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倡议书 > 内容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七篇【与】《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八篇《合集》】 中国大历史的读后感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20:08:47     阅读: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七篇【与】《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八篇《合集》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七篇 【篇一】 最近看完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从小就喜欢历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书一共厚厚的三册,是写给小学生看到的,多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历史。上学时开学发的新书,历史课本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断然不敢说自己懂中国的历史,事实上我真正开始对中国历史开始有点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学之后的事了。即便是现在,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也只是翻过一两本书,看过些别人讲述的历史故事,而把历史当做一门学问,好好研究一下,就当这本《中国大历史》是个开头吧。

这本书很早就听过,这次翻看,没我想象的晦涩,但是有些内容确实值得多次研读。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是什么力量或者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一、地理环境因素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正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在物质不丰富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国家。按照作者所言,纤细黄土示意耕种,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国社会形成了小块耕地的操作。泛滥成灾的黄河,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够调度全国资源,来帮助灾民恢复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
中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抢夺也需要国防上的集权。游牧民族每当天气干旱气候不好的时候就偷袭中原,抢夺粮食,所以要修建长城这样的防御设施。这一点可以通过全国的国防线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作为印证。

二、家族组织与社会秩序 中国的农耕方式使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倾向,那么儒家思想中对于家族伦理道德的强化也使得家族成为中国最牢固的基层组织。要让这种基层组织稳固下去,提倡家族团结就是一种必然。

“对待其他人的好意,也务必有亲疏之分,有如血缘关系之远近。所以认为个人或凭私利观行事,或对旁人一视同仁,可能对现代读者富有吸引力,但在古代中国却不和世纪,首先在法律上即会产生纠纷。迄至20世纪,中国仍缺乏对个人做人权保障的能力,遑论在基督诞生之前。事实上整个君主时代中国始终维持着一部大体不变的刑法,这套刑法也按 社会组织,亦即家人亲疏之分责成个人安分守己,至于各人尚有何种权力,也只能由这社会体制而定”。

不同于西方。在西方,公民的自由权推广始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封建主与城市特权阶级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公民权利从特权阶级推广至全民。但在中国,在历史上从未产生过城中绅商与官僚的冲突,“中国的官僚从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实上中国官吏在城墙之内,权利最盛”。所以,中国人的亲疏远近十分的明显,无论是多少思想的渗入,都不能超脱家族组织。所以中国人,准确说汉族人不像其他国家和少数民族,有明确的宗教信仰或是图腾信仰。在中国,家族延续是唯一的信仰。在这种信仰之上,形成了其他的各类圈子,组成了这种小圈子内异常坚固,小圈子外格外松散的家族秩序。

三、中国的历史性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一样,秦国开始的全面政治改革是一种彻底的翻新,目的在于构建政治上的统一。

“这种政治上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梳理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 从此之后,经历历朝历代,这种着重于中央集权的体制,使得中国人保持着一种集团性格,称之为“集权主义”并不为过。另外,中国一直缺少一种司法体系,儒家的法律思想离不开家族观念,法家虽然有平等的法制观念,却败在了中国官僚政治下。总而言之,其后的几千年,无论是恢弘的汉唐帝国,还是到后来外族统治下的元清时代,虽中间偶尔制度上的进步,但仍拗不过这种强大的历史性格。中国历史中不乏非凡之人物,他们改变了中国的朝代,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进度,却从未在历史性格中带来什么改变。

四、现在中国 作为一个怀疑者,觉得发生时间离我们越近的事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去验证。新鲜的事情可以作为新闻,但不一定会写入历史。

但是诚如作者所讲:
“严格说来,写一本成为定论的现代中国史,刻下时机尚未成熟。中国的长期革命有如一个大隧道。需要100年时间才能摸索过去。当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时候,内外的人物都难于详细解说当中弯曲的进程。即是革命人物也会被当前困难的途径迷惑,而一时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资料充满着愤怒和焦躁的文字,强调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可是着眼于宏观历史,我们不能不以积极的目光视之。我们所说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有何意义?这就是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
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 我想最后这段话,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历史学在今天应有的现实意义。

【篇二】 对于非历史专业的人来说,对中国的大历史是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的。我抱着了解中国历史的态度买了这本书,没想到有一些惊喜,与大家分享。

一是关于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作者的论点论据有意思,论据有二,一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缔造黄土文明的同时,也给沿线人民带来巨大的自然灾害,出于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考虑,必须集全国之力建造水利工程;
二是长城的走线与15度降雨线基本重合,也就是说农业中国需要统一的政权来应对草原上游牧民族的持续骚扰。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了中央集权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能够稳定地传承几千年。

二是关于财税政策的重要性。财税政策关系到小自耕农的基本生存状况,更关系国家政权的稳定。以往我们读历史,只会看到各种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从来没有用现代国家的眼光去考量历史中的国家,他们是如何纳税的,国家的财税收入从哪里来。这种观点可以解释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个别人、个别行业的进步缺乏整个商品经济社会的支撑。而清初盛世的背后,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落后太多的商品经济,如果说有的话。因此,鸦片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对外通商是时代必然。

三是关于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特质。中央政权更关心整体政权阶层的均衡,对小自耕农只能考虑到保障基本生存的阶段,“牺牲了质量以争取数量”,“使各地区勉强地凑合一致,因此他们背世界的潮流而行”,而整个地表现内向。这是整个国家的特质,也是文化的特质,表现在建筑空间中,同样也是内向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值得推荐,只是如大部分读者所言,深度不如《万历十五年》,某些地方的推理比较粗糙。作者说因此怎样,我们却看不出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部分解释比较牵强。举个例子,作者讲“中国人缺乏坚强的民族观念也构成赵宋王朝的一大弱点”,因为“古典文学重“文化主义(culturism)”而轻国家主义”。恕我孤陋寡闻,后面那句话听说的不太多,如果这个观点正确,也应该有较长篇幅去论证,一带而过让人很难信服。如果作者能够以写作《万历十五年》的心思去琢磨其他各个朝代,这本书会厚实很多。

【篇三】 《中国大历史》的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此书是他的大历史观的代表作,作为华裔历史学者,在本书中他的写作思路与思维方法十分新颖独特,在阅读过接受单一教育与思维方式的中外作品后阅读此书,发现要了解中国历史,阅读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华人学者的著作为最佳选择,因为他们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又能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去分析历史问题。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是接受到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与考察历史的新视角。

第一,我对作者“大历史观”的理解。刚开始翻阅目录时,发现各章都是描写不同的朝代,认为不外是中国通史的简写版罢了,但阅读本书过半后发现自己对大历史的理解开始实在是过于肤浅。虽然本书贯穿古今,但其中是选择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典型事件或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来反映整个大时代的特征,以小见大应是大历史的一个特点。另外,大历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性与个性的反映,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与前后历史阶段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将断代史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本书注重中外联系与对比,把中国历史有机地融入世界历史中,寻找东西方文明的共性与个性。

第二,措辞严谨。本书虽然篇幅有限,但是作者尽可能地对历史事件与现象的表述严谨,有争议的问题都列出不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的历史结论或来源于考古,或出自种种历史现象的归纳概括。凡是有待商榷的结论,作者都使用“可以推测”等言辞进行表述。

第三,质疑精神。本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敢于突破常说,充满了质疑精神,对前人成果批判地继承。比如对焚书坑儒、霍光执政、王莽改制、五胡乱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提出了异于主流史学界的见解,当然都以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或推断。

第四,联系现实。作者将古代的历史现象与近现代的历史特征进行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也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比如分析东汉政权的衰亡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之源是地方政府的权力衰弱,作者由此分析出新中国面临要重建基层政权之艰难。

第五,从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叙述的特色各有不同,选择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评析,并不拘泥于同一层面。从小的历史现象着手,进行详尽的分析,引人入胜,同时反映出大时代的特点,立足点十分新颖。

本书前半部分的特色内容:从西安这座古城展开,西安华清池的历代大事件,黄土土层对中国文明的潜在影响,反映出夏朝的经济特点;详尽论述甲骨文与人祭,表现商朝的文化特征与后世中华文化一统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西周井田制与间架式结构的建立及其对后世的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提出的不同观点与基层组织、社会秩序间的关系;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秦帝国统一的内在因素,论述这种早熟的帝制对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利影响;分析两汉兴亡的不同原因,西汉因对外战争造成财政困难而衰落,东汉则因地方权力的衰弱而导致中央集权的崩溃;分析魏晋南北朝后重归一统的重要外因是五胡乱华导致地方豪强大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避免地方割据局面的进一步加深;曹操之罪在于打破君主的天命神话,北魏通过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实行使地方基层的社会组织得以重新构建,对中华民族重归一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之,阅读《中国大历史》后带给我的收获就是从细小的历史细节反映宏观的大历史特征,要将中国历史前后融合去理解,历史的继承性与创新性都应受到重视。只有做到将古今中外的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对中国历史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篇四】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首先,作者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书中认为明朝是内向的;
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
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
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
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 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

【篇五】 第一次知道黄仁宇,是读他的那本著名的《万历十五年》。角度非常独特,后来了解了黄仁宇的个人经历,才知道了缘由。他年轻的毕业于黄埔军校,干了很多年的革命。后来去美国当上了历史学的博士。

有了这种前半生当兵,后半生在美国当学者的独特经历,我认为这使得他的书有浓厚的西方学术派风格和家国情怀。这本《中国大历史》,也是跳出了传统地解读历史的角度,不从仁义道德出发,而是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梳理了一遍,寻找中国历史整体的发展脉络。

我认为整本书都在核心叙述一个观点:在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作用下,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

中国几千年,黄河的无数次改道都使得依靠黄河耕种的中华农耕民族吃了无数苦头,还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每隔几年就必有旱灾和涝灾的大量人间悲剧。这使得这个农耕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把力量统一集中起来去修水利设施对付黄河,需要粮食贮藏应对灾年。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公元前的秦国就统一了,取消了封建制,走向了郡县制。比西方国家早了几千年。这种政治上带来的过早成熟,和经济上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累积,这两者的矛盾,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要旋律。

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

历朝历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重复出现。国家体制的最大功用是将千万的农村纠结在一起。意识形态较科技优先,读后感.文化上的影响比经济重要,各级官僚的消极性比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要被重视。甚至边境上的武装冲突也不足改变这作风。这使得中国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

例如黄仁宇在讲唐朝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英明神武时,说到了科举考试、推崇儒家对于体制的更新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建立了盛世,维系发展这个超大帝国的重要作用。

但是分析安禄山之后唐朝的衰亡时,他说唐代之覆亡不由于道德败坏,也不是纪律的全部废弛,而是立国之初的组织结构未能因时变化,官僚以形式为主的管制无法作适当的调整,以致朝代末年彻底的地方分权只引起军阀割据。

而解放后的“土改”成功的改造了中国的底层结构,它的用处在于使中国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当然这里我只是提一下。

这本书读完之后的收获是对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有了再次的熟悉与了解,并从美国历史学家的角度看中国。豪强兼并,从众多的农村如何收税,是中国过去几千年这个农业帝国遇到的核心问题。

【篇六】 许多人纠结于读书笔记的体裁,中规中矩写读后感吧,怕枯燥乏味;
写成随笔吧,怕轻描淡写不够深刻,被人诟病。这个问题困扰我许久,阅读《中国大历史》,打开了我的心结。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中国大历史》,美籍华人黄仁宇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5月第1版,2007年2月第2版,xx年12月北京第28次印刷。翻开扉页,关于作者介绍内容,让我耽搁了不少时间。不是吧,他年近半百刚毕业?四处找了不少资料,果真不假。黄仁宇是位大器晚成的历史学家,1918年生于湖南,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1954年以36岁“高龄”获学士、1957年39岁获硕士、1964年46岁获博士学位。待他相继出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的时候,已经是49岁(1967年)和xx岁(1970年)真正的高龄了。大器晚成与半路出家,并未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他参与了《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研究工作,并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关系千万重》、《地北天南叙古今》、《放宽历史的视界》、《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等系列作品。

《中国大历史》是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历史书籍,属于通俗高深知识普及本类别,适合历史初学者。黄仁宇是外国教书匠,《中国大历史》是他归纳的独特教案总结。他认为,老外学生不必要掌握太多的详细中国历史,需要的是一种宏观鸟瞰的、高度集中凝练的概括性概念。对,是概念,就是我们在学校教学时常常说的了解范畴,而不是掌握和熟练掌握。我理解的中国大历史的“大”概念有两重意思:一是宏观概括与放宽视野,是相对的大;
二是上下五千年历史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大历史,是绝对的大。大历史概念是黄仁宇原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缘于“学书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书”的命运安排。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届大学生,我们都有一个体会:那些先工作后上学的人,往往比我们这些一路顺下来的学生更成熟,学习方法更实际,更会运用学习技巧,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黄仁宇将这种功效冠以归纳法词条 这种归纳法是按王朝、论世纪大幅度归纳的,甚至连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王朝歌都没有挨个唱一遍。黄仁宇很聪明,这种聪明是植根于中国地理、经济、人文、观念、制度等全方位的。既少了抽象教条、枯燥无味,又没了单一、散在,毫无生机。给人以豁然开朗的启示、醍醐灌顶的思索。读来津津有味,毫不乏味。

比如,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的泛滥导致上游统一对下游的治理,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基础;
周朝的井田制,以九条线纵横交叉,将土地分割为外周的八块私有田和中间的一块统领田,为统治阶级无偿耕种形成了公家的概念;
众多分区供奉的寺庙成为延续后来的一百多种姓氏的鼻祖;
而不给个别冒富者以特权,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无法在中国实行等。最为明显的是税收制度,几乎成了黄仁宇的杀手锏。此外,还有互相背离的史实,虽然字面上没说,但不由得你不发散思维。好比此刻我就在想,井田制是不是中国封建奴隶思想的起源呢?东周的衰败,却丝毫未影响中国文艺的兴起,先哲周游列国、诗经的发源,文学的起点,这些都跟当时的历史有着怎样的瓜葛及相互影响呢? 《中国大历史》出版于1997年,三年后黄仁宇逝世,享年82岁。毫无疑问,黄仁宇给我们留下了一块瑰宝,关于如何学习历史,如何把握历史,如何判断历史。而我收获的最大感受,就是历史不为个人好恶所左右,不管是统治者还是历史学家。历史就在那里,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只能陈述,不能评价,至少不能瞎说八道。

我觉得,读了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学会了一种思维方法,就像我打开了读书笔记写法的心结。

从小就写读后感,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烂熟于心: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鲜明观点,简介作者、写作背景、书籍内容梗概,理论联系实际写感想。毋庸置疑,读后感属于杂文类。但是我们都忽略了读后感的另一种体裁,就是随心所欲、梳理所思所想、汲取点滴营养、抒发真情实感的最佳体裁——随笔。遇到我这种不想写成杂文,又怕极了批评家嘴里的浅薄,便连随笔也写不得了。于是,读书笔记成了鸡肋。

好在现在有了黄仁宇,有了《中国大历史》,让并不高深的我们,也有了一吐为快的捷径,也才有了这篇还算得上读后感的《中国大历史》随感。

【篇七】 黄仁宇先生的作品,充满了铺陈的豪迈与细节的生动,历史就像是一块宝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视角和逻辑,提炼出的内容总不乏深意与新意。

如果说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还只是从每个朝代的内部去剖析细节,那么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无疑具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距离感,在粗线条的史料归纳中,将历史构成一个简明连贯的纲领,进而与现代化的先进国家如西欧和美国对比,这种大历史观的着眼点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具现实借鉴和参考价值。

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在探索现代化,古老的文明古国体验到传统落后与现代化失之交臂进而备受欺辱的苦痛,谦虚地求教于西方文明,试图将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在一起,融入现代化的世界体系。

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一种关系,作者将中国社会比喻为一个潜水艇夹心面包,上面是官僚阶层,下面是农民,二者混同一致,当中的事物,其为文化、政治方针、科举,无非是用来符合小自耕农民的道德标准。这种间架结构的社会关系,从早期的周代就已形成,井田制的发明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上层设计推广到农民阶层,缺少中间的组织和阶层搭建起上下层的交流和互动。其次是一种技术。作者称之为“数目字管理”,即是市场经济社会,让市场占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通过自由交换和平等竞争使社会资源有效分配。如果没有历史的纵深,我们不会发现祖先们引以为傲的一套社会运行方式其实是落后和低效的,现代化必须靠先进的制度才能实现。再次,是一种蜕变。作者形容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业社会就像走兽蜕化而为飞禽一样,并不容易。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巨型农村集团的朝代更迭,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工商业一直受到压抑,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法律、信用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的发展缺少现代化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是简单的改革无法实现的。

作者以三大帝国:汉朝、唐宋、明朝形成的基础、过程、功过得失为线条,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大历史。朝代的更迭中多有几分相似。贯穿中国专制王朝的根本特征是中央集权统治。这一制度的形成是地理、文化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作者概括了三点地理因素:首先是黄土,绵细的黄土使农业快速发展,也带来黄河泛滥的灾难,需要上游地区诞生统一管理的指挥机构治理黄河水道,避免以邻为壑。其次,亚热带季风气候使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形成了一条15英寸等降雨量线,这条线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联系在一起,为了生存,农民与牧民之间的矛盾使得战争频发,需要强大的政权来守卫。在农业文明的浸润下,与之相呼应的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的思想,成为维护中央集权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成为中国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文化特征。当然,这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障碍。

中央集权似乎是每一个朝代开国时要巩固和强化的制度保障。从刘邦到赵匡胤再到朱元璋都无一例外。然而,每一个朝代即将衰亡之际,都出现地方自治和军阀割据的现象,不是中央集权穷途末路,而是每一个朝代的制度缺乏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和调整的自觉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缺乏作者提到的一种组织,即社会的中间阶层来优化这种变革。所以,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流血,都是一种悲剧的奋斗以失败告终。

这里我想重点讨论王安石变法。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王安石试图通过金融管理国家,以一种现代化的信用体系支撑起国家的财政和税收以及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如青苗钱,政府在种禾苗季节贷款给农民,等秋收后农民还款并支付利息。均输法,各地转运使将应当送往开封的物品在当地出卖,买到京城不易到手的货品牟利。保甲法,采取民兵制度。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贴近我们现代的生活,让我们对一千年以前的王安石肃然起敬,在过去的一千年里,试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其范围和深度不曾在世界其它任何地方提起过。然而,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却与他同时代的人物远。金融的发展是要素配置的最高阶段,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服务于工商业的社会公共机构健全的基础之上。在农业为主导的中国,小自耕农处于弱势,没有法律的保障,制度形同虚设,农民成为最大受害者。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经过艰苦奋斗,将既有利益集团彻底铲除才建立起真正的商品经济。王安石的变法似乎超越了那个时代,他的改革引发的激烈的社会斗争,不是经济的变革,只是官僚之间的斗争。

文中,作者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每一时期中国的技术出现了进步,但都没有持续深入发展的原因。秦始皇的兵马俑,代表当时的工艺和整体的组织管理和资源动员能力,但是由于作品是属于集体的,个人缺少持续探索的动力。这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极大不同。宋代的四大发明使中国的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为何所有的发明没有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只有在商业的影响力显著超过农业时,这种技术的突破才可能出现。产业结构是技术进步的土壤。小自耕农长期的保守和传统的性格,缺乏创造性,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还在为物质生活担忧时没有精力探索更高标准的技术。还有就是农业一元社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没有发明技术解决人力成本的现实需要。在明朝,缙绅阶层成为社会的中间,是中国社会高层和低层联系的纽带,缙绅阶层包括文职官员和他们家庭中的成员,并包括监生贡生和捐资纳监的人。这些缙绅阶层与文官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全国中等地主和大地主,也是朝廷的权臣和乡村的地方领袖。这一优秀分子集团因着科举考试的成败不断更新流动。这一庞大群体的存在,固化了科举取士的人才选拔制度,使读书人一心想成为官僚阶层,因为这种裙带关系,官商勾结也成为商业发展的常态,有官员的保护,商人只是把用于研发新产品的费用投入到贿赂官员,这也是近代中国技术创新缺少动力的重要原因 总结中国的技术发展历程对现在中国的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显示意义。一定程度上,技术进步需要社会条件的具备和成熟才能实现。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比较合理的水平,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跻身世界中等收入水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为技术进步提供有力的需求动力。再次,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渐行渐远,特别是沿海省份的工人工资成本已经成为限制发展的桎梏,急需技术进步取代人工,在产业层面具备了寻觅节省人力的动机。为了促进技术进步的持续发展,激励制度的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保护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区分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让经济利益与科研成果挂钩等,都是激发科技研发人员创造动力的根本保障。最后,反腐败要进行到底。新产业新经济需要将企业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政府机构的腐败会弱化企业创新动力,降低社会经济效率,最终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海洋文明的代表国家西欧和美国是现代化的楷模,我们要认真研究他们的历史和经验,吸取商业文明的精华,让经济主体更加多元化,让现代法制建设更加深入人心,让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专业机构尽早建立,让中国经济搭上市场经济的快车勇往直前。然而,前进的道路充满荆棘。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积累和奋斗,勤奋的中国人已经创造了增长的奇迹,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与目标越来越近时也意味着挑战和困难更严峻。我们的追赶已经引起了西方先进国家的不安,技术封锁、贸易保护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

诚如作者所言,发展的轨迹总会受到理想的指引与原罪的牵绊,历史的螺旋前进轨迹似乎是命中注定。然而,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接受现代文明的彻底洗礼,我们才能真正将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兼容并蓄,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才能打通中国低层与高层的真空,让我们的制度更具活力和弹性,才能为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八篇 【篇一】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之际,偶然读得吴晓波著作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受益匪浅,不仅重温了中国经济发展史,感叹前人智慧,更搭建起我认知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框架体系。

该书梳理了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刘晏、王安石、朱元璋、李鸿章、宋子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陈云、邓小平、朱镕基等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探索和创新,在梳理过程中作者始终采用两种分析工具:一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作者认为历史上及中国现有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层、有产阶层四大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过程,其结果也是由这四大利益集团最终制胜方来主导。二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即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分别对应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作为中央集权的领导者,如何采取四大基本制度的思想、认知、执行等层面的统一与打磨,形成治理国家经济的方针政策,更加巩固中央集权的领导地位,这是一以贯之的考量。

改革涉及到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财政(税收)、货币和土地,好的改革要处理好这三个方面,从税收上来讲,明税容易反对,暗税则容易被接收。国家对上游资源、生活必需品、土地、货币的控制措施,历次改革都想出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总的来说各方在利益博弈中通常是政府胜出,最终又造成权贵经济,剥夺国家经济活力,并逐渐走向衰亡并转向重新分配的轮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中很多观点也可为当今中国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列举一二:
一、要改革,先要解放思想。齐国远离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中游,属地处偏远小国,但正是由于管仲最先突破观念,积极实施变革,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
同样的得益于民众及地方官员的思想开放,属地僻人穷之地的温州等浙江南部地区,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个体工商户执照,公布了第一个允许民众在县城摆摊的政策,创造性地拟定了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章程,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温州。

二、防止资本脱实向虚。中唐后期,民间工商资本的主要流向为:奢侈消费、交通权贵、购买土地、放高利贷、囤积钱币,五条出路均是进入消费市场、土地和高利贷领域,没有向产业资本转化,最终导致经济活力的衰竭。因此,若某一时期,出现奢侈品消费剧增、文物价格上涨以及土地房产购买热潮,并不代表经济的复苏,更可能是资本从实业溢出的恶兆。

总之,该书不仅史料丰富生动,并且有严谨的学术逻辑及分析框架,读来可以拓展思维,加深思想,实不失为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简明“中国经济史”。

【篇二】 xx年,民建北京市委理论委员会开展系列读书会活动。我利用春节期间休息,一气读完了钟瑛主任推荐的吴晓波老师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不由得心潮澎湃,感触良多。此书以时间为轴,在东西方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打破时间壁垒,重构历代变法全貌;
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以建设性的理性心态,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探研本国的历史轨迹及可能的前途;
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我们知道,对一个事物的把握,不仅要从感官上对事物的形态进行了解,还要了解事物所处的周边环境,更要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规律及所处历史阶段。同理,对经济的学习,不仅要横向,也要纵向,不仅要微观,更要宏观,不仅要重点,也要全面。

书中吴晓波老师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最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入历史的闭环逻辑的危险;
第二,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在看得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很可能是一次以自由市场化为取向,以维持“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这次变革的时间长度很可能超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长度。

作为一本经济类的书籍,《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没有华美的文字,只有对历史朴实的描述,引经据典,展示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变革的背景、思路、内容和成果,说明了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不是停滞而是探索和发展的,洞悉上下五千年来华夏国家当权者治理国家经济的方针,并通过历史改革事件分析,为当今中国改革提供借鉴。

自春秋战国时期200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不仅是简单的朝代更迭和轮回,对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努力调整和平衡国家中央政权、地方政府、有产阶级、无产阶级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刘晏、王安石、朱元璋、李鸿章、宋子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陈云、邓小平、朱镕基等人,都在历史中留下了经济革新的印记。

中国的朝代更替、集权与放权,表面是历史英雄人物个人的强弱促成的,实际深层的推动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历经诸侯割据兵荒马乱的时代,人民苦不堪言,流离失所,就慢慢盼望统一、集权、安定的强势国家出现,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个儒家模式管理的国家;
在长期等级森严、教条、迂腐的国度,人民慢慢就盼望自由无束的生活,于是国家就容易转换到道家的模式。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就不断在儒家和道家两种模式中转换,分分合合。经济管理其实也一样,集权利于国家应付内忧外患的紧张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
放权利于地方和商业,容易搞活商业,促进经济发展。任何一项改革都应是适应时代潮流和国家人民需要的,否则就会流产,甚至改朝换代。

通篇阅读后,不由得心潮澎湃,书里不断暗示读者所在国家的历史如此源远流长,文化如此璀璨,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又是何等的伟大,仿佛我们自身也跟着伟大起来。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的框架构造:
中国历朝历代的焦点集中于四大利益集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和四大模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控制模式、社会精英控制模式、宏观经济制度模度)。

中央集权在前工业文明时期的四大基本制度分别呈现为: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郡县制度保证帝国的运行,在政治上必须保证中央的人事任命权,避免地方割据的产生;
尊儒制度扼杀“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以实现全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大统一;
科举制度通过公平的考试制度,将社会精英吸纳到体制内为我所用;
国有专营制度在经济上实行重要资源的国营化垄断,以控制国计民生。

改革涉及到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财政(税收)、货币和土地,好的改革要处理好这三个方面,从税收上来讲,明税容易造成反对,暗税则容易被接受。国家对上游资源、生活必需品(盐铁)、货币、土地的控制措施,历次改革都想出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总的来说各方在利益博弈中通常是政府胜出,最终又造成权贵经济,剥夺国家经济活力,并逐渐走向衰亡并转向重新分配的轮回。

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
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
公元1978年,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革,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看《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更多的是看历史。就一国的治理与发展来说,政治制度是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固然重要,但通常还是要服务于政治的。任何经济改革方案都是一把双刃剑,都涉及到既得利益集团,改革就是改变利益分配模式,重新分蛋糕,就会有反对有支持,就会流血,就需要强权来镇压和稳定,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作为保障,经济改革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厘清经济变革的前因后果就不得不牵涉到政治环境的讲解,作者对此给出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和对历史的评价。

书中,作者看似不经意提及的那一句:“所有经济制度改革的基础是政治制度的变革”;
事实上,所有的章节都已经用数据明确指出,经济变革对政治制度变革的依赖度远远超出所有改革家的想象;
制定战略的过程,其实也是当事人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变革家倾其全力发挥无穷的想象,和土地博弈、与金融斗争以及向国有(民营)经济不断发起的挑战——终究挣不脱的是政治这块天花板;
很多严重问题的起源是在制定原则方向的时候就已经埋下错误的种子,而之后所有的执行都是可怕的错上加错,可知战略的重要性。新一届国家领导团体上台之后,“顶层设计”这个词语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如此直白地在向每一个受众大声呼喊:我就是方向!我就是愿景!!我就是战略!!! 政治的基础是文化,而“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在它的背后默然垂手而立的是冷峻的集权中央,而集权化的政治体制与自由化的经济变革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经过仪式化的推手在达到幸运而短暂的平衡之后,注定将持续陷入争夺利益的循环。印象最深的就是管仲在2000年前就能提出“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官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佣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是的,我们不得不折服于这段漫长又璀璨的历史,不得不尊重和膜拜那些给历史带来深远影响的祖先们。

【篇三】 偶然之间听说一本名为《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书籍,虽平时很少关心时政,了解经济;
但人活于世,总是需要知道一些前人历尽千辛万苦以及无数生命总结的道理,好以后按图索骥。

看完本书之后的最大的感悟就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社会顶层人的奇思妙想以及各种治国大道,对于百姓来说都是苦难,只是苦难深浅而已。按照本书总结的各种道理与经验,仿佛一切都是在循环往复。希望能通过本书发现特定的规律能从中受益,发现一切都是枉然,未来的不确定是无法预料的。但是还是有所收获,至少我总结不出来这些得失,也听闻了之前不曾听闻的轶事。

阅读本书还有一个感触就是之前按照学校学的历史,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是那样的片面;
按照书中的说法一切都是为统治以及稳定服务,这样的历史书不可信。何况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的确也不能从历史书中简短的评价去概况一个人。对一个人的评价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

感觉书中对王安石评价的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文字,分享给大家:
这个人才华横溢,诗文独步天下,是公认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读书很多,自诩读遍天下所有的书。他辩才无碍,讲起《周礼》,举朝无人比他更烂熟于心。他把司马光,苏东坡等人整得很惨,可是没有人敢说自己才华比他。他还是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很懂财经之道,当官不靠后台,科举出身,从县一级干起,当过知县、通判,一直干到中央。他对所有的行政关节非常熟悉,谁都骗不了他。

他不修边幅,不通人情。宋朝是士大夫之国,大家都穿得很体面,彬彬有礼,偏偏这个王安石不洗头,不剃须,每天身上很臭地来上朝,还整天死着一张脸,同僚都叫他“拗相公”。他不拉帮结派,独来独往,跟任何人都没关系。更要命的是,他不贪色、不爱财。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坏官必会犯这两条,可是王安石一条都不沾。他节俭清廉,视富贵如浮云,每次发官响,总是拎了一袋子钱回家,数也不数就上缴给妻子。他还终生不纳妾,在风流开放的宋代文人中绝无仅有。他当然不通敌、不卖国,是一个国家利益为上的爱国主义者。

这样一个道德高尚、百毒不侵的人,勤勤恳恳,日以继夜地把国家搞亡掉了,你怎么评价他? 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的确不好评价他。只希望能从他身上得到经验教训。

看完此书之后,还有一个感触自己之前看关于历史社科类的书太少了;
大多数是技术类书籍,这样的确有碍于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与理解,不能更好的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观点。

在以后需要多看书。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我叫梁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了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历来重视从历史中总结治国安邦的经验。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出版于xx年,恰与当前我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崛起后步入改革深水区的时代背景相应和,与其说是写经济,不如说是通过写经济来写社会和政权的变更。作者通过分析从管仲变法到改革开放2000多年来经济变革成败得失,让读者能够更宏观地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当前中国改革难题。

整本书,内容上从公元前七世纪的“管仲变法“,“四民分业“思想和盐铁专营政策开始写起;
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至上;
到“汉武帝变法“,独尊儒术以达到全民思想控制,围绕产业、流通和货币及财税等核心命题的体制改革;
到“王莽变法“,一个儒生皇帝的短命古典社会主义试验;
到唐宋,唐太宗以历史上最小政府造就最强帝国,开创“贞观之治“;宋太祖削藩,并一举化解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更是帝制时期最后一次整体改革,东西方文明至此分道扬镳;
再到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中国“男耕女织“封闭社会形态形成,科技和经济创新退化,从而掉入长达500年的“高水平停滞“时期;
再到晚清洋务运动,为什么晚清和日本明治维新几乎同时起步却造成完全不同的国运;
再之后是“两个民国“,一个极度自由的市场经济运动,一个是以“统制经济“为名义的集权变革,都以失败告终。1949年之后的二十多年,以消灭私人资本为目标的计划经济大实验以及一系列疯狂的政治运动,将中国拖入停止混乱的泥潭;
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又分为“放权让利“和“集权回归“连个阶段,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体制上的羁绊又让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前景晦暗不明。

作者在写这些经济变革史的时候,始终采取了自己的两个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一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作者认为历史上及中国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四大利益集团互相斗争、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二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作者认为2000多年来众多制度创新,主要都是围绕四大基本制度: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这四大制度分别对应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

通过利用这两个工具分析,作者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最近30多年的经济大崛起是两千年中国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
第二,中国经济存在的“国有经济独大“、“政府控制土地“、“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滞后“等“结构性缺陷“,与其说是不可容忍的“过错“,还不如说是一个“建设性结果“. 通过对这本书的粗浅阅读,我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从“统一文化“看经济制度改革。书中引用了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专家魏斐德的一句话“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作者认为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统一文化,中国人最害怕、最不愿意、最讨厌、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统一“是考察所有治理技术的边界。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作者认为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是以自由市场化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但在“统一“背后,默然垂手而立的是冷峻的集权中央,集权化的政治体制与自由化的经济变革存在着天然的矛盾。我国在历代的经济变革中,若要实现经济大繁荣,往往是让经济自由发展,让市场来作为经济的主心骨,同时又往往很容易出现地方强,中央弱的局势,这样就会出现 地方起义等等不利于“统一“的不和谐因素。所以,当前经济改革要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

2、从管仲和商鞅两大变法看“计划“与“市场“两只手。吴晓波将管仲称之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将商鞅称之为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管仲第一次通过价格、财政、税收整体配套改革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首创的“盐铁专营“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
齐国鼓励消费、重视商业,管住宏观、放活微观的经济治理模式是市场经济的雏形。而商鞅变法以农立国、推行郡县制和军爵制等改革措施,奠定了中国单一制国家和计划经济的基础。在吴晓波看来,中国历代经济政策均未脱离两千多年前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历史闭合循环。计划与市场这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曾经有着天然的界限,曾经被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差别之一。但是毋庸置疑,过度管制的计划经济导致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甚至在文革期间使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崩溃边缘,现在计划经济的残余影响仍在,政府这只“手“伸得过长也是当前部分人认为“国进民退“的主要原因。当前进入发展“新常态“,要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就必须激活民营经济,政府的过度干预只会造成民营经济举步维艰,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这种理念要更全面彻底地贯彻落实。

3、从“桑弘扬之问“看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我国处于经济的主导地位,但它的存在一直是饱受争议的。特别是当前一些国企垄断转行、傲慢自大、腐败滋生,使民众对于国有经济的看法日益趋于负面。一些激进人士甚至认为,我国应将所有的国有经济全部都私营化,使全民都参与到国有经济占有的顶层经济。但是,全部私营化能否解答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扬的三问呢?国有专营的支持者桑弘羊与众朝臣辩解时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得?地方割据的景象如何化解?因为若将其全部国企私营化,这必将“弱中央、强地方“,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而言,或许会突破“统一文化“的边界,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经济,我们应当考虑的并不是要怎么消灭,而是要怎么改革,怎样改革才能使国民受到的利益最大化。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其充分进入市场,让市场作为其导向或许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若要让市场在国企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则势必要在国企推行政、党、企分开。

总的来说,读完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思维得到了拓展,思想得到了加深。但是这本书也不是完书一本。

【篇五】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6年出版,直到前几天,去卓哥寝室闲逛才发现,借来一看,便停不下来,几天下来,便翻到了尾页,还在一些章节反复看了好几次。关于经济变革的历史书,这本书可算得上精彩,打算自己也买一本作典藏。

要想看懂当代中国变化趋势,考究兴替,以古鉴今,站在历史长河里,放大一点格局,自然会明白很多,很多当下政策制度的由来有根可循,关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史可鉴。因此,看完之后发现多处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遂又深深感觉到还是得多看点书才活的更加透彻。

有人说,现实就是历史不断的重演,在过往无边的时间里,无数人各异的活法中,不同事各样的发生中的某一种就可能是自己接下来要过着的生活,可能会面临的事,所以,历史绝对是厚重的。于经济变革而言,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数十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今,在新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多看远一点过去,多学习一下历史,才可能会觉得,未来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不能预见的,不是不能把握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对中国历史上数十次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对比,辩驳得失,其内容对当下对未来经济改革都不失为一部值得认真研读的学术著作。

如作者在跋中所写一样,以上评论,若有谬误之处,均由我承担。也同样引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诺德在《历史之源》中所说,历史并不是存在“单一的真相”,“因为没有任何事实和真相可以在意义、解释、判断的语境之外被说出”。我们所见的事实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七篇【与】《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八篇《合集》】 中国大历史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七篇【与】《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八篇《合集》】 中国大历史的读后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