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求职信 > 内容

论职业教育优质和谐发展的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08:58     阅读:


  [摘要]十七大确立的奋斗目标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和谐优质发展的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充分实现教育的关怀伦理,关注学习者内在精神状态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校际关系的和谐。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均衡、当下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均衡、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均衡。提升特殊职业教育的质量还有利于把我国几千万残疾人培养成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职业教育 和谐 优质 特殊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侯晶晶(1975- ),女,安徽马鞍山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7)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未成年残疾人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研究”(项目编号:07SHB014)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学校生活中的关怀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EEA050199)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3-0008-03
  
   得益于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强力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近五年取得了显著发展。在此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周济部长在讨论“十七大”报告时指出,教育战线需要抓好五个着力点,其中第一、三两项关涉职业教育。笔者认为,十七大确立的一系列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和谐优质发展的新要求。
  
  一、促进职业教育更加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强调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子系统内部和各系统之间达到和谐状态。为此,教育和职业教育也需要和谐发展,即摒弃无谓的冲突、内耗、壁垒,通过充分实现教育关怀,达到力量和合、功能优化的状态。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至少依托于三方面的和谐:学习者内在精神状态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校际关系的和谐。
  1.学习者内在精神状态的和谐。人,是构成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学习者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而学习者内在精神状态的和谐是其充分发展的先决条件。内在动力是发展的首因,职校学生的发展亦是如此。在角色转换时期,由于固有行为模式对现实的指导力减弱,在积极、稳定的新行为图式形成之前,人的自我意识和精神状态容易失衡。囿于社会上残存的学术与职业的二元对立观以及重普轻职的偏见,相当一部分职校学生在转型初期比较排斥自己的身份,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这种失谐精神状态的实质是过度泛化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放弃,它严重阻碍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充分激发。厘清观念、去除误识,有益于学习者建构和谐的精神状态,成为学习的积极主体。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成才观,切勿将成功成才等同于考上名牌大学。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过22%,若执此单维度成功标准衡量成败,则每四个青少年中只有不到一人是“成功”的。职校学生不要忽略这样的事实,许多大学惊现过学生自杀和校园暴力事件,还有些大学生缺乏自律能力、陷入网瘾、不能胜任学业而退学。所以,成功不可能有一个一元的、一劳永逸的标准,成功具有多向性、不同步性、异质性等特点。每个人都有长短强弱,学习者需要根据自身多元智能的具体情况,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其次,要树立现代职业观。脑体二分的传统职业观在现代社会日渐失去存在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人人相互交换服务、交换劳动的经济体制,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各个行业的劳动者都同样有权利享受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发展成果。新型职业观已清晰地呈现在“十七大”报告中:经济发展方式要“重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重视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次,学生内在的精神和谐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从2007年秋季起,人年均1000~1500元的助学金将覆盖90%的中职生。这笔款项主要用做学生的生活费津贴,将使贫困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不过,对于许多年纯收入不足两千元的家庭而言,职校的学费仍意味着必须举债上学。所以,职校需要认真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措施,“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建立学费贷款绿色通道进职校,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平等接受教育”。①
  2.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是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另一基石。以人为本、相互尊重、教学相长,是师生共建和谐关系的首要条件。师生之间的和谐并非基于制度身份的表面尊重,而是基于目标一致、共同进取的积极交流互动。为了建设学会学习、主动钻研的校园氛围,职校教师应该率先垂范,不断在职成长,以身作则地带动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教育部已制定了“十一五”教师培训计划:“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由中央和省两级组织实施,其中中央财政安排3.3亿元,重点支持3万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各省组织12万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②这将为教师的在职成长、继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教师的正面榜样作用是学生观察学习的最好范本,是师生关系的融合剂、学生成长的推进器。唯其如此,国内外许多学者才把教师的榜样作用视为教育关怀和有效教育的首要机制。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校外辅导员,笔者对此有亲身体验。该校许多学生本自视为“垃圾”,学风涣散,经常迟到早退、挑衅教师。笔者在面对该校全体学生的讲座中,以小学毕业带病自学十年最终考上博士留校任教的亲身个案,说明了因误诊致残辍学的“给定身份”与高校教师的“获致身份”之差异,以教育学、社会学学理以及无可辩驳的事实阐明:每个青年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青年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正不断优化,只要珍惜机遇、发挥优势、充分努力,必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生命意义。人的生命过程是给定与建构的统一。许多学生在聆听和互动时流露出沉思的神情。任课教师们欣喜地发现,从讲座次日起的数月以来,全校学生几乎无一例外按时出操、认真上课,“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这个案例使该校教师体验到师生心灵相谐、共同奋进的教育力量,并更加自觉地以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寻求建立具有教育意义的和谐师生关系。
   3.校际关系的和谐。校际和谐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机会平等、各得其所,相互之间能否打破壁垒,实现力量和合。21世纪以来,我国下决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明显提高了职校师生的社会认同度和幸福指数。目前,教育财政一方面关注学生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开始重视加强职校教师培训,财政倾斜将有益于打造并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此外,为了赋予中职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除了加大高职在高等学校中的比重,还需要适当改革高考的计分权重和录取标准,拓宽职业中学与普通高校的衔接通道,扩大普通高校对中职生的录取比例。在输出端,还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类型和创新水平,大致规定其雇佣职校毕业生的比例。从劳动法规的高度禁止聘用的身份歧视,保障职校毕业生拥有学以致用的舞台,成为推动新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职业教育。全国第二次残疾人基本情况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几千万残疾人是成为社会的负担还是社会的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职业教育的规模、空间和质量。如果残疾人能充分发挥潜能,便可为社会和家庭节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优质均衡的职业教育是能让人与社会长期受益的积极投资,也是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团结稳定的根本良策之一。为了开创特殊职业教育的新境界,不仅亟待培养更多具备全纳教育能力的职教师资,同时需要加大相关的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构建更具和谐关怀的校园氛围和校际关系。

《论职业教育优质和谐发展的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职业教育优质和谐发展的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