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委托书 > 内容

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12:25     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德育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德育理念。这些现代德育理念不仅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进了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创新要重点增强人本德育、主体性德育、学习型德育、开放性德育等德育理念。
  关键词:高校德育; 人本德育; 主体性德育; 学习型德育; 开放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4-0018-0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德育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德育理念。这些现代德育理念是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德育思想和理论中的德育理念互相交流与渗透,更有利于吸收和借鉴新的德育理念,促进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创新要重点增强以下四种德育理念:
  一、人本德育理念
  1.人本德育的实质
  所谓人本德育,简言之,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方式对待人,以“成人”为目的的德育。[1]人本德育,是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现代德育的人本思想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西方传统人本主义与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反对“物本”、“神本”,肯定人的力量、弘扬人的价值上有一定的相同性,它的一些合理内容是可以为我国德育吸收和借鉴的。但人本主义的缺陷在于它把对人的理解抽象化了,因而,没有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
  人本德育理念反映了一种新的德育价值观。在历史上,曾有“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两种不同观点的德育价值观。社会本位论主要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认为德育主要是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而个体本位论更注重德育的个体价值,注重个人需要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这两种观点虽然都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作用,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前者虽然体现了德育的本质要求,但片面强调社会利益和统一要求,忽视个人的正当需要和个性化发展,不尊重个人、关心个人,把个人当作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后者在历史上对于使人摆脱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压迫、束缚,解放人的个性,的确起到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由于片面强调个人需要,以至于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出现某种反社会性,使德育偏离社会方向。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德育的价值观具有比较明显的“社会本位论”色彩。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弊端,一些学者纷纷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主张。
  以人为本理念既不同于社会本位论,也不同于个体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的局限性都在于割裂了人的目的意义与手段意义的内在联系。社会本位论者认为,人是手段,社会是目的,人是因为社会而存在的,片面强调社会要求,忽视个人需要,容易导致德育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个体本位论者则认为,人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人就是人自身,片面强调个人需要,容易导致德育的迎合化、中性化、边缘化等倾向,甚至会淡化、偏离德育的本质要求。与过去相比,人本德育的实质就在于强调了人的手段意义和目的意义的高度统一、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其中,个体目标是高校德育中具有个别性、特殊性、具体性的目标,它是社会目标的来源和实现基础。社会目标是高校德育中带有全局性、普遍性、根本性的目标,是比个体目标更高层次的目标,它对个体目标起着主导、支配作用,影响并引导着个体目标的发展方向。人本德育理念,不仅促进高校德育进一步“贴近学生”,而且进一步深化了高校德育的目标指向。
  2.人本德育的基本要求
  (1)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学校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具有明确的育人意识。德育工作者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关心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生活困难;管理者应将学生视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重视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需要,保护他们的利益,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树立平等意识,加强师生对话与合作,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总之,全体教职工应通力合作,形成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
  (2)树立尊重、平等的观念,注重德育的人性化现代教育技术的本性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要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动上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使教育方法富有人情味,通过教育者的情感、人格、威信等影响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充满了爱、充满了情、充满了关怀,就容易使人得到满足和尊重,就会唤起情感的共鸣,调动人的积极性,收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统一。人本德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这是对过去突出社会化发展目标而忽视个性化目标的反思。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进行全面和整体教育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开发和发挥好人的优势个性和潜能,让每个人合理的特别是优势的思想政治道德诉求都能得到尊重和发展。
  二、主体性德育理念
  1.主体性德育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德育的理念是与人的主体性理论为哲学依据的。人的主体性是相对于过去的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而言的,它表现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对象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和能动、创新精神。在主体性德育中,教育者和学生均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其相互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中所体现出的内在属性,是不同主体后天交往的结果,是不同主体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共同建构起来的。随着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的增强,德育必须由过去忽视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单向灌输式德育向尊重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双向互动式德育方式转型。
  所谓主体性德育,就是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特别是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使两者的主体性有机整合,从而使德育成为主体性的活动。[2]主体性德育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性德育而言的,是对传统德育之弊端的反思。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一样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这一特性决定了德育对象在接受教育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具有主体性。但是,在过去灌输式模式中,教育对象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其接受的主体性受到限制。而在现代高校德育中,随着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尊重和重视,使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能动接受的主体性,主要包括自觉性、选择性和主动性等。主体性德育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强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性,从而保证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主体性德育的基本要求
  (1)教育者引导强调教育者引导,既体现了教育者的主导性,也体现了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积极启发、指引和疏导。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接受状态,使学生与教育者产生基本一致的心理动机和需要,为共同完成德育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要通过激发学生求学的内因,让学生做到乐学、善学、优学,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