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悔过书 > 内容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 张玉森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4-08 03:05:11     阅读:

《基础会计学》教案 学时数:64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2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7 第三章 复式记账……………………………………………11 第四章 会计凭证与账簿……………………………………14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8 第六章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27 第七章 财产清查……………………………………………28 第八章 会计报表……………………………………………31 第九章 会计核算形式………………………………………35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38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 教学方法 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 重点难点 1、理解会计的目标 2、掌握会计的概念 四、 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六、 教学步骤 (一) 明确目标 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 (二)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 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一 七、板书设计 剩余产品的出现 会计 会计产生条件 产生 文字的产生 发展 中国:会计名词出现、账簿、四柱清册结账法、龙门账 会计的发展 西方:复式记账 会 计 职 能 (核算、监督)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 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 教学方法 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 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1、企业的资金运动 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四、 课时安排 2次课(4课时) 五、 教具学具准备 1、 资金运动图的挂图 2、 多媒体 六、 教学步骤 第一次课(2课时) (一) 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上次的内容 2、 提问 (1) 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 (2) 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3) 会计的概念 3、由会计的概念、职能导入本次课的内容——会计的对象 经济业务 4、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资金运动 交易和事项——会计法的表述 讲清楚三种表述的本质相同性和表达角度的不同性 5、通过企业资金运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

6、要求学生自己绘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图。

7、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图,并引出会计六要素。

8、从会计的方法论重点分析六要素是如何划分的,强调会计问题的两点论。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并由企业的会计对象引出企业会计的六要素。让学生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并要求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三 第二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具体项目。

(二)教学过程 1、展示企业资金循环图,指定学生解释图中所示资金运动情况。

2、提问 (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是什么? (2)思考企业会计对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异同 (3)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有哪六要素? 3、资产的概念、特点。

4、资产的分类和项目,讲清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含义及分类。

5、以图表示资产的分类和项目。说明资产是会计六要素的中心要素。

6、负债的概念和特点,剖析负债与资产的关系。要求学生理解资产与负债是同两个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得出的不同结论的论断 7、负债的分类和项目,讲清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概念和种类 8、以图示负债的分类和项目 9、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特点 10、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内容 11、收入的概念和特点,收入要么增加资产,要么减少负债,但必然增加所有者权益 12、收入的种类,请学生体会那些是主营业务,哪些是其他业务 13、费用的概念和特点,请学生结合收入特点总结费用的特点。

14、利润的概念和构成 15、总结六要素是如何以资产为中心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情况和结果的。

(三)总结扩展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是会计学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掌握并理解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学好基础会计的前提,要求学生必须下工夫理解和记忆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及内容。学生应思考为什么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称为静态要素,把收入、费用和利润称为动态要素。

(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三、四 七、 板书设计 会计职能 核算和监督 核算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又称经济业务或交易和事项) 供应 生产 销售 投入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商品资金 货币资金 借入 资金循环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财务状况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经营成果 流动资产: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 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产 固定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 其他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 流动负债 负债 长期负债 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直接记入“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 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记入“本年利润”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第三节 第四节 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准则的意义和我国已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掌握会计基本准则中所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作用;
掌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应用。会计核算的前提是会计学的公理,本次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述会计准则的意义,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则情况,重点介绍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关于会计的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例证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较深的会计公认原理 图示法,绘图表示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二、 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假设的含义及作用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难点:1、会计假设中的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理解和应用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可比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含义、应用。

三、 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会计核算方法关系图 五、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讲述了会计准则的意义,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则情况,重点介绍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关于会计的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加以使用,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介绍了实际工作中会计处理的一般程序,学生应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理解。

(二)教学过程 1、提问(1)什么是资产?资产分哪几类? (2)会计要素的静态要素是哪些? (3)会计要素的动态要素是哪些? 2、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说明会计领域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或在现有技术下难以把握的事项,需要我们对一些事项作出估计,即进行会计假设。

3、 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兴趣。

4、 分析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指出解决办法,向学生讲明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含义和所解决的疑难问题,以及对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大影响。

5、 会计工作必须进行规范,说明会计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6、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先让学生阅读理解会计质量信息要求的内容,然后结合经济生活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的实际,向学生讲授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含义及要求。

7、 讲授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关系 8、 联系实际工作,说明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一)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是会计学的公理,对以后会计课程的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学生必须认真掌握。建议学生查阅会计法规体系中,除会计准则外,还有哪些? (二)布置作业 第一章课后习题六 六、 板书设计 会计主体 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会计 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假设 会计分期 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货币计量 币值不变 可靠性 会计信息质量要 求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在设好的账户中 经济 编制报表 登记账簿 填制凭证 业务 发生 财产清查 利用复式记账法 账实 核对 成本计算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会计恒等式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论述了会计七种核算方法的第一种——设置账户,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种类,账户的设置、掌握会计恒等式的的内容,以及会计恒等式在会计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方法 归纳推理法,由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归纳推出会计恒等式。

例证法,由实例总结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二、 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2、会计科目的种类。

3、会计平衡式的恒等关系。

4、会计恒等式的应用。

难点:1、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与实际工作应用的结合。

2、会计恒等式恒等原因的理解。

3、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三、 课时安排 1次课(2课时) 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会计科目表 六、教学步骤 (一) 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种类,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会计恒等式的理论意义。这些内容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基础。

(二) 教学过程 1、提问上次课的内容 (1)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是什么?每个前提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2)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应用。

(3)谨慎性的典型应用。

2、带领学生复习第一章第二节会计对象的内容,因为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形成会计六要素,对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称会计科目,从而导入本次课的内容 基本分类 进一步分类 3、按照: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的逻辑关系,讲授会计科目的概念、意义 4、让学生体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学习把握国家为什么对总分类科目要通过会计制度实行统一的会计科目,来理解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5、讲授会计科目分类的内容和意义。

6、采用联想法回忆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和关系,推倒出会计恒等式。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 利润=收入-费用 7、利用多媒体的图示,学习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8、由会计等式和经济业务类型的分析,说明会计等式的重大理论意义。

(三) 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和种类,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及理论意义。学生课下应思考如何建账,假定学生被任命为某新建企业的会计负责人,他应如何按国家规定和本单位的业务实际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会计科目体系。

(四) 布置作业 习题集,第一章的单选、多选和判断 七、板书设计 1、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 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 损益类 成本类 权益类 负债类 资产 类 2、经济业务发生的基本类型 权 益 类 资 产 类 (1)同增 (3) (4) 有增 有增 有减 有减 权 益 类 资 产 类 (2)同减 第三节 会计账户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账户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会计账户的结构、使用和分类,掌握建账工作的方法和原则,学会如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管理的需要建账。

二、 教学方法 讲授推理法,由会计的对象——经济业务——会计六要素——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图示法,以图示直观的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

三、 重点难点 重点:1、账户的结构。

2、账户的种类。

3、不同种类下的账户的应用。

4、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的运用 难点:不同种类下的账户的应用。

四、 课时安排 二次课(4课时) 五、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手工账簿 六、 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如何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的账户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带领学生复习上次课从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的逻辑关系。

2、在复习的基础上,讲授会计科目的局限性,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的基本分类,还无法解决对会计要素进行记录和计量的要求,推倒出设置账户的必要性,导入本次课。

3、从会计科目的局限性讲起,阐述设置账户的意义。

4、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

5、由账户的基本结构引申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成本类”和“收入类损益类““费用类损益类”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用法。在讲课时,应注意举一反三,只需讲清楚资产类和负债类两类账户的用法,其他账户主要由学生自学。

6、讲授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的目的、用途。重点讲授“结算类”、“调整类”、“集合分配类”账户的使用方法。

第二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讲授不同账户的结构,要求学生熟练应用各类账户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资产账户的结构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3)账户按经济内容分哪几类 2、说明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只是账户的基本分类,账户还有按用途结构分类,导入本次课的内容。

3、说明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是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补充。

4、盘存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5、资本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6、结算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7、调整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8、其他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三)总结扩展 本节课重点讲授了账户的设置、分类和应用,详细学习了账户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类,及各类下的特点和使用,学习了设置账户这一会计处理的专门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会如何根据账户的设置,在账簿中建账。

(四)布置作业 第二章习题一、二,习题集中第二章习题 七、 板书设计 1、资产类账户基本结构 借 账户名称 贷 期初余额 *** *** 增加数*** 减少数*** ***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 2、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结构 借 账户名称 贷 期初余额 *** *** 减少数*** 增加数*** ***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 资产类 负债类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反映收入的损益账 损益类 反映费用的损益账 盘存类 账户分类 结算类 资本类 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 集合分配类 跨期摊提类 成本计算类 损益类 财务成果类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的原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会计史上两种不同的记账方法,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二、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比较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差别,得出复式记账的特点。

例证法,由实例解释借和贷的含义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复式记账的原理 2、复式记账的特点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 难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复式记账法,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出现是现代会计产生的标志,掌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和“贷”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1、完成课堂练习 2、提问 (1)盘存类账户的结构 (2)结算类账户的分类和结构 (3)调整类账户的分类和结构 3、账户只是解决了记账的位置,还没有解决记账的方法,本次课开始学习记账方法。

4、介绍单式记账方法。

5、讲授复式记账的方法及特征。

6、带领学生思考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区别及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7、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由来。

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三)总结扩展 复式记账法是现代会计的标志,借贷记账法是世界通行的记账方法,本次课重点学习了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借贷记账的概念、由来以及借和贷的含义。学生应查阅有关会计发展史,了解我国是否也产生过复式记账法,为什么我国的复式记账法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

(四)布置作业 第三章课后习题一、二 七、板书设计 单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 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 “借”表示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 在借贷记账法下 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 “贷”表示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学会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二、教学方法 演绎推理法,由借和贷的含义、账户的结构推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 例证法,以经济业务的实例练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和试算平衡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

3、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难点:1、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2、会计分录的编制,账务处理的举例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对应关系和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重点复习所学借和贷的含义。

2、复习上一章所学账户的基本结构,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导入本次课的学习。

3、复述“借”和“贷”的含义。

4、根据借和贷的含义及账户的基本结构,推理讲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 5、根据记账规律阐述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6、讲授试算平衡的原理及平衡方法。

7、进行业务举例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的内容非常重要,学习了世界通行的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学生课下必须认真复习和做练习,把这部分内容学深、学透。课下思考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有关业务处理。

(四)布置作业 第三章习题集中的习题 七、板书设计 借 资产账 贷 借 资产账 贷 (1) (3) (4) 借 负债(权益)贷 借 负债(权益)贷 (2) 第四章 会计凭证与账簿 第一节 会计凭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和分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的有关程序、手段等。

二、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带领学生参观模拟实验室,认识会计凭证及其传递和保管程序和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及内容。

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及内容。

难点:1、原始凭证的审核 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四、课时安排 二次课(4学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用支票、发票、收据、收料单每人1份;
教学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及凭证封面每人1份 第1次课(2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记账凭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程序及有关规定。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2、 结合第一章会计的七种方法,介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本次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的方法,导入本次课。

3、 从会计工作的始点说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在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4、 会计凭证的概念。

5、 会计凭证的作用。

6、 会计凭证的种类,展示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若干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有关凭证。

7、 学习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程序及方法。

第2次课(2学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记账凭证的编制依据和方法,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什么是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程序中的地位。

(2)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那几类? (3)原始凭证的填制依据? 2、由原始凭证只能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无法表明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方向的局限性说明编制记账凭证的必要性,导入本次课的内容——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的概念。

4、记账凭证的种类。

5、记账凭证的填制依据和填制方法。带领学生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由学生自己练习填制。

6、结合模拟实验室关于会计人员的岗位分工讲授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三)总结扩展 本节讲授了会计凭证的概念、种类、作用,学习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以及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学生在学习时要特别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课下练习人民币金额大写和小写的正确、规范写法,以确保原始凭证的正确填制。学生要查阅《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保管。到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验,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

(四)布置作业 第四章课后习题一 七、板书设计 原始凭证 会计凭证分类 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 外来凭证 按来源不同分 原始凭证 自制凭证 一次凭证 按填制方法分 累计凭证 汇总凭证 收款凭证 按用途不同分 付款凭证 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 按反映业务的 单项凭证 数量不同分 汇总凭证 第二节 会计账簿 一、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设置会计账簿,设置哪些账簿,掌握账簿设置,登记方法,理解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二、教学方法 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比较凭证与账簿的联系与区别,研讨账簿的作用,账簿的种类、介绍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实习来完成分类账、日记账的区别。

难点: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衡登记,需要老师进行详细讲解。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六、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研讨账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理解账簿的含义和设置原则。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会计凭证的作用、种类及填制要求。

2.研讨会计账簿的定义,理解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与其他会计核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研讨会计账簿的设置,明确账簿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4.研讨账簿的种类,明确各种账簿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各种不同账簿之间的联系。

(三)总结扩展 在本次课中,我们主要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逐步加深了对会计账簿的认识。课后思考: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设置哪些会计账簿。

(四)布置作业 思考习题第三题 第2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研讨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明确序时账簿及分类账簿的结构、格式、记账的依据和登记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会计账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研讨序时账簿,明确序时账的结构、栏式及登记方法。

3.研讨分类账簿 (1)掌握总分类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2)掌握明细分类账的种类、格式及登记方法 (3)研讨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理解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掌握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三)总结扩展 在本次课中,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通过图表的格式进行了分析,初步掌握了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第2次课 思考第四、五题 第3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登记账簿的规则,模拟练习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的登记。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有哪几种?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应注意哪几点? 2.讲授账簿启用的规则 (1)目标:保证会计账簿的合法性,明确记账责任 (2)账簿启用的规则 (3)账簿更换的规则 3.讲授账簿登记的规则 (1)目标:为了使账簿记录保持清晰、耐久便于长期查考使用。

(2)具体规则 4.讲授错账更正的方法 (1)划线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 (2)红字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 (3)补充登记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 5.了解错账的查找方法 6.学生自己动手根据已编制的记账凭单模拟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及有关日记账。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在学生掌握账簿启用规则和账簿登记规则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练习。

(四)布置作业 第三次课 思考第六题 书面完成练习题习题一 七、板书设计 普通日记账 序时账簿 特种日记账 总分类账 账簿按用途或记录的方式分 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 备查账簿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教学目的 明确工业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主要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并根据设定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二、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企业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指出在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研讨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进而掌握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资本金制度及资本金的账务处理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难点:资本公积,借款利息的账务处理是本节的难点,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介绍。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凭证 六、 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企业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在研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涉及实收资本。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并给予指导。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 指出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引出本节的内容。

3. 投入资本的核算 (1)进行投入资本核算涉及到的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 (2)实例说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一般账务处理方法 4.借入资金的核算 (1)借款按偿还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2)核算借入资金涉及到的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

(3)举例说明借入资金的一般账务处理方法。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主要研讨了企业筹集资金的来源渠道,筹集资金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涉及到的账户,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四)布置作业 思考一、二题 七、板书设计 筹集资金的核算 投入资本 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 借入资金 一、投入资本的核算 (一)总账账户设置 (二)核算举例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 (一) 总账账户设置 (二) 核算举例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教学目的 明确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学习正确计算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根据设定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二、教学方法 联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认识供应过程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指出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涉及的账户,解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以实例说明账务处理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应结合增值税条例,进行讲解。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凭证、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学习在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掌握供应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以及账务处理。

(二)教学过程 1.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2.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3.增值税的原理及计算 4. 涉及到的主要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

5. 实例说明账务处理方法 (1)钱货两清 (2)货到款未付 (3)款付货未到 (4)以预付款购货 (三)总结、扩展 本节主要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举例说明。学生根据材料物资采购业务,应能扩展到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周转材料的采购业务。

(四)布置作业 根据练习题1—14题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

七、板书设计 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设置的账户 供应过程的核算 核算举例 银行存款 材料采购 原材料 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教学目标 明确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根据给定例题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能运用“品种法”进行完工产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二、教学方法 指出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费用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核算生产费用的发生与归集,另一方面要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引出需设置的账户及账务处理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核算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三次课(6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产品制造成本汇总计算表 六、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把握产品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掌握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账务处理方法。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说明“应交税费”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

2、 学习第一部分,指出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的是直接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有的是间接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对这些费用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归集、分配,以便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

3、 介绍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

(1)明确“生产成本”账户与“制造费用”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累计折旧”账户的特殊性。

4、 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财务处理。

(1)举例说明材料费用的核算。指出材料费用按用途不同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原材料”账户贷方。

(2) 举例说明人工费用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根据企业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任务不同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借方,有关账户的贷方。

(3)举例说明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形成企业的生产费用。车间的固定资产均用于生产产品,但因无法直接确认每种产品负担的折旧数额,故应将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车间房屋维修费,因无法直接确认每种产品负担的数额,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与其他制造费用一起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5、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费用,老师引导讨论,进行小结。

(三)总结、扩展 在本次中,主要研讨三部分内容,对重点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经济业务处理的一般方法。

第2次课 (一) 明确目标 理解成本计算的含义,能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分配、核算。

2、 明确成本计算的意义和要求,只有理解了这部份内容,才能明白成本与费用的关系,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

3、 研讨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的内容和程序。

企业应根据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后,要进一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期以及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这四个部分,构成了成本计算方法的内容,也是区分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4、 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1)归集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直接归集记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汇集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然后,于期末汇总转入“生产成本”。

(2)间接费用的分配要计算费用分配率,因此,正确选择分配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费用额=费用分配率×该产品的分配标准 (3)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分配费用 当全部生产费用都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之后,就可以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了。如果期末没有在产品,则全部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有期末在产品,则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

5、 指导学生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 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是多栏式,即按成本项目在借方设专栏。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主要研讨了两大部分内容,对重点部分进行了分析讲解,使我们逐步了解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

(四)布置作业 第一次课:练习第四题 第二次课:练习第五题 七、板书设计 第一次课: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累计折旧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教学目的 明确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能正确核算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二、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销售过程核算的重要性,引出销售过程的主要业务及涉及到的账户,举例说明核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四、课时安排 二次课(4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凭证、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明确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2、让学生明白销售过程中的经济业务不仅是要取得销售收入,还要进行销售成本的结转、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结算、销售费用的支付等相关业务的核算。

9、 理解结转销售成本的意义及结转的依据。

10、 研讨销售过程中设置的主要账户。

(1)明确“生产成本”账户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2)“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哪些内容,为什么不包括增值税。

(3)“其他业务成本”账户的核算内容。

(4)其他有关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我们主要研讨了两部分内容,对重点账户进行了分析研究,加深了理解,学生应注意区分不同收入的区别。

第2节课 (一)明确目标 通过举例说明产品销售、销售费用和税金、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的账务处理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有关账户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说明“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

2、产品销售的核算。确认销售实现,对销售收入、增值税进行账务处理,然后进行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3、销售费用和税金的核算。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应有售货方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商品展览费、推销费、广告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常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企业营业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应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4、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的核算。企业销售材料、技术转让取得收入、出租固定资产及包装物的租金收入等应记入其他收入。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成本、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等记入其他业务成本。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主要研讨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使我们逐步掌握了销售过程的账务处理方法。

(四)布置作业 第一次课:思考第六题 第二次课:书面完成练习题十四、十五题。

二、 板书设计 第一次课:
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费用 (一)产品销售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收入 (二)其他业务收支 其他业务成本 第二次课: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银行存款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五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一、教学目的 明确利润形成与分配核算的主要内容,掌握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能对有关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二、教学方法 指出企业在一定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与其他活动取得的收益超过发生的费用的差为利润,如果收益不足以弥补费用则为亏损,为了对利润形成与分配进行账务处理,必须设置相关账户,然后介绍有关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及账务处理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润形成的计算和利润的账务处理。

难点: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是难点,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四、课时安排 (二次课)4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会计凭证。

让学生讨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收益,形成了哪些费用,老师进行指导、小结。

六、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明确利润形成的来源和分配的去向,了解营业外收支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说明销售过程核算设置主要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

2、明确利润形成的来源渠道,是利润形成核算的关键。

3、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部分,要学习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

4、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之后的余额。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是没有配比关系的收、支项目,在我国,是由财务制度加以规定的。要正确计算营业外收支净额,就必须掌握营业外收支的具体内容。

5、净利润是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的差额,这才真正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6、明确利润分配的去向。这是进行利润分配核算的关键。

7、明确利润分配的程序,这是合理分配利润的关键。

(三)总结和扩展 本次课主要研讨两部分内容,利润形成的计算是本次课的重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使我们逐渐明确利润形成的过程。

第2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的 掌握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确定各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及账务处理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说明利润是如何形成的?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步骤怎样? 2、研讨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并对“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所得税费用”账户重点介绍。

3、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举例 (1)企业收到的股利、利息、利润登记入“投资收益”账户的贷方,发生的投资损失记入借方。

(2)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接受捐赠收入、罚款净收入等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的贷方,有关账户的借方。

(3)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有关账户的贷方。

(4)月终将各收入类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

(5)月终将各费用类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

(6)年终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由“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

(7)年终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金及向股东分配股利,应记入“利润分配”账户各有关明细账的借方,记入“盈余公积”账户的贷方,向股东分配股利尚未实际支付,应记入“应付股利”账户贷方。

(8)年终,将“利润分配”账户反映利润分配去向的明细账户与“未分配利润”明细账对转冲销。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主要研讨了两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使我们逐步掌握了利润形成及分配的账务处理方法,学生课下思考所的税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不同会计处理。

(四)布置作业 第一次课:思考第七题 第二次课:书面完成练习题第35、36、37、38、39题 二、板书设计 第一次课: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第二次课: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本年利润 销售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 所得税费用 (2) (1) (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去向) (4) 应付利润 (5) 利润形成与分配核算程序简图 说明:
(1)结转收入 (2)结转费用 (3)年末,将全年实现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

(4)进行利润分配。

(5)年终,利润分配明细账对冲,计算出年终未分配利润。

划双横线收入和费用账户期末无余额,“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除“未分配利润”以外的明细账年末无余额。

第六章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 第一节 第二节 期末存货计价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 一、教学目的 期末账务处理工作,是会计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期末账项结转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成本费用的构成,便于更好的掌握经营成果确定的依据,为计算产品成本和利润总额奠定基础。在编制会计报表之前,还要做好对账与结账工作,正确理解期末的对账与结账。

二、教学方法 从存货的盘存制度入手,举例讲解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账户。联想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准确确定当期的收入与费用,用实例说明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会计账簿说明期末的对账与结账。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存货的期末计价与期末账项的结转 难点:期末账项的结转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学、学具准备 总账与明细账的实验账页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理解成本费用的构成,为计算产品成本和利润总额奠定基础。在编制会计报表之前,还要做好对账与结账工作,正确理解期末的对账与结账。

(二)教学过程 1、回忆上一章介绍的内容,引出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的内容 2、讲授存货的期末计价、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结账与对账 3、总结本次授课内容,提出本次课的重点,布置作业,预习下一次授课内容。

4、在教师讲述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后,根据案例让学生计算出发出与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利用教学工具让学生填制期初余额和本期发生额,按会计基本工作规范予以结账与对账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期末账项的调整原则和方法,明确了期末账项的调整是会计工作重要的和必须的工作。学生应探讨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及意义。

(四)、布置作业 见教材第213页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期末存货计价 永续盘存制 存货的盘存制度 实地盘点制 先进先出发 后进先出发 按实际成本计价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按计划成本计价 第二节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 一、期末账项调整 P205—207 二、期末账项结转 P207—208 账证核对(各种账簿的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的核对) 对账 账账核对(各种账簿之间有关指标的核对) 账实核对(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 二、结账 P210—213 第七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 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 一、教学目的 财产清查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正确的一种重要的会计核算专门方法。首先,明确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正确区分财产清查的种类,便于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其次,更好的掌握财产清查的程序,采用适当的清查方法,保证会计资料的账实相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二、教学方法 联想法:从会计对账开始,联想到账实相符,从而引申出财产清查的意义和方法。

实证法:以实际案例说明财产清查的重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的划分。

难点:货币资金与往来结算款项的清查。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学具工具准备 1、库存现金盘点表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必要性,引起财产清查结果不符的原因分析,掌握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回忆会计的核算方法入手,引出本章财产清查的内容 2、讲授财产清查的意义、作用、程序和方法 (1)介绍完此次课内容后,让学生根据案例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检查学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余额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表明是银企间存在的未达账项,其余额为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若不一致则表明存在着错账,按错账更正的方法予以更正。

(3)进一步强调财产清查的重要性 3、总结本次授课内容,提出本次课的重点与难点,便于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预习下一次授课内容。

4、在教师讲述财产清查方法后,根据案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未达账项,并让学生自己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明确调节后银行存款余额的真实含义。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重点讨论了财产清查的概念、分类。学习了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要求学生对比财产物资的两种盘存制度之间的差别,并思考在身边哪些单位应当采用永续盘存制,哪些单位可以采用实地盘点制。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 全面清查 按清查的对象和范围 局部清查 定期清查 按清查的时间 不定期清查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 实地盘点法 抽样盘存法 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 技术推算法 外调核对法 现金的清查 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未达账项的含义 银行存款的清查 未达账项的四情况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第三节 财产清查的核算 一、教学目的 会计最基本的问题是核算,核算的体现就是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制度所进行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了财产清查盘盈、盘亏业务,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正确处理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同学们掌握本次课的关键。

二、教学方法 在讲解“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结构的同时,勾勒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通过案例教学法让会计处理落到实处。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结构是本次课的重点,关键在于财产损溢发生前处理后该账户的借贷方向。盘盈、盘亏财产物资批准后的对应账户的确定是财产清查的核算的重点。

难点: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账户对应关系图 六、教学步骤 (一) 明确教学目标 掌握企业发生财产清查盘盈、盘亏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正确处理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同学们掌握本次课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 1、回忆上次授课的内容,提问财产清查的概念,自然引入本次课的话题-----财产清查的核算。

2、讲授财产清查的核算 (1)、先介绍“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结构 (2)、利用实例证明该账户的运用以及讲解思考题 (3)、课堂练习财产清查中发生盈亏、毁损业务 3、归纳本章的授课内容,再进一步强调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4、在教师讲解“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结构后,首先让学生领会该账户借贷方的内容,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其次通过案例教学,找出在财产清查核算中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真正理解对应账户所体现出的经济业务。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布置作业 见教材第234页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待处理财产损溢 (1)财产物资的盘亏数(1)财产物资的盘盈数 (2)盘盈财产的转销数(2)盘盈、毁损的转销数 (三)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1、 存货盘盈业务 (1)发现存货盘盈时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计量差错或核算上误差存货的盘盈) 2、固定资产盘盈业务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财产物资盘亏业务 (1)发现财产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批准处理时 借:管理费用(定额内的自然损耗、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存货的短缺或毁损) 借: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固定资产的盘亏) 借:其他应收款(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应收的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第八章 会计报表 第一节 第二节 会计报表概述 资产负债表 一、教学目的 在会计记好账、算好账的基础上,为了及时有效地提供会计信息给信息使用者,就需要编制会计报表,进一步解释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在正确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作用的前提下,掌握会计报表的四个要求,为高质量会计报表服务。分清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异同,尤其是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二、教学方法 演绎法:从会计的六字“记账、算账和报账”中,突出报账而引出会计报表这一章。

证实法:以会计报表的概述为其理论前提,以实际的报表来体现其格式和内容,以实例来讲解报表项目金额的由来,增强其操作能力。

三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与种类是本次课的重点 难点: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列方法是本次课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会计报表种类的挂图 2、资产负债表 六、教学步骤 (一) 明确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作用,掌握会计报表编制的四个要求,分清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异同,学习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二)教学过程 1、提问财产清查的内容,回忆财产清查的意义,其目的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账实相符,对账是为编制会计报表服务的,从而会计核算的最后一步就是———编制会计报表。

2、介绍会计报表的理论内容,从反映财务状况的三要素,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内容,用例证说明其勾稽关系。

3、归纳总结本次授课内容,提出本次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要求预习下一次的授课内容。

4、先将三张会计报表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对比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提问同学回答会计报表的格式、内容及涉及的项目填制数,从而领会数字间的勾稽关系,通过举例按照会计报表的填制方法,让同学亲自来填列,以增加其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总结与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会计报表的意义、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

在学习了资产负债表后,学生应思考资产负债表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加以利用,资产负债的有关项目与有关账户之间的关系怎样? (四)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一 七 、板书设计 会计报表编制要求 数字真实 计算准确 内容完整 编报及时 会计报表的种类 财务状况报表 按经济内容 财务成果报表 费用成本报表 静态报表 会计报表 按资金运动形态 动态报表 月度报表 按编报时间 季度报表 中期报告 半年度报表 年度报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资产负债表(账户式) 资产负债表(报告式) 单位:元 单位:元 资产 负债 资产 流动资产 420000 流动负债 200000 流动资产 420000 长期股权投资 30000 长期负债 150000 长期股权投资 30000 固定资产 500000 股东权益 固定资产 500000 无形资产 50000 股本 530000 无形资产 50000 盈余公积 80000 资产总额 1000000 资本公积 负债 未分配利润 40000 流动负债 200000 资产总额 1000000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额1000000 长期负债 150000 股东权益 股本 530000 资本公积 80000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40000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额 1000000 第二 节 第三 节 第四 节 资产负债表 利 润 表 会计报表的报送与审核 一、教学目的 本次课主要突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通过课堂的讲解与练习,真正弄清楚会计报表的各项目数据的由来,从而达到掌握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为了提高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还要熟悉会计报表的报送部门与审核结果的处理。

二、教学方法 实证法:对于会计报表的编制,应在掌握其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实例教学说明各项目金额的构成,讲解出报表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润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是本次课的重点 难点: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数字的由来是本次课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利润表 2、报表报送对象挂图 六、教学步骤 (一) 明确教学目的 本次课学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弄清楚会计报表的项目数额的由来,熟悉会计报表的报送部门与审核结果的处理。

(二)教学过程 1、回忆上次课的授课内容,提问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格式,引出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2、资产负债表具体项目的填制,以例验证。

3、讲解利润表结构、内容和具体项目的填制,引用实例加以证实。

4、简述会计报表的报送与审核 5、小结本次授课内容,提出重点与难点并布置作业 6、先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突出九大项目金额的填制,给同学提供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让同学们按照课堂讲解的编制方法,动手计算填制该报表有关项目的金额,与同学填制的金额相核对,一起找出填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这样会加深同学对报表填制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便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布置作业 见教材第255页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编制前要保证账实相符 编制阶段 编制中认真计算填金额 编制后认真审核并签章 直接填列法(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等) 填列方法 计算调整填列法(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相关项目计算填列法(长期借款等) 利 润 表 编报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上年累计 本年累计 一、营业收入 1 3000000 3600000 减:营业成本 2 2195000 265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3 150000 180000 销售费用 12 100000 120000 管理费用 13 200000 250000 财务费用 14 50000 60000 加:投资净收益 二、营业利润 18 305000 340000 加:营业外收入 23 25000 36500 减:营业外支出 25 30000 45000 三、利润总额 27 300000 331500 减:所得税费用 28 99000 109395 四、净利润 30 201000 222105 五、每股收益 31 第九章 会计核算形式 第一节 第二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记账凭证核算 一、教学目的 为了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把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核算组织程序,这就是会计核算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会计核算形式是对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综合运用。在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的基础上,把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下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方法 在理解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核算举例来讲解从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操作过程,提高同学们对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认知。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难点: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的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是本次课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图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下会计凭证、账簿组织和报表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回忆上一章的授课内容,从而提出账务处理程序与方法 会计核算形式 2、讲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3、从实例入手,讲解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实际运用 4、总结本次课的授课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 5、在讲解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同学先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的期初余额,根据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填制记账凭证,在审核无误的基础上,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并在此基础上审核无误、对账后,编制会计报表。

(三)总结与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和工作程序。

学生应与认识实习相结合,调查几个单位,判断每个单位采用哪中核算程序为主,并注意是否存在不同核算程序的相互结合。

(四)作业布置 布置完成习题一 七、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会计核算形式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明细分类账 收款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凭证 记 账 凭 证 会计报表 总分类账 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 (2) (1) (5) (4) (6) (5) (3) 说明:图中 表示记账程序, 表示核对 第三节 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一、教学目的 不同的企业由于规模、业务量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这就要求更应该对其程序与实际应用加以掌握,做到融会贯通。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程序和核算举例也应熟练把握,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核算的不同需求。

二、教学方法 在理解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核算举例来讲解从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操作过程,提高同学们对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认知。

三、重点与难点 1、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2、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的数字之间在两种方式下的勾稽关系是本次课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图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应该对其程序与实际应用加以掌握,做到融会贯通。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常用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二)教学过程 1、回忆上次课的授课内容,从而提出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与方法 2、讲解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与方法的理论内容 3、从实例入手,讲解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实际运用 4、总结本次课的授课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布置作业 5、在讲解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同学先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的期初余额,根据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举例让学生填制记账凭证,在审核无误的基础上,登记日记账、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账,并在此基础上审核无误、对账后,编制会计报表。

(三)总结与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各种核算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和优优缺点。学生应注意各种核算程序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结合不同单位的业务特点选择不同的核算程序。

(四)布置作业 见教材第293页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2)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收 付 转 款 款 账 凭 凭 凭 证 证 证 记 账 凭 证 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 (1) (6) 会计报表 总分类账 科目汇总表 (4) (5) (7) 明细分类账 (3) 说明:图中 表示记账程序, 表示核对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教学目的 正确组织会计工作,是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搞好会计管理的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工作组织的理论内容,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教学方法 按照教材的体系,以理论讲授为主,利用社会中的实际案例,从而达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之目的。

三、重点与难点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岗位的违纪案例、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工作组织的理论内容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二)教学过程 1、回忆上一章的授课内容,提出加强会计工作组织的重要性 2、讲解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人员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理论问题。

3、总结本次课的授课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 4、在讲解会计工作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同学收看会计岗位的违纪案例的录像,以体现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三)总结与扩展 学生注意区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七、板书设计 基本准则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会计法 具体准则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 张玉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 张玉森.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