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地理试题 > 内容

用戏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9 06:15:47     阅读:


  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着力增强江苏文化影响力。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的戏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成果丰硕。面对新时代新形势,要以戏曲进校园为抓手,大力推进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助力文化建设高质量,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精神支撑。
  全面把握戏曲进校园的内涵和条件
  认知深厚的文化积淀。江苏地方戏曲现存20余种,昆曲、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等以其历史悠久、艺术手段丰富而名扬海内外。其中流传已有600余年的昆曲更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保护传承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是江苏应当扛起的历史担当。
  积极顺应现实要求。新时代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开展戏曲通识普及教育,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可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培育深厚民族情感、加深戏曲认知体验,可以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江苏文化故事的关键举措。
  充分运用良好的政策。党的十九大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江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贯彻落实国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央四部委《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的政策措施,为戏曲进校园营造了良好环境。
  突破师资短缺瓶颈。目前,江苏广大戏校、剧团的戏曲专业人才虽具备较强的表演传承能力,但师范教育理论和技能不足;省内师范院校尚未开设专门的戏曲教育专业,与之相近的音乐专业师资具有较深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但又缺乏表演传承的锻炼和积淀,难以独立承担校园戏曲传播推广的重任;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囿于编制,引进专门的戏曲师资存在实际困难。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江苏对戏曲进校园非常重视,出台了不少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发现,一个有利于催生戏曲成果、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机制仍然欠缺。比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并未设立戏曲表演项目,戏曲师资缺乏技能展示平台;文化部门设立的“小梅花”戏曲艺术奖项,在教育部门的各项考核评价体系中难以得到承认和体现;中小学、幼儿园等基地学校的戏曲进校园工作尚无统一的考核激励机制,等等。
  提升经费保障效能。江苏对戏曲进校园给予了较为充足的经费支持。但总体而言,经费投放于终端演出、展示的较多,投放于前端培养、研究的较少;投放于戏曲剧团的较多,投放于基地学校的较少。高校和广大中小学基地学校在戏曲进校园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诸如田野调查、资料整理、课题研究、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网站建设、演出推广等需要更多投入,经费保障的覆盖面和效能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系统实施戏曲进校园的目标和举措
  围绕一个目标。戏曲人才培养是戏曲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当前戏曲进校园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以构建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努力造就一批可以使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的优秀人才,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坚持先进文化,严把导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把思想价值导向,严把艺术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和江苏文化的热爱。二是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戏曲教育的机会,成为戏曲进校园的受益者。
  开拓三条路径。一是要将传统戏曲教学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结构、教学实施、学业考核等方面予以落实,努力推进戏曲进高校课堂。二是要以社团指导、基地培育、师资培养等为抓手,努力推进戏曲进中小学校。三是要将戏曲进校园的优秀成果通过合作、展演等形式向企业、社区等社会各界和海外广泛推广,努力推进戏曲进社会。通过以上路径实现戏曲进校园在高校、中小学和社会层面的联动协同,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讲好江苏戏曲故事、打造江苏文化标识。
  大力实施戏曲师资培养计划。以培养兼具师范教学技能和表演传承能力的特色戏曲教育人才为目标,打通戏曲人才继续教育和戏曲师资培养的渠道,扶持省内师范院校申办戏曲教育专业,鼓励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音乐专业戏曲教育辅修课程,鼓励戏校毕业生、戏剧院团人才通过“专转本”形式考入师范院校继续深造,开展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省级戏曲教育培训,为中小学戏曲师资技能训练、成果展示开辟专门渠道,培养培训一批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江苏戏曲教育优质师资。
  大力实施课程教材拓展计划。以省内高校现有的地方戏曲表演、古典戏曲名著选读、中小学音乐教材戏曲唱念等课程架构为基础,从地方传统文化个性化、地域性研究和中小学地方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等方面入手,更加关注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活动,更加注重德育美育要求的落细落小落实,拓展开发一批高质量的高校地方传统戏曲课程和中小学校本教材,使之既能接地气、又能传神髓,努力构建具有苏派特色的地方传统戏曲课程资源体系。
  大力实施学生社团提升计划。以高校和中小学基地戏曲文化社团建设为重点,以大学生戏曲类创新实践项目为引领,从大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社团建设指导等方面入手,构建规范高效的戏曲社团建设考评和激励机制,打造数以百计的高校戏曲文化社团和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戏曲社团,设立专项基金进行重点扶持,为学生戏曲社团和专业戏剧院团“同题探讨、同场训练、同台巡演”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进一步提高江苏各级各类学生戏曲社团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大力实施实践基地共建计划。以江苏戏曲进校园艺术教育联盟为龙头,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戏曲文化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合力推进大运河流域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考核和激励机制,扩大联盟学校數量,加大合作共建力度,做好田野调查、课题研究、技能展示、文创开发、基地巡演等工作,培育一批符合大中小学实际、广受师生欢迎的戏曲文化传承推广成果,不断提高江苏戏曲进校园艺术教育联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大力实施网络资源建设计划。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依托,强化剧种信息汇总、各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音频视频采集等数据库基础工作,将线上的词谱收集、素材整理、智能分析、资源建设与线下的剧种发掘、戏曲创作、艺术实践、公益活动融为一体,不断推出符合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着力打造集学校展示、剧种溯源、词谱检索、新剧交流、在线练唱、资源下载等功能于一体的苏派传统戏曲网络资源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张李蕾

《用戏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用戏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