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公证书 > 内容

互动理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1 06:09:04     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在形式上与内容上都要进行相对应调整。社会互动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彼此沟通,形成各种社会互动。在当代大学生新的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和出现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理念也要进行调整。从社会互动理论出发给予新课改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互动理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87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患病的国王更幸福”,教育家洛克则强调“若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也许健康并不等于幸福,但是没有健康就一定难以幸福,而没有心理健康肯定不会幸福。这也是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并根据时代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要向着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目标前进。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深入和了解,社会不再是谈心理健康色变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在以前的基础上总体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也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非常大的特殊性,特别是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大学生们对于世界已经形成了自己之前特有的认知,有了自己之前学习生活经历的痕迹,有了先入为主的情况,这便使得该课程的实施难度增高,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1 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建国到现在已经改革过多次。上个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
  传统观念里,人们常常会觉得课程改革就是更换教材,这其实是很片面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要,新课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大“改变”。从长远来看,新一轮课改对传统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
  但课程改革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推倒重来”,这种做法也不合实际,重要的是找准方向和坚定信念。在改革过程中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个性化的原则,积极顺应时代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学生成为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多方面发展且多方面都扎实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堂教育教学的开展模式相对较为单一
  当前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课模式较为单一,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上来说比较固定化,这一因素在新课改过程中不能被忽略。随着社会上对于心理健康认识的深入,大多数人已经一改过去将心理健康妖魔化的做法,能够将心理健康摆在公正客观的位置上。高校课堂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引进多媒体设备,上课学生的视野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黑板板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音频、图像以及视频等素材,使得课堂的趣味性有多增加。
  但从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模式固化且缺乏新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气氛相对来说较为沉闷,不少授课教师的上课内容甚至跟上一学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上课时的互动,从数量和质量来说都差强人意。即便高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创设的环境较好,但是该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也使得心理健康课程缺乏能被以后课堂借鉴的成功模式以及可靠经验。
   2.2 挫折教育比重较大
  挫折教育,顾名思义是指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当代在校大学生从年龄阶段来看,90年代后期以及新世纪初期出生的同学所占比重最大,从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同学挫折教育所占比重较大。这跟家庭也有一定的关系,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引导学生时,认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传统观念里许多取得辉煌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继续前行的人,是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仍然不畏艰险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在这种传统观念的驱使下,任课教师在教学教育中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但是对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以及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却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这种以心理素质锻炼、抗压能力培养基础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械性。
   2.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等混为一谈
  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中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方面,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问题,如学生的世界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思想观念和政治倾向方面的问题都视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另一方面,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的范畴,认为仅仅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就可以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德育应逻辑地蕴藏着心理教育和引导,蕴含着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德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否则就不是一个完善的德育体系。

《互动理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互动理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