外化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又能够在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中,真正深入学生内心,解决内化的心理疑惑,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创建“大学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将心理健康教育“全程化”、“全人化”、“全社会化”
  由于个体思想与心理问题带有很大的隐私性,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不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尤其是面对面的心理援助。因此,妄图单纯依靠课堂的讲授和咨询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现实,可利用现代迅捷的互联网世界,改变传统的“大学生——教师”两方心理对接模式,将大学生、学校、家庭三方均吸纳进来,形成“大学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将心理健康教育“全程化”、“全人化”、“全社会化”。
  具体的形式可采取建立心理咨询网络驿站、qq群、微博微信、bbs社区、贴吧等,让有心理疑惑的大学生能在虚拟世界里将个人所遭遇的心理问题倾诉出来;同时,由学校组织的心理专家、一般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者、专兼职德育教师等构成的解答团,有针对性地向咨询的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这样做既避免师生面对面的尴尬和说教式的心理教育,也可以更好地做到师生的思想沟通,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
  此种形式将大学生、学校、家庭均纳入学生思想健康、心理健康的视域范围,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全人化”、“全程化”、“全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张巍.政治思想理论教学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
  [2] 陈琴.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
  学的实效性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09,(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