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倡议书 > 内容

试论互联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1:08     阅读:


  摘要:本论文试想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跳出传统职业教育的框架,将职业教育置于整个互联网环境中,提出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6-02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人们信息交流的首选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从上世纪的80年代末开始的,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可见互联联网已经走入平常百姓家,并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2.53亿中国网民的数量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类职业教育网站相继开立,各类职业信息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尽管如此,我们的职业教育滞后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分为技术工人层次的教育、技术员层次的教育、工程师或工艺师层次的教育。本人认为职业教育则是贯穿于人的教育全过程的职业化的教育和一部分继续教育,通过对职业教育对象及职业教育进程中的人、财、物的管理与协调,其最终目的在于使教育对象获得从事未来某种职业的全面的知识、技能。
  职业教育根据职业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以及所满足的社会需求的层次性,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教育对象从事某种职业的时间顺序,职业教育可以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
  二、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的意义
  1.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成本。教育成本(education cost)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需的全部费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成本是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对象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互联网应用于职业教育在降低教育成本方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了时间成本,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使教育对象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受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职业教育的时间成本。二是降低了人员成本,互联网所需要的人员数量远远低于常规的职业教育进程中所需的人员数量,极大地减少了人员耗费,进而降低了人员成本。三是降低了资金成本,互联网应用于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投入少量资金完成全部进程。
  2.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有利于对职业教育行为的及时监控,有利于组织者的勤政和廉政建设。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职业教育行为组织者政务的公开,使职业教育组织者内部的信息也是畅通的。互联网的无界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组织者内部和教育对象更大的监督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职业教育某一职业教育进程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
  3.有利于加强教育机构与教育对象及用人单位的信
  息共享,防止职业教育偏离社会或国家需求方向,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从而实现人才的国际间流动。
  三、互联网环境下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的教育体系不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己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大类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在结构功能上仍不能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基础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其他成才途径被视为落榜后的无奈选择。二是职业教育虽然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但长期被看作是单一的就业教育,其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合理愿望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同时,各类教育之间缺乏衔接通道和方法,严格的招生和入学年龄限制、单一的学制,不利于受教育者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选择。
  2.现有职业教育模式不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模式处于僵化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职业教育过度注重学校静态教育,忽略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动态教育。二是职业教育过度注重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忽略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三是职业教育过于强调学历化,忽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用性。
  3.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资金不能适应互联网快速
  发展需要。从经济角度讲,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除了受教育者个人和接受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外,社会则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和合理流动,减少社会失业。而这些正是政府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应履行的职责。
  尽管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但与国外相比,与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相比,就显得相当不足。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各级职业学校比普通学校要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在社会严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情况下,本应通过经济杠杆即降低收费标准来引导和约束学生的分流,满足家庭贫困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无疑会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
  4.职业教育的社会人才培养观念不能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根深蒂固。通过“学而优则仕”,成为“人上人”变成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尺。因此,考上大学、读上研究生就成为“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选择路径。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与中青在线联合发起的“2005中国技能人才职业声誉调查”,有52.7%的人认为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不受尊重。高达67.7%的人表示,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技校去学习,技校的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

《试论互联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试论互联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