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地理试题 > 内容

社会学视野下的人居环境反思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2 06:03:45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wjz/zwjz201305/zwjz2013051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wjz/zwjz201305/zwjz20130512-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wjz/zwjz201305/zwjz20130512-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wjz/zwjz201305/zwjz20130512-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wjz/zwjz201305/zwjz20130512-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wjz/zwjz201305/zwjz20130512-6-l.jpg
  摘要:本文通过人居环境科学与社會学的交叉视角,对一些建筑现象进行了“社會学”的理论反思,重点阐述了消费社會,人本社會与地域社會对于建筑文化、实践的影响。强调了建筑学与社會学的交互性,共通性以及协同性。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社會学;消费文化;人本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46-03
  1 前言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至今,已成一门丰富饱满的学科。它拥有整体性强,范围广的研究对象,完备的学科体系,以及实用多样的研究手段,形成了一个建筑,规划及地景三位一体的学科。但目前单一发展本学科的研究策略已经落伍,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中蓬勃发展的区域。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指出:“要用交叉学科的观点丰富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
  2 社會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简述
  2.1社會学与人居环境科学
  社會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其研究对象广泛,包括社會分层、社會阶级等,人类组织、社會群体、社會互动等相互关系。近年,得到了人类学的启示,社會学也朝着微社會结构发展,例如:种族、社會阶级、性别及家庭。
  人居环境科学鼻祖道萨迪亚斯(C.ADoxidais)早年提出“人类聚居学要从自然界,人,社會,建筑物和联系网络这五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来研究人居环境”的研究理念,强调人居环境的综合研究。而社會学研究的三大板块,自然环境,人口以及文化都与人居环境科学有较多交叉点,具有很丰富的研究价值,如图1。
  2.2要善于用社會学观点未反思人居环境建设
  社會学与人居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践内容上都有交互,运用社會学视角未反思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是人居环境研究的新方向。两门学科交融甚多,囊括了社會学研究的领域层面,组织层面以及地域层面。如(图2)本文将从社會学的三个研究层面着手,反思人居环境,关注文化,人本,地域演变等问题,通过互动与反思,拓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视角。
  3
  社會学领域层面文化观对于人居环境影响的反思
  3.1消费社會前传统文化下的人居环境
  在社會学观点中,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會化,社會互动,社會变迁等都可归结为社會文化现象。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社會的重要标志,塑造了社會中的人,也塑造了社會环境。文化常作为社會学与人居环境科学交汇的重点研究对象。
  社會文化演变对于人居环境影响尤为显著,且历时较久。中国古代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形成了朴素的社會风气以及本淳的文化观。“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成为一种沿袭久远的传统观念。虽然中华民族曾经历了氏族制度解体,但其中血缘纽带关系却没有被完全解体,后世保留了大量由氏族社會遗留下来的文化特征。如由血缘家族形成的宗法制度,注重血脉相承的纯正性以及长幼尊卑的秩序伦常。即使时代变迁,它依旧是构成中国社會文化的基础。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往往表现为以宗法制度中的观念造就核心空间,并在核心空间的基础上按等级结构,围绕核心空间建立相应的聚居群。例如家族文化指引产生的祠堂就是核心空间的写照。祠堂常扮演核心空间的角色,显现出多重的社會功能以及较高的等级地位。由于文化观念的持续影响,以核心空间为主的单一中心人居形态在中国社會中持续存在,即使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南京路、重庆的解放碑、等仍是保持了“一城一中心”的空间组织方式。
  3.2消费文化引导下的人居文化的世俗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的发展,社會文化随之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由戴维-哈维,波德里亚等为代表的社會学家引领社會学研究的主流转向“城市社會的集体消费”,“消费社會的物体系”等问题,从“生产主导”的模式转换为“消费社會”的模式。进入消费时代后社會文化世俗化,人居环境也转到消费主导。文化世俗化过程中,消费文化削弱了农耕文化的影响力,减弱了等级差距,使等级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表达消费时代文化生产机制和特征的组织方式。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出现了大量平民化的,反本质主义的文化倾向,出现了消费中心引起的城市扩张。传统的自然人居与工业时代的工业生产式人居都被弱化。旧有建筑逐渐衰落,转化为适应消费时代的形式。其中,“一域一心”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和物质需求,一字格局被打破,城市的中心从单核向多核演变,多中心,多商圈的城市规划模式屡见不鲜,如图3,4。
  4
  社會学组织层面的人本思想对于人居环境影响的反思
  4.1社會结构与人居环境共同的交汇——人
  人居环境科学与社會学在组织层面上的关系也甚为密切。社會学定义“人”是一种从微观层面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由小聚大,最终深刻影响社整个社會宏观组织的因素。在社會学中,“人”的作用与地位较早得到肯定,同样在人居建设中“人”也早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早在《马丘比丘宪章》中就指出:“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近来,在以人文本的思想的指引下,“人”作为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研究对象被赋予丰富的内容及意义。
  4.2人在家庭在社會互动中的特点以及对人居影响
  社會学在研究中把人的关系分为初级群体和次初级群体关系。美园社會学家库利在《社會组织》中,把家庭称为初级群体,并指出家庭做为人最亲密的关系层,它直接且深刻的影响人的感受与认识。
  如同在社會结构中一样,家庭在人居环境形成中也意义重大。聚落就是以家庭为起源发展的,家族聚居形成聚落,并随着之发展壮大而不断扩张,形成一定规模的形制。家庭关系不仅在建筑群体布局上影响较明显,在建筑层面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更为突出。在中国和日本,家庭互动中男性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地位低下。在建筑中表现为强烈的等级制度,男性空间往往向阳,开场明亮,女性空间却恰恰相反。在社會生活中,女子主要操持家务,较少参与其他活动,女子的社會互动局限于家中。活动空间也局限于厨房及卧室。设计中,多以男性化考虑,男性主导空间朝向好,通风佳;而女性通常活动的空间狭窄,昏暗,舒适度极低。而在西方社會中,男女在社會互动中地位以及互动形式不一,在处理相应的空间时与东方大有不同。建筑与空间的形态是家庭中人与人关系的写照,也是家庭互动的产物,且由此互动形成的稳定社會关系往往在人居建设中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如图5。

《社会学视野下的人居环境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社会学视野下的人居环境反思.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