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政治试题 > 内容

乡土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06:17     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乡土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了乡土教育的阶段性特征,认为乡土教育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变革、教育变革的宏大叙事。认识乡土教育的发展及其规律,有助于在新的社会境遇下探索乡土教育的发展之路,重构乡土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乡土教育;历史发展;阶段性特征;未来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268-03
  以乡土之物或乡土民俗作为教育内容自古有之,周礼中就有“以俗教安”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乡土教育简言之就是以乡土为载体,以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形式。但是把乡土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成为学科教学的内容是在西方近代学校教育实践中首先付诸实施的。1844年,德国人芬格写成《乡土教育指引》一书,标志着乡土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方案。清末变法维新,引入西方的课程体系,在参照日本和欧美国家制定的新学制中提出乡土教学的要求,乡土教育从此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回眸乡土教育在我国的百年发展,伴随着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改革背后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有过兴盛和繁荣,也有过失落和曲折。梳理乡土教育走过的路,分析乡土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新的社会境遇下更好地理解乡土教育的精神实质,也有利于我们探索乡土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乡土教育在我国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清末民初乡土教育的引入和中国化的改造
  清末废科举兴西学,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学制改革。光绪28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规定,初级小学“舆地”科要讲“本乡各境”、“本县各境”、“本府各境”,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乡土概念,但实际上已经把乡土内容作为教学要求。壬寅学制未及实施即被废止,翌年新出台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对初级小学课程提出了明确的乡土教育要求。规定:历史“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1];地理“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2];格致“当先以乡土格致,先就教室中器具、学校用品,及庭院中动物、植物、矿物,渐次及于附近山林、川泽之动物、植物、矿物,为之解说其生活变化作用,以动其博识多闻之慕念”[3]。癸卯学制中,不仅明确了历史、地理、格致这几科乡土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明确了乡土教学的目的。光绪31年,遵照《奏定学堂章程》,学部颁布《乡土志例目》,对乡土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教学内容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供编写人员“按目考查、依例编撰”,是官方颁布的编写乡土教材的大纲,乡土教育体例在清末建立起来。
  这一时期乡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1)清末民初乡土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乡土教育引入伊始就和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方向。这在清政府颁布的两个章程和一个例目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引入西方的现代课程体系,设立西方的科学文化课程,采用新的教学原则理念,但又不忘宗旨为“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通过乡土教育施以传统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昭然若揭。(2)被赋予“旧邦新命”的任务。和其它维新变法的措施一样,清政府企图通过教育变革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而乡土教育作为以“本乡本土”、“乡土文化”等为载体的教育,希望通过国人对传统的认同重新凝聚信心。(3)承载着“家国同构”的宏大叙事。中国自古就有爱桑梓、重乡土的观念,爱国精神一直是是民族精神的核心。1840年以来,内忧外患更加激发了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浓郁的爱国意识通过乡土教育表达出来,在清末乡土志书中“宗旨教人,爱国为要。爱国之道,始自一乡”[4]、“不知爱家,何以爱乡?不知爱乡,何以爱国”[5],这样的话语比比皆是。由此可以看出,乡土教育从来就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乡土教育符合中国家国天下文化传统的逻辑。总之,清末乡土教育的传入,即保留传统又维新求变,传统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观念交织,国粹和新学相结合,经过中国化的改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
  二、民国时期乡土教育的兴盛和多元化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公民教育取代了忠君专制的的封建教育。民国政府成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注重国民教育和人格教育。陈独秀也大声疾呼:“共和国之教育,其以发挥人权平等之精神”[6],他强调新教育应该建立在适应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方面,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学校所在地社会需要。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改造功能,以教育唤起民众。1912-1913年教育部颁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对传统教育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壬戌学制”的制定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7],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以及新学制的实施,对乡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促进了乡土教育的兴盛和多元化发展。
  这一时期乡土教育的特点是:(1)乡土教育进一步制度化。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政令、条例、课程标准中,多处涉及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2)乡土教育全面发展。乡土教育在各门课程中都得到了开展,不限于历史、地理、格致等课。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即有编写体例规范的教科书,也有体例不拘一格的乡土课本。比如江西石城县劝学所所长黄云章编辑的《石城乡土韵语杂字》,采用韵语体来编撰。乡土教育研究也引起普遍重视。出现了许多研究专著,教育类杂志对乡土教育也进行了热心传播,有的杂志还出版了乡土教育研究专号,许多社会学者、教育家也参与到乡土教育的讨论中来。(3)乡土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大到社会教育,民国时期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对乡土社会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客观上推动了乡土教育的社会化。(4)乡土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乡土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大到社会教育,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乡村建设成为乡土教育的价值取向。许多学者认识到乡土教育更丰富的意义,比如王镶就把乡土教育的意义归结为五点:乡土教育是认识乡土自然和文化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养成爱乡观念、发展爱国爱华思想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实际生活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充实国民生活的教育,乡土教育是全民所需要的教育[8]。可见民国时期对乡土教育价值的认识是比较全面和深刻的。

《乡土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乡土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