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公证书 > 内容

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6 06:06:38     阅读:


  摘要:在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教育史”为例,就如何提升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一些策略性的思考。它包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意义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志向,采取分组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采取接驳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取团队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本科教学工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57-02
  
  2011年,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显然,本科课堂教学是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主阵地。本文以“中国教育史”课程为例,试就如何提升高校本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策略性的思考。
  一、意义教学的策略
  意义教学的策略在理论上来源于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以提出“意义学习”而享有盛名。他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1]这意味着,有效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一呈现教学信息的问题,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状态。在“中国教育史”教学中,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了意义教学的策略。
  (一)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激励其学习动机
  认知学习理论将“确立动机”作为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2]。在学习每门课程前,教师向学生详细说明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在“中国教育史”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学习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教育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学习它对于教育学专业角色的形成和教育学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必不可少;教育史本身是人类教育思维的一种历史沉淀,学习它对于启发心智,培养思维力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材料;教育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因而学习它为迈进国学的殿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其次,教师要使学生理解每个教学单元的学习意义。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之前,教师要特别向学生说明学习的意义。如在学习魏晋时期的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出它在教育史上“继汉开唐”的历史地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魏晋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儒学教育的改革、专科教育的兴起、地方官学制度的建立以及教育行政组织的渐趋独立,使它在教育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地留下这些观念,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教学过程充满了期待。
  (二)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认知水平即学生的认知结构,它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或理论等构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实施意义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了解学生。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留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绪反映。学生茫然、困惑的神情都表明他们的认知结构欠缺,尚不足以同化新的学习内容。另外,通过与学生的课外交谈也是了解他们是否具备能力接受新知识的好机会。
  (三)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水平
  《学记》有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有效教学绝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教师必须知道如何使他们的教学适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励学生的学习。”[3]“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尤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国教育史”是一门交叉性比较大的学科,文史哲都囊括于其中,尤其是古代教育思想史与古代哲学史的关联最为紧密。许多教育家本身就是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多有着浓厚的哲学基础。但处在大一阶段的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认知结构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浅出,尽可能利用学生熟悉的事实或命题与新知识建立联系。如在讲授北宋理学家人性论时要涉及到“理一分殊”这个命题,如果教师用佛教语言“月印万川”或现代哲学语言“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向学生解释,学生可能会感到特别抽象难懂,但当借用“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样每个学生都懂的格言说明时,学生顿时会很轻松地理解它的含义。
  二、分组教学的策略
  有效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志向,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它是在统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如果教师独自确定一个目标,不考虑学生本身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并以此评价他们,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利的。对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选择该专业学习的动机是不同的。有的是出于对专业本身的兴趣爱好,有的是报考其他专业未能如愿调剂而来,学习教育学实是“不得已”的选择。他们的学习基础也不同,有的在中学时期就打下了一定的文史哲基础,而有的学习基础则较弱。这种差异性为采取分组教学提供了可能。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课程内容庞大,理论性和思辨性都比较强。在教学中,教师不妨采用分组策略。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出一个基本的教学要求。这一要求不是高不可及,而是所有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在统一课堂教学外通过分组教学或个别教学实现分层目标。如可分为:研究组,该组学生对课程有特殊的研究乐趣;兴趣组,该组学生对课程有一定的兴趣,想学好这门课程,但只限于“知之”,没有太多的研究潜力;普通组,该组学生对课程兴趣较小,不想或不能学太多的知识,只求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分组不是绝对的,也不需要考虑实验研究那种严格的路径。分组以学生本人意愿为主,目的是“因其性之所近而成就之”,“小以成小,大以成大”,使教学充满个性。
  三、接驳教学的策略
  接驳本是连接的意思。这里的所谓接驳是指相关学科知识的接驳,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
  “中国教育史”的教学要特别注意与“外国教育史”的接驳。在教学中,根据接驳的方式不同,它可分为历史空间的接驳、历史时间的接驳以及具体问题的接驳。“历史时间的接驳,是指在教学中将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国教育史置于同一历史时期外国教育史的背景之下,比较二者的异同,以寻找中国教育史的特异之点。历史空间的接驳,就是注意国别教育史的教学接驳问题,如中国与西方教育史的接驳,中国同东亚文化圈教育史的接驳等。具体问题的接驳,是中国教育史的某一主题同外国教育史的相应主题进行接驳。”[4]这里以具体问题的接驳为例说明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教育与西方古代教育的差异时,会讲到教育的宗教性。这里需要将中西教育史知识接驳起来才能讲明白。中国古代教育从来都是政治的一部分。《礼记·王制》说:“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学记》也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古代政治是伦理化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民成俗”,教育同王权政治不可分。汉以后,佛道渐兴,三教并存。但在中国,宗教始终没有凌驾于王权之上。相反,王权却能根据政治的需要和自身的偏好灵活地处理三教之间的关系。宗教依附于王权,是王权的“佐治之具”。这决定了教育的世俗性,宗教教育也是世俗化的。在古代西方,自基督教产生以来,它就同世俗政权处于对立之中。结果,宗教超越了世俗,世俗政权只有得到宗教的承认才能获得合法性的存在,并最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这决定了教育要依从于宗教,教育具有宗教性。

《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