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委托书 > 内容

最新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3及任务5答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2-14 12:47:59     阅读: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3及任务5答案 盗传必究 形考任务三 题目1 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哪一个人物形象存在着理念化的弊病?( ) 选择一项:
A. 梁三老汉 B. 郭振山 C. 王二直杠 D. 梁生宝 题目2 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 )等。

选择一项:
A. 《烈火金刚》 B. 《敌后武工队》 C. 《铁道游击队》 D. 《战斗在滹沱河上》 题目3 在五六十年代坚持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七月诗派”诗人是( )。

选择一项:
A. 穆旦 B. 唐湜 C. 绿原 D. 牛汉 题目4 60年代前期,专注于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是( )。

选择一项:
A. 《祁连山下》 B. 《为了61个阶级兄弟》 C. 《谁是最可爱的人》 D.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题目5 “反思文学”中,鲁彦周的具有“公子落难型”特征的作品是( )。

选择一项:
A. 《李顺大造屋》 B. 《天云山传奇》 C.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D. 《灵与肉》 题目6 《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 )。

选择一项:
A. 曹荆华 B. 柳泉 C. 钟雨 D. 梁倩 题目7 “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是( )。

选择一项:
A. 《陈奂生包产》 B. 《“漏斗户”主》 C. 《陈奂生上城》 D. 《种田大户》 题目8 在80年代戏剧舞台上的荒诞派戏剧中,魏明伦的代表是( )。

选择一项:
A. 《潘金莲》 B. 《车站》 C. 《等待戈多》 D. 《屋外有热流》 题目9 在邓友梅表现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小说中,以乌世保为主人公的作品是( )。

选择一项:
A. 《烟壶》 B. 《那五》 C. 《话说陶然亭》 D. 《寻访“画儿韩”》 题目10 《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 )。

选择一项:
A. 为了得到一本字典 B. 为了帮父亲上山砍竹子 C. 为了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 D. 为了到学校当音乐教师 题目11 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解放区文学传统”。这两个传统又称(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文化启蒙传统 B. 文化战争传统 C. 战争文化传统 D. 启蒙文化传统 题目12 闻捷被人们称为“诗体长诗”的《复仇的火焰》共有三部,它们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觉醒的人们》 B. 《复仇的火焰》 C. 《叛乱的草原》 D. 《动荡的年代》 题目13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 B. 陈凯歌的《黄土地》 C. 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D. 郑洞天的《邻居》 题目14 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归去来》 B. 《诺日朗》 C. 《女女女》 D. 《爸爸爸》 题目15 体现出80年代戏剧创作“文化热”的主要作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桑树坪纪事》 B. 《狗爷涅繁》 C. 《大淖记事》 D. 《红白喜事》 题目16 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题目17 “反右运动”是1957年夏季开始的。

题目18 《青春之歌》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

题目19 60年代前期,政治抒情诗成为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战歌”。

题目20 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

题目21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50篇。

题目22 《干校六记》描写的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在“文革“中下放劳动改造的事情。

题目23 《人到中年》在艺术上的突破和成功,还在于“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形象的塑造。

题目24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历程和风貌。

题目25 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我是谁》。

题目26 汪曾祺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

题目27 80年代“市井小说”的主要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

题目28 1982年,周涛与昌耀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题目29 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题目30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包括《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和《商州三录》等。

形考任务五 题目1 知识准备:本作业在学完全部内容后进行。

考核形式:提交一则作品分析 测试满分:100分 具体内容:在本门课的学习中,有一些重点作品需要同学们对其进行精读、细读。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写一则作品分析。

要求:
1角度任选,题目自拟。建议选择一个适中的切入点,如:分析《风景》的死者叙述视角;
从《呵,母亲》中分析舒婷诗歌的情感表达。

2要结合个人的阅读感受,不可照抄教材和他人论著。

3主题突出,立论清晰,论述深入。

4举例恰当,层次分明,文字通顺。

5 不少于800字。

可选作品:
1小说:《“锻炼锻炼”》《风景》 2话剧:《茶馆》 3诗歌:《呵,母亲》《祖国啊,亲爱的祖国》《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 参考答案 《茶馆》有感 茶馆,彼此话家常,闲谈交流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练、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茶馆掌柜)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情感分析 舒婷的诗歌《祖国啊,亲爱的祖国》创作于1979年,彼时祖国才从文革的灾难中走出,诗人用典型意象刻画了祖国贫困落后的现状,用“我是你……”的句型固化了“我”与“祖国”同贫困共悲哀的血肉联系,抒情浓烈,充满诗人深沉的痛苦;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刷出新的起跑线,“我”和“祖国”一道重新出发,从迷惘中走出,升起希望,燃起斗志,用誓言般的炽热真挚向祖国表白:“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整首诗歌,诗人的情感流动变化,又始终充沛有力。写祖国贫困时,深沉痛苦;
写祖国重新出发时,热血沸腾,充满感人的欢欣。诗人与祖国荣辱悲喜与共的情感贯穿全诗,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情感! 全诗共分为四节。第一节中,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车”象征祖国落后的传统农业文明,它是“破旧的”,转动起来咯吱咯吱的,就像“数百年”来一直哼着的古老的歌曲,“疲惫”不堪,“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说明祖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用“熏黑的矿灯”象征祖国粗糙、刚起步的工业文明,正因为刚起步,所以才是探索的,是“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后面,诗人用“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一连串的意象密集排列,强化了祖国的“贫困”和“悲哀”,也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内心对祖国深沉的悲痛、内心的纠结!“——祖国啊!”好像一声哀叹,一声哭诉,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心、热爱浓缩在一句简短语句里“——祖国啊!” 诗歌的第二节起首承接第一节祖国的“贫困”“悲哀”,但是,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用“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着“我”对“祖国”复杂深沉的情感,痛苦与希望并存,贫困悲哀的现状与花朵一样美好的未来并存。

一、二节可以归为第一部分,是对祖国贫困、悲哀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痛苦的热爱。结合写作当时的背景,可以理解为对祖国某一段历史时光的反思。

三、四节写祖国重新出发,意味着祖国某一段历史时光的结束,暂新的起跑线正在刷新,诗人用激动的心灵赞美了祖国这种簇新的变化,同时又满怀期待,充满建设祖国的斗志,发誓让祖国“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慷慨激昂! 第三节中,诗人用“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象征着祖国在逐梦的历程中重新出发!“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也许令人费解,但是对于经历过祖国某段历史岁月的人来说,“神话”应该是指漫无边际的吹嘘、浮夸之风,所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应特有所指,此“神话”非神话传说中的神话,这点读者应该明白。

第四节,诗人即是单个的个体,又代替全体祖国的子民发声,抒发了经历过“迷惘”“深思”的祖国的子民,看到祖国重新出发,心中热血沸腾,满怀将祖国建设成“富饶、荣光、自由”国度的斗志情怀!“我亲爱的祖国!”荡漾着无比的热情! 《“锻炼锻炼”》人物形象分析 ——王聚海和杨小四到底谁该锻炼 王聚海和杨小四是赵树理笔下,两位农村干部的典型代表,但其性格各具特色:
主任王聚海是个老中农出身,早在抗日战争以前就好给人和解争端,人们常说他是个会和稀泥的人。他好研究每个人的“性格”,主张按性格用人;
他给人平息事端,主张“合事不表理”,只求“了事”就算;
他以为凡是懂得他这一套的人就当得了干部,不能照他这一套办事的人就还得“锻炼锻炼”。

王聚海的“和事不表里”,表现在杨小四贴出批评落后妇女小腿疼和“吃不饱”的大字报,大闹村工会的风波,正当大伙想让小腿疼受点教训----送乡政府时,他怕收不了场,站起来让小腿疼回去了;
而且在杨小四征求他要不要出大字报时,他却坚决主张不要出。

他还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强权主义,主观臆断、刚愎自用、不分是非,以他的势力来压人----他从城关开完会回来后看到杨小四他们在开会,便以为是争论那张大字报的问题,便走上前让他的老嫂子小腿疼回去,助长了小腿疼拒不交待偷花的事实。

副主任杨小四,1957年改选时任职,可他一个年轻干部,便是王聚海眼里坚持需要锻炼锻炼的人。而他却是个精明干练、敢想敢干、有头脑有思想的青年干部。他不怕招惹麻烦,贴出的批评落后妇女小腿疼和“吃不饱”的大字报并在小腿疼大闹村工会的威胁下没有表现出一丁点退缩的意思而是主张要把小腿疼送到乡政府给她点教训,压压她的嚣张气焰。

在村支书和村主任去城关开会把整风和生产交给他组织时,他表现出的有组织、有方法、果断、坚决治了小腿疼的“腿疼”,也揭了“吃不饱”的比谁都吃得饱的谜。他在一开始安排生产工作时的讲话,把当前生产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接下来的工作分配的合理有序,规定的处罚方式也妥当严密;
在开始摘棉花的当天在地里杨小四当着各队长和群众的面,又具体部署了各队的工作和任务,没有给那些偷花、找借口不出工的人留任何可乘之机;
在他发现小腿疼等四人偷花的事实时,又组织开大会的形式让她们交代;
又有计谋的把最难对付的小腿疼放在了最后,让她先产生极大的压力不得不交代事实。

-----不难看出总是要求别人锻炼锻炼的“和事佬”-----王聚海主任本身确实还得锻炼锻炼,而王聚海眼里需要锻炼的年轻干部杨小四却表现出果断、干练的工作作风-----不仅治好了最难斗的两位落后妇女,更很好的调动了农民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最新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3及任务5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最新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3及任务5答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