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委托书 > 内容

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10:34     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问题避步显露出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正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是一个需要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共同分担的责任体系。本文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视角,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就业能力 高校 用人单位 政府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背景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就业形势严峻。2003年,我国高校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后的第一届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进入第一个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当年的毕业生人数为212万,到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到达61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率逐年增长,但用人单位需求则是呈现较慢增长趋势。大学毕业生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长)比例不协调,导致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着大学生成功就业,因此就业能力培养受到广泛关注。
  国内外对大学生的界定并未达成一致,但多数就业能力研究者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看成是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的综合。本文以英国就业和技能部的定义为基础,结合权威解释,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在获取岗位,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优异绩效和必要时重新就业时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因素
  
  自大学生就业政策由“统包统分”转向“自主择业”之后,教育的信号性功能逐渐减弱,生产性功能则日益凸显出来,即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教育的生产性功能则体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尽管就业能力的主体是大学生,但高校、用人单位、政府的行为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高校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体,也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间接供给者,它主要通过质量、数量和市场适应度三个方面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受到高校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增长人数远远高于教师增长人数;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定位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对大学生是否就业影响非常显著,没有接受过任何求职辅导的人,失业机会大于就业机会43%。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信号紊乱,用人标准混乱。大多数用人单位并未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职业所需能力缺乏明确的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信号紊乱;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大学生流动就业能力。劳动力市场地区、城乡、体制性割造成主劳动力市场和次劳动力市场。另外,户籍、人事、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所限制,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流动性的发展。
  (三)政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
  政府控制着整个教育的宏观政策,引导着教育发展方向,进而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能力。首先,政府控制着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劳动力市场总供给增加,招生规模的调整通过变动竞争者的数量影响相对就业能力,进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其次,政府对高校评估重学术轻能力,导致大多数高校培养目标单一。以科研评估为导向,对大学生就业调查仅仅停留在就业率上面。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不到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就相对滞后。
  
  三、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策略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而且已经成为其公共政策的重要方面,并且这些国家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校、用人单位和政府之间相互配合,积极行动,构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高校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策略
  1、明确高校定位,改革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培养目标必须以学生毕业后所需的专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所需的就业能力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高校应定期邀请业界专家共同参加关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涵等政策的制定,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定期展开毕业生就业能力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作为调整培养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依据。其次,专业设置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搜寻范围,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当前和未来不同阶段的需求,做到人才培养上的超前预测、超前设计和超前培养,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2、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是通过课外实践实习进行。而国外大多数高校经过研究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建议在一般课程中应该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核心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并且在学生的学习成就记录中报告其就业力技能发展情形。各高校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其核心就业能力,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技能的工具,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辅导活动强化其能力的内涵。
  3、通过积极有效地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科学的就业指导定位是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真正建立起全程化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大四学期;以塑造大学生、“教之以渔”、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中心,而不是简单的将学生“送出去”为目的。其次,加强大学生就业体制和就业机构的专业化。增强就业机构的专业化,就业信息系统的专业化和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是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用人单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大学生就业能力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劳动力市场。高校成为就业能力的供给者,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能力的需求者。一般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没有任何影响,实则不然,尽管用人单位一般只招聘人才,但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会对新人职的员工进行培训,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用人单位也深刻的体会到有必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确定规范的职业能力标准。首先,就业市场信号功能的有效发挥及职业能力标准的规范,不仅能帮助用人单位找到合格的员工,也能让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其次,规范的职业能力标准明确的向高等教育机构传达了用人单位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有利于高等教育机构调整相关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2、增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校企

《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