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委托书 > 内容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1 07:23:54     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需求扩张和投入不足的矛盾。河南省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生源省,高校规模也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14年我省高校共120余所,在校生人数接近300万,毛入学率37.5%,从数据上来看我省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教育经费投入无论是1993年最初提出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还是2011年3月的“十二五规划”,都明确表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在一定的投入总量下,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率就愈显重要。我省是人口大省,教育资源稀缺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性和高效率在我省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教育资源的合理、高效使用显得更为紧迫。而绩效评价利用各项指标把资源的分配与产出联系起来,增强了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管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财政拨款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效率较高的高校,能够更合理的分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各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必须在绩效评价中胜出,会努力提高组织的效率。而且,绩效评价还能够增加高校的社会责任意识,高校在提交绩效报告并对其负责的过程中,提高了责任感。本课题从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财政拨款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管理的组织结构与流程规划及社会效益等相关问题,构建基于学校本身、财政部门与社会等视角的政府投入应用研究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等教育投入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基数加发展”模式,学校当年的财政投入主要以前一年财政分配数据为基础,适当考虑今年学校的发展需要;“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主要参考学校上一年度的支出情况,并配备一定的专项资金,较第一种模式相比较充分考虑了学校的发展需求,而不再是以财政作为主体来进行分配;“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模式,基本支出预算解决的是学校为维持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经费,项目支出预算解决的是学校发生的偶然的大型专项支出,如大型维修、科研经费等,这种模式下既保证了学校的基本支出,同时财政可灵活掌握资金的分配,学校如有需要则向财政进行申请专项资金,如不需要,财政可将资金分配给其他有需要的学校,既不浪费资金,也能使资金用有所途。现在教育投入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第三种模式。
  二、河南省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生均拨款只有4284.8元,而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全省高校生均拨款数2011年底不低于9000元,2012年底要达到12000元,从省财政的投入力度上来看,政府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引起了高度重视,在投入上加大了力度,全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在投入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对投入的效果分析却没有进行。我省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首先无法判断所有投入是否真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发展并如何进行全面评价。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就是人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用指标衡量学生是否成才,无法量化,而仅仅考虑就业率作为判断标准无法反映真实存在的问题;短期内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培养是否达到教学活动目标,主要通过教学评价。而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打分、同行互评和领导点评这三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简单,评价指标无法量化,有时甚至于走过场,而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无法判断,因此财政投入是否达到最终人才培养的经济价值难以有数据进行支撑。(2)科研项目成果评价。在拨款模式中,科研经费是作为专项资金进行投入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是为了促进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能够进行更好的创新,而科研成果是否达到了当初资金投入的目标则是由学校现状决定的。现在由于高校扩招,高校的教师数量也在直线上升,教师的职称评定也越来越激烈,而科研评价在整个职称评价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科研评价一是评价数量,二是评价级别。科研成果的多与少成为了职称评定的最主要指标,因此教师容易形成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重人情、轻水平的应对态度,这就严重违背了财政对科研经费投入的初衷,高校本应成为社会创新的最佳原动力,但是没有成果只有数量是当今我国高校科研畸形发展。所以科研成果如果仅从数量来看,确实达到了当初投入的目标,但是从科研成果的质量来看,科研投入的效果却大打折扣。
  三、建立财政投入目标评价体系
  财政投入目标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评价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政府,政府部门通过对财政投入体系的评价掌握教育投入基本情况,据此调整相关的财政投入政策,指导教育财政投入的使用;第二层次为纳税人,因为教育投入来源于财政,而财政资金来源于纳税人,纳税人有权利了解自己缴纳的税款用于何处,是否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纳税人通过评价教育投入行使监督职责,并促进教育投入能够更好发挥效益;第三层次为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是经费的直接使用主体,学校通过学生质量评价、财务指标评价、教学科研评价和环境评价等,可以对财政投入资金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对内部经费使用人起到指导和监督的意义;第四层次是高校各经费使用部门,教育经费投入的直接使用者参与到评价体系中,可以让使用者清楚了解经费使用的目的并有效使用经费,监督自己的行为。高校各经费使用部门的参与,使得整个评价体系自上而下覆盖所有环节,充分考虑财政投入使用者的意见,将使用意见和投入政策相互结合,保证教育投入的有效性,指导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建立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投入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即定性指标,一种是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即定量指标。经过分析,定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内部财务规定的质量、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学生培养中的发展因素、学生综合素质准确反应和其他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科研经费使用率、资产负债率、人员支出比率、日常公用支出比率、家庭个人补助指出率和其他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定性评价指标主要从教育成果角度来考虑,这其中也需要考虑教学评价、毕业生质量和科研成果质量。而定量评价指标主要从财务角度来考虑,这其中也包括就业率、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指标。
  定性指标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问卷设置要尽可能细化,如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综合考虑学生、同行和上级部门的评价,教师群体素质评价可根据师生比、教授数量、博士数量来作为量化考核,定性指标的考核也可通过一些间接的量化数据来反映,如教育成果可以通过各专业所完成相应级别的教育获奖考量,如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通过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数量等。某些指标的考核还可以通过评分来进行,如科研评价指标,可对科研数量及等级进行评分并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再给一个增加项,根据科研成果被使用或者被引用进行评分,既考虑了科研数量也考虑了科研质量,促进作者完成科研项目时自觉提高科研质量。
  对于定量指标评价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定基和环比进行评价,基础可以是政府制定的基础;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构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关比率进行分析,如人员支出比率是构成比率中的一种,某项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比是效率比例类指标的一种,资产负债率是相关类比率的一种。同时也可以采用财务中比较流行的杜邦分析法进行分析,考察不同因素在整个投入绩效评价中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