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检讨书 > 内容

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5 06:27:57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gz/jxgz201508/jxgz20150819-1-l.jpg
  研究表明,当前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随意性较大,且缺乏理性[1]。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把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谓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就是从课程运作的整体视角出发,借助恰当的方法与手段,对体育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课程运作的基本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调控,并及时反馈、整改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同层面课程实施主体的课程领导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着重从课程领导的角度,对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进行具体建构。
  一、普通高中体育课程领导主体构成
  所谓课程领导,是指在课程规划、实施、评价等整个活动中,具有专业知识、能力及影响力的集体或个人,引领、推动课程发展,切实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改善学生学习品质,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普通高中体育课程领导主体主要包括:课程决策层;各级管理部门;体育教研人员;基层校长;学校体育教学分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由于“学校课程领导不单是校长一个人的课程领导,每个学校的成员都是有意义的建构者”[2],因此,课程领导主体应包含一线教师。
  二、体育教学质量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决策脱离教学一线的实际
  由于对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一线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课程决策中没有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对国外课程理论的“拿来主义”,导致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及实施方案的制定、解读等方面存在脱离教学实际等诸多问题。
  2.教学监管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
  大多数普通高中对体育教学缺乏可操作、可量化的监管机制,更多的停留在宏观层面,相关的督查某种程度上仅仅是“走过场”,并未将结果作为考评校长、教师与地方主管部门的依据,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
  3.教研人员对教师缺乏系统指导
  教研人员对一线教师的系统指导,可以避免教师执行课标的盲目性。但以一般性理论、简单的操作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简短培训,并没有真正改变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课程理念。此外,由于多数教研人员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竞赛的指导、课题研究等方面,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明显不足。
  4.高中校长体育课程领导的缺位
  普通高中校长的工作重心主要在高考上,他们往往会忽视对体育课程的监管,这使得本应该在体育课程领导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校长出现管理缺位,与带领全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标的本质要求形成了巨大落差。
  5.教研组长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教研组长应具体负责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协调全校各方力量,并带领全组教师深入研究、扎实推进课改。但由于自身对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课程领导力的局限,多数体育教研组长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6.一线教师的消极被动与不作为
  课程的实施最终必须落实到一线教师身上,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极其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一线教师缺乏职业素质,工作消极被动,对课程缺乏足够的研究,加之缺乏监管,教学随意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课程领导力。
  三、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思路
  1.逐级构建,体现课程领导
  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应逐级构建,充分体现对课程的领导。国家课程决策层应做好顶层设计,研制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并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体系。此外,自身也应对课程设计进行必要的评估。地方管理部门要具体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并负责落实。基层学校应以地方课程规划为依据,制定本校课程方案与体育教学质量监管机制,并予以实施。
  2.分类构建,注重教学实际
  教研部门应着重负责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具体实施办法的研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教学的指导。各级管理部门应负责督查课程的具体落实,包括课时、师资、场地器材、教学质量的保障等。
  3.重点构建,凸显校长作用
  国家体育课程意志只有通过学校的具体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建构过程中,应进行重点构建,充分凸显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确保备课、上课、激励机制、课程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得到深入落实。
  4.微观构建,突出量化操作
  构建时,应从细节着手,避免宏观层面的空泛理论,着力突出可量化、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即从微观层面进行构建。
  四、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具体设计
  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管是确保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各职能部门或群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1.建立健全课程科学决策的保障机制
  (1)深入调研机制
  课程决策层应组织骨干力量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广泛调研,在积极吸纳各方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再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及实施方案等。具体实施后,应再次深入调研,以进一步修正、优化课程决策。
  (2)课程决策成员优化机制
  在课程的顶层设计、教学质量标准等决策过程中,必须优化成员组合。除了课程论专家、管理与教研人员外,应包括一线优秀教师、基层校长,以确保课程决策的可行性与认同度。
  (3)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课程决策后,国家主管部门应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相关的标准、方案等进行系统论证,对预期目标进行分析,对实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以确保课程决策的科学性。
  ①明确各自职能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握课程方向,并对评估过程进行监控,但不得进行行政干预。第三方评估机构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下,对课程决策进行系统论证,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将结果向教育部门呈报。
  ②评估人员的组成
  课程决策评估应由与教育主管部门无隶属和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组织实施,其人员的组成须具备独立性与专业性,主要包含课程论与教学评估专家、教研人员、基层校长、一线教师等。在评估过程中,第三方应多方征求意见,对课程决策作出客观的评价。

《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