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地理试题 > 内容

儒学对江户平民道德的影响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12:12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fxz/cfxz201401/cfxz20140130-1-l.jpg
  摘 要: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统治的鼎盛时代,儒学不仅仅成为了统治者进行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渗透到江户平民的生活中,幕府为加强对平民的思想统治,也开始干涉平民教育机构——寺子屋的教育,将儒学的伦理道德在平民阶层进行教授和传播,在达到维护其封建统治目的的同时,也使平民的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江户时期;儒学;寺子屋;平民道德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88-03
  据《日本书纪》和《古事记》记载,公元285年左右,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在奈良、平安时代的几百年间,儒学虽作为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进入到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当中,却一直没有成为统治者治国的根本思想,也没有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直到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开始大力发扬儒学,儒学被推为官学,成为了官方的意识形态,日本人在吸收、借鉴儒学思想的过程中也逐渐将其本土化,形成了适应统治阶级乃至普通平民的道德价值规范,对平民道德意识的养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江户时期的儒学发展
  1603年,德川家康出任征夷大将军,结束了日本社会长期混战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武士阶层以武力分割统治全国人民的政治形态——幕藩体制,确立了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德川幕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确立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到了18世纪,所谓士、农、工、商即“四民”的身份区别逐步固定,同时,兵农分离等一系列法令政策的实施,规定社会各阶层不能自由迁移。其次,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在思想上也及时的引进适应封建制度的儒学,并将其奉为官学,逐步使其日本化,以达到对社会各阶层的教化和思想统治的目的。
  幕藩体制的日益巩固,也使得江户经济稳定发展,社会日趋安定,为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为儒学的勃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儒学发展的同时,在日本社会形成了儒学各派,彼此之间展开学术争鸣,使儒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有学者也将这一时期称为日本儒学的勃兴期。这一时期的儒学派别有以藤原惺窝、林罗山为代表的“朱子学派”,以中江藤树为首的“阳明学派”,以伊藤仁斋为代表的“古义学派”和以荻生徂徕为首的“古文辞学派”等。
  日本儒学各派虽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甚至各派之间观点相互对立,但都致力于儒学的传播和宣传,著书立说,招收学徒,极大促进了江户儒学的繁荣与发展,也使儒学思想渗透到各个阶层当中,使儒学伦理道德观深入人心。在儒学发展如此兴盛的背景下,儒学也在平民阶层得到了普及,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德川时代,多数教育家以圣人君子为理想,以道德教育为目的……其结果成了儒教的天下”。①这就使得儒学不仅仅成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也被当时的平民阶层所接受,成为了日本国民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准则。而对于平民阶层来说,他们接受儒学道德教育的场所就是寺子屋,江户时期寺子屋广泛普及,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教育内容,儒学的渗透对于寺子屋所展开的平民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平民道德教育的展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平民对文化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以寺子屋为代表的平民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寺子屋是江户时代主要的平民教育机构,寺子屋成立初期,虽以识字、算术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但将道德修养寓于平时的教学当中,采用的往来物等教材也大多对平民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进行了要求,修身科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到了18世纪,以幕藩体制为基础的封建统治秩序日益动摇,为了维护统治与社会稳定,幕府也开始通过指定教材和奖励等方式干涉和引导寺子屋教育,道德教育是其干涉的主要内容。
  (一)寺子屋道德教育的内容
  寺子屋源自中世时期的寺院教育,其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读书、练字和算数,到了江户后期,教育内容也逐渐多样化。传统的教学内容,“练字排在首位,然后是读书,最后才是算数。”②道德教育起先渗透于平的读书和练字当中。师匠通过习字将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美德传授给弟子,以培养个人的道德素质。
  寺子屋所采用的教科书被称作“往来物”。初步性和实用性是往来物具备的最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往来物在平民阶层中得到了接受和普及。往来物种类繁多,涉及到平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本学者石川谦将近世出版的往来物分为教训类、社会类、语言类、消息类、地理类、历史类、实业类、理数类等类别,并分别对其数量进行了考察。(如下表)
  由此可见,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往来,也就是教训类往来从数量上来看在寺子屋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教训类往来便是寺子屋道德教育的教材,主要有:《实语教》、《童子教》、《教儿教》(1658年)、《寺子教训书》(1713年)、《寺子教》(1788年)等。③其中,《实语教》和《童子教》的使用最为广泛。
  早在镰仓时代,《实语教》就被作为初等教科书被广泛使用,《童子教》从室町时代开始也成为了较为普遍的教材,到了江户时代更为普及,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行了多次的改编。《实语教》和《童子教》都是把经过佛教消化的儒学作为道德原理的训诫集,其中内容大多都旨在教导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慈爱、朋友相和等有关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如《童子教》中指出“父母者高山,须弥山尚下。母德者深海,沧溟海还浅。”“戴恩不知恩,如树鸟枯枝。蒙德不思德,如野鹿损草。”强调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子女须知恩报恩,对父母尽孝作为回报。《实语教》中也有“父母如天地,师君如明月,亲族譬如苇,夫妻犹如瓦。父母孝朝夕,师君仕昼夜,交友勿争事,己兄尽敬礼,己弟致爱顾”等诗句,告诉寺子们要懂得人伦关系,要从小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对兄弟友善。
  同时,《实语教》中还有许多以劝学为目的的内容,如“山高故不贵,以有树为贵,人肥故不贵,以有智为贵。”“玉不磨无光,无光为石瓦,人不学无智,无智为愚人。”等,在教导寺子重视自身学识的同时,也指出学习必须要勤奋刻苦,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如“幼时不勤学,老后虽恨悔。尚无有所益,故读书勿倦,学文勿怠时,除眠通夜诵,忍饥终日习,虽会师不学,徒如向市人,虽习读不复,只如斗邻财。”

《儒学对江户平民道德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儒学对江户平民道德的影响.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