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单元测试 > 内容

[正确认识和运用谨慎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2-13 08:09:06     阅读:

谨慎原则的含义是,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对于具有估计性质的事项,应当谨慎从事。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但不预计或少预计可能带来的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企业应收帐款由于债务人破产、死亡等原因,不能收回,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提前报废等情况,为了避免企业在损失发生时对企业正常经营的严重影响,必须对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支出作出合理预计。

一、我国引入、制定谨慎会计原则是发展市场经济和需要。

谨慎原则在西方国家表述为稳健主义、稳健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是西方国家最主要的会计原则之一,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引入稳健性会计原则制定谨慎会计原则,是一条与会计确认、计量有关的特殊原则。谨慎原则作为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原则,在我国建国四十年来一直被排斥在会计工作及各项会计制度之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会计理论与实践也有所突破,谨慎原则不能再单纯理解为资本主义国家才能适用的东西了,我国也应有自己的谨慎原则,用业对付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风险,保护国有为主体的多种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正确考核经营者在两权分离情况下完成受托责任的程度和能力。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谨慎会计原则不仅可以为我所用,而且还会不断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市场机制的引入。

我要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运行机制中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价值规律调节经济的作用,也就必然带业了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的竞争者有盈有亏、有赔有赚。社会主义企业的破产在我国已经从法律上得到保证,在实际经济中已成为现实的存在了,因此,这种不确定性迫使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企业不得不从自身的角度充分估算企业与外界联系所产生的得失,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对不确定的状况应采取谨慎稳妥的态度,要尽可能多地估计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和损失,尽可能少地估计所能够取得的收益,提高企业的决策应付复杂多变因素的能力,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企业的国际性交往日益增多。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的加快,引入外资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及企业积极走向海外开拓市场,这些活动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开始纳入世界体系之中,由此围绕国际资本流动而进行的我国经济活动在其管理上也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办法及惯例,这样才能在市场这个最大的竞争市场上与他人交往、竞争或合作。谨慎原则作为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条基本内容,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会计实务所采纳和应用,为了让其他国家接受我们参与竞争,我们必须遵守别人已经订好的竞争规则包括谨慎原则。

3、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动,我国目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将经营权下放到企业,衽两权群众观点离。但在承包经营过程中,又出现了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只顾眼前利益,拼设备,吃老本,进行掠夺式生产。这就需要制定谨慎原则来制止企业得为的短期化。除了承包制外,伴随着股份制改革而产生的是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的建立,这就使得财务会计的对外报告的目标从满足国家宏观需要转到满足多元化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样也需要用谨慎原则来保障以国有制为主体的各方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多方面的合法权益不受风险的侵害。

4、或有损失和或有负债的发生。

企业投资环境的变化,商业信用的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企业可能出现的破产情况,使得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比过去复杂得多,从而必然会使企业的或有损失和或有负债相应发生。这也需要用谨慎会计原则对或有损失和或有负债加以估计,以保障企业财务状况的良好。

二、对谨慎会计原则的正确认识。

谨慎会计原则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早已作为一项重要原则体现在各自的会计准则中。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围绕我国能否实行谨慎原则,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曾进行广泛地讨论,因而存在种种意见,但是准则最终地把谨慎原则写进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右喜的进步。

1、谨慎原则是否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配比原则、应计制、会计期间相抵触?

谨慎会计原则的应用是对某个经济事项出现几种在逻辑上和理论上均为合理的会计方法时,会计从员作出有利于企业的选择,这虽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当它作为一种会计原则为企业会计人员和信息使用者所广泛接受以后,也就没有必要再谈其真实与可靠了。例如,加速折旧体现了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收益递减,资产的无形损耗、通货膨胀、资产使用成本相一致等各种因素,再如坏帐损失如果采用直接冲销法处理,不仅违背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也影响了应收帐款在会计报表上计价的准确性。如果采用备抵法,虽然主观因素较大,是依靠企业的历史经验和同行业情况估计出来的,但恰恰体现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2、谨慎会计原则是否影响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诱发企业“压低利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经营机制转换,企业要自负盈亏,多报利润和对资产多计,对于企业及所有者来说,比少报少计列更加危险。应该认识到,谨慎会计原则本身并不存在强烈要求低报资产和收益,高估损失,从而压低利润的问题。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却是会计人员对字的误解。当所有的企业在共同的基础上承认并适用谨慎会计原则时,会计信息的质量应当是一样的。由于市场风云变幻,往往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性,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开或减少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司空见惯的。

3、谨慎会计原则是否“秘密准备”

谨慎会计原则与秘密准备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不可相提并论。谨慎会计原则是一种会计方法。而秘密准备只是企业管理当局克制风险的方法之一,与企业理财策略有很大关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曾表明,不允许以“谨慎”为借口建立“秘密准备”。

4、谨慎会计原则是否加剧乱挤成本、隐瞒利润的现象?

企业会计中隐瞒利润现象的存在并不能否认谨慎会计原则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制度上存在的漏洞,是对企业会计工作管理善造成的,应该从根本上找原因。国家可以通过行政、经济手段加以弥补解决,不能因此否定谨慎原则本身。

5、谨慎会计原则是否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利益?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改革试点都发生了企业行为短期化,侵蚀国家资产,虚盈实亏等现象,这不仅侵害了国家利益。谨慎会计原则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各投资和债权人及企业集体利益。

6、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否运用谨慎会计原则?

应当认识到,谨慎会计原则从引入、制定,到具体实施,有一个认识、提高、掌握运用的过程,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国家管理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控制管理是能够解决的。会计人员所得到的会计信息比会计信息使用者要多,会计人员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作出合理判断,企业决策者可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判断,采用适当的经营方式和财务政策。

三、对谨慎会计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

在新颁发的会计准则和各类企业会计制度中,国家对存货计价可采用后进先出法、提取坏帐准备和加速折旧作了具体规定,这是谨慎会计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1、改革折旧方法。

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带来的设备无形损耗风险,我国应适当放弃过去的低折旧率、直线法的平均折旧政策,推行加速折旧法。对于技术进步快、无形损耗影响大的企业和机器设备,经财税部门批准,率先推广加速折旧法,对于大部分的行业和机器设备,先适当提高分类折旧率,并继续使用直线折旧法,等时机成熟再转变;
对于某些技术上的变革缓慢的行业与设备,平均直线折旧法暂时可以不必改变。新制度实施前,经过国家批准实行加速折旧的企业,从1993年7月1日起停止执行原加速折旧法,统一实行新的折旧制度。

2、改革存货计价方法。

由于现实经济中物价的变幻无常,企业的存货价值是在经常变动的,考虑到物价变动的双向性,我们在引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时要严格的规定。如果企业的某些存货是企业积压多期的残次、冷背商品或库存,其市价已明显低于成本的话,报上级财税部门批准后可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调整存货的帐面价值。企业对同类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选定后,须经财税部门的批准后才可列改。其他情况下的物价变动对存货价值的影响,可以选用表外注释的方式加以反映。

过去,我国不采用后进先出法,主要由于它是谨慎原则的产物.这次会计改革制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肯定.在后进先出法下,

物价上涨,涨了价的大部分成本进入了营业成本,因而使企业的收益降低,而置存的存货,其价值较底,符合“确认可能的损失“这一谨慎原则。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存货计价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动。

3、实行计提“坏帐准备”。

在我国开放商业信用的今天,企业采用了预付、赊销、代销、分期付款销售等方式采购和销售,必然存在越来越多的债权、债务,由此产生坏帐损失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在企业的应收款核算中,推行了提取坏帐准备的稳健实务是必要的,方法上采用了前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已经采用的应收帐款余额比例法。重要的是,要分行业来定出计间坏帐准备的百分比,也就是各行业中的企业计提坏帐准备的上限及下限。这样可以兼顾国家、企业双方利益,便于实际操作上减少任意性。企业超过三年确实不能收回帐款列作坏帐损失,应当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企业应对新制度实施以前的应收账款进行清理分折,属于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单独反映,其中,确实不能收回的,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分期处理。

计提坏帐准备是谨慎原则的具体应用,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和商业信用发展与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坏帐损失.过去我们国家不太正视这个问题,并把这些内容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抵制。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所形成的严重三角债,深深教训了我们。因此,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准则〉〉对这一问题作出发明确的规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

我国规定按应收帐款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坏帐准备金。这是我国有选择、有条件地应用稳健性原则的体现,因为按国际惯例,计提坏帐准备的比例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历史资料来确定,按全国一刀切在方法计提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坏帐准备,忽视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赊销政策和商品运行特点,其结果,仍不能切实地增加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但考虑到防止一些企业利用坏帐准备来提取秘密基金,国家规定统一的计提比例也是合理的。然则这个全国一致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的计提比例,应是当前情况下进行坏帐损失核算的一种过渡形式。

4、关于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由于可能导致损失的偶发性事件而形成的债务责任。换句话说,或有负债就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债务责任。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已转到了市场为中心,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进行生产经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将承担更多的经济与法律责任,也就因之产生了多种或有负债,如产品的售后三包费用、因交易纠纷发生诉讼导致的可能性赔偿、为筹措资金进行的应收票据贴现、为他人抵押借款的第三方提保等等。这些项目以前在我国会计报表是鲜见的,我们应该在今后的会计报表上对它们予以揭示,但在揭示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对于三包费用,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及产品的质量情况估计一个合理的费用比率计提入帐,其他一些项目可以采用表外注释形式给管理部门及公众提供或负债的信息。例如,我国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要求在表底的补充资料中列示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的金额。

在会计实务中正确运用会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把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尽可能从最低处着想,使之降到最低程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正确划分成本、费用和其他支出界限,当然,以上的这些实务是在“谨慎”的数量界限上比较好控制的几种,也是我国目前会计实务对照国际惯例亟待改进的地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对谨慎会计原则的其他审判员务也可能有借鉴地改革和吸收。

《[正确认识和运用谨慎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正确认识和运用谨慎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