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地理试题 > 内容

高师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新形式——“411”、“512”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7:10     阅读:


  【摘要】忻州师范学院十多年来组织实施“411、512工程”,进行师范教育教学模式综合改革,每年选派两批学生,每批半年,至今已连续组织23批、10000余名本专科大学生,到国务院批准的“两区开发县”的五台县等11个县市区的567所农村中小学,本文从“411”教学模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512”教学模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411、512”模式的教学效应和社会效果等方面阐释了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形式,是高师院校创新教学模式的最佳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411、512工程”;教学模式改革;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1997年以来,忻州师范学院把“培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愿意献身党和人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先后组织实施“411、512工程”,进行师范教育教学模式综合改革,每年选派两批学生,每批半年,至今已连续组织23批、10000余名本专科大学生,到国务院批准的“两区开发县”(晋西北连片贫困地区、太行山革命老区)的河曲县、五台县、静乐县、繁峙县、宁武县及原平市等11个县市区的567所农村中小学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使学生接受了扎实的国情省情教育,巩固了从教成才思想,提高了教师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同时,“411、512工程”在直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方面成效显著,受到了基层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好评,也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学院与地方政府签订了至2013年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协议。按照协议,到2013年底,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累计将达到3万人次左右。
  
  1.“411”教学模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所谓“411工程”,是指师范专科学生在三年学习的六个学期内,用四个学期在校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一个学期到贫困地区乡村中小学顶岗实习,进行支教扶贫和省情教育,一个学期回校针对性地充实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技能。这是忻州师范学院在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多次组织办学定位等教育思想大讨论、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和完善的一项综合改革举措。当初,学院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出发点是:师范院校主动服务基础教育发展,为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批合格教师,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过去,学院虽然提出了“为基础教育服务,为贫困地区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在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和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学生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深层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目标也落实得不够到位。
  1997年1月,新任党委书记王秋生同志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和突破口,组织全院开展办学指导思想大讨论,并安排有关部门到忻州各县市农村调研,发现两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传统的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节,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学生普遍未经艰苦环境的锻炼,对贫困农村的现状缺乏了解,缺乏感情,毕业后普遍不愿意到贫困地区任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脱离社会和农村实际,单纯按大纲和教案搞教学,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时间短,只有6—8周左右,实习的条件好,多数集中在城镇学校,实习中登台讲课锻炼的机会少,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亟需加以大力度改革;在考核标准上,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校内表现作为唯一依据,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和社会评判作为根本标准,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虽基本上可以适应基础教育的一般需要,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较差。
  二是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尤其是基层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直接制约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基本质量,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基层农村,而不是城镇,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矛盾的焦点仍然是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而像忻州师范学院这样层次的地方师范院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使农村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农村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农村教育是普及教育的关键,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必须立足于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高等学校只有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自身教育教学,密切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要求,建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教师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根本特征的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合格教师,才能在主动服务薄弱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切实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针对查找到的问题,学院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出台了《“411工程”综合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当年9月起,全方位启动了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在深化校内教学改革、强化实习和实践环节、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与原平等县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签署协议,以期通过探索师范教育的创新模式,破解长期困扰高校办学与社会实际结合不紧密、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贡献不大的难题。
  
  2.“512”教学模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所谓“512工程”是指,师范本科学生在四年学习的八个学期内,用五个学期在校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一个学期到贫困地区乡村中小学顶岗实习,进行支教扶贫和省情教育,二个学期回校针对性地充实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技能。2000年3月,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升本七年来,学院坚持推进专科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做好适时启动本科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准备。特别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学院积极组织学习贯彻。2006年上半年编制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时,党委决定,继续积极主动争取上级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从2007年年初起,启动本科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组织所有本、专科学生,每人一个学期到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发展。
  2006年10月—11月,学院与忻州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进一步协调配合,与忻州市所辖的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和“两区”(太行山革命老区、晋西北连片贫困地区)开发县——原平市、忻府区、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共5个县市区政府签署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协议。这是山西省高校与地方政府签署的第一份支教协议。按照协议,学院在2007—2012年六年内,全面启动本科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每年组织两批,每批1000余人,六年共组织12000名本科生,赴上述县市368所农村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2007年3月上旬,1100余名本科生分五批奔赴基层农村实习支教。
  
  3.“411、512”模式的教学效应和社会效果
  
  忻州师院在创新“411、512”教学模式,启动扶贫顶岗支教中,从1997年至今,逐步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长效运作机制,在诸多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高师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新形式——“411”、“5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师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新形式——“411”、“512”.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