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倡议书 > 内容

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难点与问题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0 06:12:59     阅读:


  摘 要: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汉语委婉语语义信息的复杂性和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负作用;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委婉语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文献资料较缺乏,且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意识面临挑战以及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资源。
  关键词:委婉语 对外汉语 教学难点 教学现状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2017年度调研课题《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L-2017-1319)
  人们常常把语言比作文化的镜子,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文化现象都能反映在语言中,因此,文化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回避的内容,同时也是外语教学中的难点。委婉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一面典型的文化之镜,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多重维度,因而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又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一、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中的两大难点
  (一)汉语委婉语语义信息的复杂性
  首先,汉语委婉语包含丰富的信息,既有表面信息也有内部信息。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之中,汉语学习者习惯望文生义,根据汉语委婉语表面信息来推测其真正的含义。如“吹灯”可能被认为“熄灭灯光”;“炒鱿鱼”[1]可能被认为是“一道菜”等,这种字面意义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往往会起到掩盖内部信息的作用。
  其次,汉语委婉语的概括性特点增加了汉语学习者理解上的偏误和辨识上的困难,甚至在交际中,学习者会表现出对使用汉语委婉语的无所适从。说话人有时为了避开所指的事物或者行为,会使用一个语义范畴比较大的词语,以使语义模糊化,从而避免直陈其事。如“意思”等词会根据语境的变化而表达不同的意思,同时也给二语习得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此外,各种信息在人们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传递和交换。交际双方通过思维、发送、传递、接受、理解等步骤,达到交流思想的最终目的。运用委婉语正是表达者在“思维”阶段对词语的选择,其目的是使言语得体适当。但是这对汉语学习者理解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汉语语用规则和委婉语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辨识分析、避免词不达意,才能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
  (二)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负作用
  不同国家、民族独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语言表达上的巨大差异。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母语中委婉表达会对他们学习汉语委婉语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当两者相似或相同时,则产生正迁移,即积极影响;二是当两者不同时,则产生负迁移,即消极影响,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阻碍。
  以姓名称谓的委婉语为例。在古代中国,百姓会避免使用帝王的姓名和字号,这便是“国讳”,如在康熙时期,人们把“玄武门”称为“神武门”①;同时,在家族内部,晚辈姓名中不能出现与长辈名字相同或是同音字,这便是“家讳”,如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时,用“言”來代替“谈”②。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人们会因身份、辈分等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称谓委婉语。例如,在家庭内部中,晚辈称长辈时,会使用“姥姥”等词语;在工作单位称呼上级时,人们会用“姓氏+职位”进行称呼,如“周局长”等。西方人在姓名称谓上则要随便得多,这和西方社会推崇平等自由密切相关。在实际生活中,西方人会以让晚辈们继续沿用自己的名字而引以为傲。但人们会用“老+名字”或“小+名字”进行区分。例如,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用自己名字给儿子取名。人们会称呼他的儿子为“小富兰克林”③。俄国人的称呼则兼具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特点,同时又偏重与西方人的习惯。比较独特的是,俄国人喜欢用名+父称表达亲切感,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皆可使用这种方式称呼。
  二、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汉语委婉语和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汉语委婉语在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当中是比较难掌握的。针对我国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现状,特归纳总结为如下几个部分。
  (一)委婉语教学专题研究相对不足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完善和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在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多的突破,尤其是在中介语理论、输入假说、汉语水平测试、不同水平的汉语教学、教材编写、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语言要素教学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相比之下,委婉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地位被严重低估、将委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专题研究的必要性被严重低估。关于委婉语重难点、教学策略等内容的文章和著作则相对较少。比如不少专家和学者在其著作或论文中都涉及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对海外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重要性,但对于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影响、优势和难点分析较少,尤其是缺乏专题性质的研究成果。由于缺乏专题研究,关于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方面的理论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当遇到委婉语时,难以进行比较细致或是体系化的讲解,从而导致委婉语无法发挥其提升汉语交流能力、深化学习者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产生的后果就是:学习者在实际交往中不知如何运用汉语委婉语或者是误用,进而导致对汉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二)委婉语本体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差”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汉语委婉语的本体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的统计结果显示,有关委婉语研究方面的文章多达14630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近1.5万篇文章中,以英汉委婉语之间的异同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数量竟然高达6950篇文章,所占比例为47.5%。这说明国内学术界在英汉委婉语对比方面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经接近于汉语委婉语的研究成果。然而,尽管如此,如果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这些成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委婉语研究相对较少,或是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或细化,例如:缺少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委婉语语料研究以及汇总;二是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委婉语语言文化研究相对较少,即以二语习得者为受众,从汉语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汉语委婉语进行解读。

《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难点与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难点与问题.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