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检讨书 > 内容

中国与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较与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1 06:05:38     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具体措施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别从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国和美国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的对比;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对比;就解决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不足的一些建议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财政支出 高等教育模式
  1 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政府都意识到高等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国家的利益和乃至民族的兴衰。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日益增加,然而财政收支模式因教育机构的类型、政府的组织结构和政治体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模式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社会的变革以及政治制度息息相关。本文重点阐述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2 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财政政策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美国就提出了教育必须不断地证明自己是怎样服务于市场的教育理念。一个国家教育的成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高等教育必须为增强国家竞争力而服务,这是美国对教育的既定方针。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因素,而不是政治因素。[2]
  2.1 在经济上 约翰斯通(2007)指出,“高等教育是公认的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高等教育特别是在高技术,信息处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是确立美国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的重要砝码”。高等教育在美国的经济利益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重要性表现为美国知识产权占世界知识产权总量的比重,以及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就美国经济而言,高等教育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微软投资数十亿研发计算机微芯片以确立其在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处于最先进的地位。
  2.2 在政治上 约翰斯通(2007)表明,“美国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种族斗争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儿童在贫困中长大。政府的实权派抵制面向穷人的社会福利计划的实施,从而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些政策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模式和方向。换句话说,来自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学生获得的教育基金的数额大不一样。越穷的人受教育程度就越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依靠政府的救济金勉强度日,中产阶级及以上的社会阶层则接受较高的教育成为社会的精英。[4]
  3 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上的对比
  美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接近3%,仅次于加拿大等七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公立学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学生贷款,家庭的资助和社区捐助。
  3.1 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 联邦政府致力于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和社区援助来缓解政府对高等教育支出的不足。然而,面对持续增长的学费,来源于社会的援助受到很大的影响。1982-1983,超过50%的财政支出来源于联邦政府,2002-2003支出比例只有40%了。现在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援助的形式主要是贷款。研究表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愿意为高等教育负担更多的贷款。此外,政府援助跟不上学费的增长。
  3.2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状况 二十个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截止90年代初政府实行高等教育是免费政策,从1997年开始,中国推行教育产业化,对高等教育实行统一的收费政策。在2000年,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超过了一个农民年收入的四倍。当年在册的大学生大约有七百多万,只占适龄应届高中毕业生的10%。
  4 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上的对比
  4.1 美国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 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在于为大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灵活的财政援助。主要形式有联邦政府、州政府的助学贷款,大学设立的奖学金,对困难学生实行学杂费减免和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据统计,美国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本科生接受过一项或者几项政府财政援助。援助额占公立大学四年本科所有费用的50%以上。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更多的来源于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机构的捐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财政援助帮助穷人接受高等教育。[3]
  4.2 中国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15年间,我国高校主要是以教育财政拨款为主,高校自筹以及社会捐助为辅的经费结构模式。在近十几年间,教育产业化是我国高校经费的结构从主要以教育财政拨款为主转变为主要以高校自筹、财政性拨款为辅经费结构模式。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但不意味着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所降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依然源于公共财政,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积极争取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支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趋向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出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
  但是,日益紧缺的高等教育财政和高等教育成本的持续上涨,日益增长的学费水平与我国城乡居民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地域经济差别造成公共财政资源在高校之间分配的不平衡,来源于企业,社会团体的教育捐助所占比例甚少等诸多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瓶颈问题。此外,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没有考虑到民办高校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比如在增加教育机会、延缓和促进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高等教育财政同样也应该对民办高校予以补贴,而在现实中财政几乎很少对民办高校进行资助,这实际上并不符合经济学的原则。[1]
  5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上存在问题的建议
  中国政府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财政援助政策,实质性地解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不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主要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减免学费;高校包括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基金以及提供一定的助学贷款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应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勤工助学基金和奖学金,奖励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高校有义务提供财政援助来预防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现象的发生。
  5.1 校企联合,实现双赢 随着高等教育产学研的不断升入,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校企联合解决教科研经费不足问题。通过校企联合,实现了双赢,高校为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和项目成果的转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可行性论证。在美国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民营企业以及个人和高校合作力度是很大的,实践证明也是很成功的。比如哈弗大学、牛津大学的一些重点实验室大都有跨国集团的参与并提供财力保证的。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政府在解决高校经费不足的问题上也应该立足根本,注重实效。
  5.2 费用共担的分配模式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高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总支出的15.6%。为了在各级别教育体系中实现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的分配模式,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高等教育成本在中央、地方、社会以及学生个人之间合理分担的机制。同时也有必要制定具体措施预防财政资金分配不平衡,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6 结论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事实、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及援助的规模,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途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进行对比和研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不足,高校的待遇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现象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希望政府能够统筹兼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高校培养人才,人才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范文曜,马陆亭.国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评估与财政拨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康小明.从结构性约束看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02).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约翰.斯通.美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状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梁华(1968-),男,宁夏银川人。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业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中国与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较与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与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较与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