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生物试题 > 内容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9:34     阅读:


  摘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还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最早提倡创造教育的教育家之一,研究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将为我国实施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启示
  一、陶行知教育的基本主张
  1.教育的培养目标
  陶行知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做第一流的教育家,真善美的活人。师范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陶行知有自己的想法。陶行知从中国的国情和国力出发,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需要,总结我国师范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师范教育要培养一流教育家”,“真善美的活人”。所谓第一流的教育家,就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陶行知认为有一流教育家应该具有一颗勇敢探索的心,去挖掘未曾发现的领域,开拓未知的疆土。“真善美的活人”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活人,二是具有独立个性、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活人”。他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提示每一位教师,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要教他们做人;不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更要教他们如何探索、追求知识;不仅要他们学做人,而且是要教他们学做真人。陶行知认为具有坚定教育信念、创造与开辟精神、健全的人格、民主平等作风、求真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的教育家,才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1]
  2.教育的办学方式
  中心学校是陶行知师范教育的中心。在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中,陶行知十分强调中心学校的作用。他指出,旧的师范学校把中心学校称为“附属”学校,把它视为附属品,这是不对的。这样是将理论学习和实习分为两件事,是将师范生关在笼子里培养,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仅懂些理论知识,没有实际能力,是个书呆子。陶行知认为,“中心学校是师范学校之中心”。“师范学校既以中心学校为中心,那么,有哪一种的中心学校就有哪一种的师范学校:有幼稚园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幼稚师范;有小学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初级师范;有中学或师范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高等师范或师范大学;有各种职业机关或学校做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各种职业师范”。因此,中心学校既要成为“乡村生活的中心”、“改造乡村小学的中心”,也要成为“训练师资的中心”。“师范学校的使命,是要运用中心学校之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例如在晓庄师范,学生都要轮流到中心学校去任教,他们先要制定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结束之后还要提交实践报告。通过中心学校的实践锻炼,学生们既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实际运用,又锻炼了自己实践教学的能力,通过锻炼还找出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回校之后,再根据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练习。“师范毕业生获得了中心学校的有效方法和因地制宜的本领,就能到别的环境里去办一个学校”。“初级中学程度的人在这里学习之后可以去当高小的教师,大学程度的学生在这里学习之后可以去办初级师范或县立师范”。陶行知批评了师范教育先理论后实习的传统观念。[2]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1.树立现代创造教育的理念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创造教育的实践步履维艰,那种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传授方式,衡量教育质量的分数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创造教育的观念没有深入到学校和老师心中。我们要树立现代创造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创造过程;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开发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以更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也要勇敢地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以其所创造的新知识和所培养的人才去引导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彻底改变大多数学校与社会若即若离的状况,有意识的营造一种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术
  环境。[3]
  2.全面发展的内容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目标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求教师本身在能力、素质各方面首先应该有一个大的转变和提高,才能适应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在确立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应特别注意素质,热爱教育事业。教师不应把教育仅仅看作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把教育当成一种神圣的事业,并应终身为之而奋斗。陶行知当年关于师范生对于教育应有的几种观念,即“教育乃最有效力之事业”,“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教育为给儿童需要之事业”,“教育为制造社会需要之事业”,“教育为师范生终身之事业”,仍然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4]
  3.教学做合一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实践教学法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强调以“做”为核心。主要包含以下要求:教育的内容要适应当下社会的需要,立足于实践;教育要将 重心从重知识传授转移到知识学习上来;教育要特别注意学和做同时进行,切不可相分离;教育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锻炼。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被社会广泛运用。既成为他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也为当今时代教育的一大法宝。教师教育强调培养实践型人才,注重把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要求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自己先学会所教知识并且会灵活运用,只有在教师自己完全掌握所教知识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去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等到毕业了,要走上社会了才想起所学知识还没有实践。一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加强实践。教学、学习、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教育三部曲,我们不能将其相脱节,也不能分开进行。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期,这种知行合一的教学实践法无疑是种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5]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师教育的发展改革期,教师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都需要有好的经验借鉴,而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其所产生的年代虽然与我们当今时代有很大的时间差,但是其思想的先进性与可借鉴性是值得当代教师教育发展学习的。陶行知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陶行知的一生都在为教育奋斗,他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生活教育学说、终身教育理论更在于他对师范教育的长期关注。用“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求真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创精神塑造了第一流教育家优秀而又永不磨灭的形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创了新的出路。 当然,任何一个教育家的思想因为时代、历史、环境原因都有其局限性,陶行知也不例外。但是这些局限性不能淹没陶行知为教师教育所做的贡献。我们对待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根据现实情况加以取舍,并力求有所发展和创新。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虽进行了整理和挖掘,但亦有很多论述不到之处。希望本研究能够给对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钱佳晖.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203.
  [2]刘梦恒.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J].才智,2018(03):99.
  [3]徐萍.教学合一,奏响数学课堂的乐曲——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1):41.
  [4]曾婷.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7(18):78+81.
  [5]胡齐戈.小学素质教育中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方法[J].学周刊,2017(11):28-29.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启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