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生物试题 > 内容

全球化视野下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6 06:05:14     阅读:


  [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
  
  主持人语:学科建设是每个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对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思想家、比较教育自身的发展、功能与特征我国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比较教育的认识,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期专栏徐辉教授的《全球化视野下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对当前世界比较教育发展的动向,特别是区域比较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作者认为重庆市比较教育学学科阵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在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跨文化教育比较、各国教育制度比较、当代西方教育思潮、教师教育比较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今后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思路是发展学科特色、突出实用功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学术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李文英教授等的《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发展、组织及作用》指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是当今比较教育学界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组织机构。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主持人:徐辉的一个附属非政府组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出席国际活动。作者分析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目标,构成与运作,作者认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在促进比较教育学术研究、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教育和文化理解以及推动全球教育平等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石隆伟博士的《试论俄罗斯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俄罗斯比较教育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展示了其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作者认为旧俄国时期(1857~1917)是学科倡导起步阶段,其特征为:欧美单一发达国家为研究单位,国别教育制度为主的研究内容,文化民族主义分析的研究范式;苏维埃时期(1917~1991)是学科形成发展阶段,其特征为:世界政治区域格局为主的研究单位,或肯或否西方教育为主题的研究内容,文化制度分析主义为主体的研究范式;俄罗斯联邦时期(1992~2009)是学科转型发展阶段,其特征为:国别为主区域为辅的研究单位,教育改革热点为主的研究内容,价值中立的定性定量研究范式。
  摘 要: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多方面重现生机,在教育思想引介和国家教育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重庆市比较教育学学科主要集中在西南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在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跨文化教育比较、各国教育制度比较、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今后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思路应包括发展学科特色、突出实用功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学术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
  关键词: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动态;回顾;展望;前景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9841(2010)03-007b06
  
  一、关于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
  
  我们知道,“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很多复杂事物只有通过比较和鉴别,我们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在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过程中,比较的研究方法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比较教育的发展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当不同国家的人们因旅行、贸易、战争和传教等活动而互相往来时,就出现了教育与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最初可能只是口头传递,并逐渐发展到书面描述,从而实现各国教育的交流。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埃克斯坦称这一时期的教育比较为“旅行者见闻”。到中世纪及其以后,由于人们跨国界的贸易、旅行、考察和外交活动的扩大,有关不同国家教育的描述、比较和评论也日益增多。13世纪中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10,约1254—1324)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广泛介绍了东方国家的文化、社会风情和教育状况。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古代对外国教育的比较研究。
  但这段时间的教育比较,都还没有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严格说来还不能看作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学科,因而还不是真正的比较教育。直到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才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阶段——学科倡导阶段的到来,“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也是在这部书中首次被正式使用。人们也把这一时期称为“借鉴时代”,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还有库森(Victor Cousin,1792—1867)、霍拉斯·曼(Horace Mann,1796—1859)等。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
  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比较教育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在比较教育史上一般把这一时期称作“因素分析时代”。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撰写了28卷的《教育问题专题报告》,自1897—1914年陆续发表。这些报告,详细地描述了欧洲各国、美国以及英属领地的教育状况,分析了不同地区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总结了教育经验,并指出了教育发展的趋势。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深受萨德勒的影响’,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了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的特点。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二个系统阐述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者。与康德尔同时代的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还有德国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国的汉斯(Nieho—las Hans,1888—1969),他们的比较教育观点基本一致。其中汉斯的思想更接近于康德尔。汉斯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分作三类:自然因素(包括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等因素)、宗教因素(包括天主教传统、圣公会传统和清教传统等因素)和世俗因素(包括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因素),他对每一种因素又做了进一步的细致分析。施奈德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内部因素在国民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在1947年发表的《各国教育的动力》一书中,指出了对教育有影响的国民性、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科学、政治、宗教、外国影响等外部因素,还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在本阶段,比较教育学已经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的规模还不够广泛,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
  从50年代起直到现在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三阶段,

《全球化视野下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全球化视野下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