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地理试题 > 内容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6 06:22:11     阅读: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制度,其规模大、涉及面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调研制度,是世界多民族国家独有的教育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制度基础上,调查研究者定期向国家决策部门和社会提供权威的、客观的、可靠的调查研究数据,为国家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今后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中将更加显现。
  
  一、建国初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调查集中在对疾病的关注,研究零散不系统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中国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部分,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新中国建立之前,由于连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加上疾病和自然灾害,中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包括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建国以后,中国社会迅速迎来社会建设的高潮,但是,由于整体人口健康状况不良,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个时期,广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高涨、学习刻苦,但是,营养补充不足,导致学生健康状况严重不良。1950年,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小学学生患沙眼、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身体畸形的分别为55.8%、1.82%、2.25%、0.88%。这个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给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写信,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良,宜的增经费。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病人应有特殊待遇。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1951年8月6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切实改善各级学校的学生健康状况。《决定》发布后,各地采取得力措施,精简课程,改善伙食,加强锻炼,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的好转。
  这个时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解决学生的传染病、多发病上,而这一类病的根源在于营养不良、医疗卫生条件差,是中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导致的必然结果,与当时国家人口质量的发展水平保持一致。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曲折发展并出现新的发展动态,各地开始探索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由于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大跃进”的影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发展到“劳卫制”的锻炼高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锻炼严重违背科学规律,“浮夸风”也刮到学校。同时,中国遭遇极大的自然灾害,社会物质供应出现严重困难,当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下降,病患增多,由于营养不良,许多学生出现水肿等疾病。据当时的调查发现,高等院校患有浮肿、肝炎、妇科病、肺病和近视眼的很普遍。中小学患近视眼、沙眼、肠道寄生虫的人数比较多。
  1958年3月,教育部、卫生部针对当时的严峻局面,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保健工作的联合指示》。这个指示要求医疗预防机构要定期为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健全疾病统计制度;教育部门应订出学校体格检查的规划并组织进行。这个通知的颁发和实施,对当时学校卫生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健康检查及健康状况统计等学校卫生工作逐步制度化、正规化,规范了学生卫生工作。
  在这个阶段,学生视力下降的问题引起了重点关注。江西的一项调查发现,高中近视率超过20%。为此,卫生部、教育部分别于1959年和1960年发出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要求改善教室条件,开展眼保健操活动以保证学生视力。
  为遏制这种局面,196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通知》,要求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使他们真正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严重局面,196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师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合理安排劳逸结合,严格控制劳动,减轻体育活动,停止运动竞赛”。
  1961年以后,随着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过去和经济的逐渐好转,针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国家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在这个氛围下,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的卫生人员开展了对本地学生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涉及范围广,包括城市、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的对象近50万人。调查显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正在逐步提高。1964年9月,卫生部、教育部和中华医学会在黑龙江召开学校卫生学术会议,会议代表在会上发表了涉及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教学的论文三百多篇。其中包括,学生生长发育、保护学生视力、学生常见病的防治等内容。这次全国性卫生学术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规模大、涉及面广的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的学术研讨会议。这次研讨会,在充分交流学校卫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中小学学生健康情况调查方案”、“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方案”、“学校视力检查方法”等工作方案。
  这个时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重点仍然是学生的疾病防治,但同时,关注的范围逐步扩大,提出了涉及学生的生长发育、保护学生视力等体质健康新问题。国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学校卫生工作中的成效引发了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科学调查的研究之风。一系列的调查,为中国开展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培养了队伍,提供了经验。各种学生健康调查方案成为今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基础。
  这个时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点的扩大,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国家整体人口素质、营养水平以及医疗保障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三、“动乱”时期忽视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下降:历史性转变时期迎来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制度初步建立
  
  1966年至1976年是我国全社会遭受浩劫的时期,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成就被完全否定,学校卫生工作遭到毁灭性破坏,机构解散,学校卫生人员遭遣散,随着经济发展和学校卫生条件改善而出现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以改善的种种情况不能巩固,一些被控制的学生传染病、常见病有重新发生和蔓延的趋势。据1977年的调查,广东省多所高校、中专招生体检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合格;北京市3053名被调查中小学学生中,各方面都合格的仅近12%。
  1976年“动乱”结束。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常轨道,学校卫生工作实现全面的拨乱反正,各项工作可以恢复和发展。1979年至1980年,教育部、卫生部先后颁布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