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历史试题 > 内容

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1 07:23:15     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本文将聚焦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从教育公平的概念,教育公平在我国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四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城乡差距;终身教育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
  教育公平的内容在现实中不断演进,现今被广泛认可的教育公平的内涵为:(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这三个层次也被瑞典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概括为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即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平等的幵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教育过程公平是指个体受到平等的教育过程的对待,它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教育结果公平指每个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取得同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1,是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二、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现实生活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存在教育不公的现象。
  (一)微观层面
  1.重点班与普通班:
  我国的多数学校“唯分是图”,为了培养更多高分学生,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实验班、重点班、普通班,为好班配备最好的老师、最先进的教学设备,紧抓学习成绩,对普通班学生的关注程度大大降低,只要保证其不出事即可。
  2.老师自身的素质问题使其不能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唯分是图”的思想引导下,老师通常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选班干部、评选奖学金或安排座位上,很多老师都会照顾成绩好的学生,更有一些教师缺乏师德修养,拉关系,搞权钱交易,在任命学生干部、评优选优生及座位的安排上,依学生家长的权势、金钱、关系而定,关照权贵、大款子女,疏远平民子女。2
  (二)宏观层面
  1.地区公平缺失
  地区间教育公平的缺失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引起的。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教育条件差距相当大,一方面学龄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据统计2010年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59%,而云南省毛入学率仅22%。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师资力量不平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多为现代化建设,校园美丽舒适,教室内的多媒体设施配套齐全,但在西部偏远地区,校舍简陋,甚至有安全隐患,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必需品少之又少。而且从我国的高校分部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特别中部地区人口大省集中。
  2. 城乡公平缺失
  我国的农村教育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城市。首先,表现为入学机会不平等,城镇和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在校生比例存在巨大差距,与此同时,农村各类学校的配备与人口严重失衡,部分地区存在学生多,学校少,学生上学困难等现象,继而使得城乡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产生差异。3其次,城乡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差距巨大,城市中的学校不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基本步入现代化,但农村学校建设极其简陋,校舍存在安全隐患、教学设备短缺、教师水平不高等问题层出不穷。
  3.阶层教育公平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这些农民工的子女或独自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无法在农村接受良好的教育;或随父母进城,但进入城市的这些孩子大多因为户口、借读费等问题无法进入城市中的公立学校,只能在专为流动人口子弟开办的简易学校就读,这些学校往往条件很差。即使一些学生进入了城市中的公立学校,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
  三、解决教育不公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
  我国必须下决心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细分基础教育事权范围,切实约束县级财政教育管理行为,并尽快把教育经费纳入到立法进程中,应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而且在若干年内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逐步增加至5%---6%,只有改革教育财政制度,建立起确保教育稳定增长的机制,才能使教育公平落到实处。4在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对中西部地区和偏远乡村的教育投入,只有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才能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不公的差距。
  (二)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
  在提高东部沿海和发达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时候,适当调整配置中心,关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素质,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着力采取撤、并、改造薄弱学校以及加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优秀教师进行支教,对优秀教师实行“轮岗制”,促进优秀教师在一定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帮助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改善师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各个学校在硬件、软件上师资差距。
  (三)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教育内容与方法适合当地学生的需要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与内容主要以城镇学生为主,在教材的设计、编排和教学方法上很少考虑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所学内容远离生活、学习难度高等原因,致使很多农村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认为读书无用。所以,我国应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充分考虑各个群体学生的现实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或根据地域情况开发校本课程,使教育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地生活和学生实际,使教学生活化、灵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参考文献:
  [1]彭芳芳.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7.
  [2]王金国.试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27--131
  [3]柏杨.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4]魏翔飞.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1.
  [5]王建莲.发挥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职责[J].南京市委党校学报(社会与文化版),2009(5)
  

《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