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求职信 > 内容

浅论高等教育核心任务指引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7:17     阅读:


  摘要: 社会转型时期多因素的介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已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任务。在配套措施不可能一步到位的现实情况下,学生工作创新是高等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应当以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全力推进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高等教育核心任务高校学生工作
  
  一、社会转型时期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这种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必然难以避免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很多大学生受社会浮躁风气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局意识和道德观念有所淡化,勤奋好学和集体主义精神有所弱化,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教育主体的“90后”大学生成长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他们大都有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一面,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有个人主义的一面;有部分大学生人生追求庸俗化,心智未成熟,既有少年老成的一面,又有少不更事的一面;部分大学生中间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甚至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也紧跟时尚,但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仍然是家庭,又加上我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体现在大学生身上,甚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富裕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两极化现象也随之凸显。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甚至基础教育的某些缺失和遗留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高等教育上。这些新情况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给高等学校办学带来巨大压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很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远超过教育部所规定的1:200的比例。在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稳定压倒一切”的考评机制下,即使没有超过规定比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往往被名目繁多的事务性工作缠身,通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有的甚至陷入被动“保平安”、只求“不出事”的怪圈,大多数辅导员经常抱怨自己成了学生的“保姆”,真正花在“辅导”的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被挤压。加上大多数辅导员本身比较年轻,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缺乏相应的辅导员工作业务知识和技能,很难系统开展诸如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思想政治引导、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三项工作才是辅导员工作的真正职责之所在。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二、重新认识学生工作创新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学生工作创新是践行育人为本理念的便捷突破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反复强调“育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大学要有大师、大楼和大德。但是,曾几何时,我们的大学却遗忘了这一个常识,那就是大学首先必须有大学生,否则所谓的“大师、大楼和大德”都无所依托。对大学生的培养是大学全部工作的核心,无论是科研创新还是社会服务都要以育人为中心。但是,在高校“去行政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前提下,要求科研工作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在短期内转变观念并统一行动起来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思想统一、经费保障、后顾之忧的解决和评价机制的改革等相关配套条件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教育者,他们对于高校行政化的弊病感受最深,而且通过高校基层党组织对辅导员进行组织动员最为方便快捷,将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践行育人为本理念、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便捷突破口。
  (二)学生工作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环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要实现“规模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当务之急是,深刻认识新时期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做好学生工作的共同认识。创新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履行大学职能、实现大学使命的迫切需要。高校应当强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感,以对民族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大爱之心,教育引导学生,呵护帮助学生、尊重服务学生。要改变大学生容易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专业学习积极性降低的现实,须首先帮助学生理性地看待社会,积极地对待竞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合作共事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大学毕业生。学生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已经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学生工作创新是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环节。
  (三)学生工作创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着力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明确教育培养人的方向、目标、内容和方法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形势下,首先要解决好培养方向和目标问题。应当把大学生的成人、成长和成才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提升办学能力的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次是解决好培养内容和方法的问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坚持把高校育人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上。针对这些新要求创新学生工作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着力点。
  三、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力推进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和创新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之中。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围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感。注重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激励机制和传帮带机制,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并让优秀的学生带领更多的同学走向优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对大学生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坚持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始终以阳光心态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学业压力。要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参与度高的文体活动。要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不要局限于“小我”之中自怨自艾,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寻找自身价值。还要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强化分类指导,分性别、分年级、分专业地指导,增强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在明确定位以后有意識地锻炼提高自己的才能。
  三是学生管理者必须由单纯地重教育和管理,转变为服务、教育和管理三者并重。既要强化服务意识,又不能忘记教育的职责。要做到耐心教育、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有机统一。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进学生公寓,使学生公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平台。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要强化指导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分;大学生公寓要尽量分学院安排,以有利于社区管理,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以“专家型”辅导员队伍提升学生工作水平,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是着力打造“专家型”的学生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进行引导、指导和辅导的功能。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辅导员能做好思想政治引导、学业和职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的前提应当是把自身实力的不断提高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及奉献精神。“辅导员职业化”近年来在教育界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成为一种趋势,高校应当在辅导员聘用、考核、晋升、流动方面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激励措施吸引更多高层次、高质量、多学科的人员加入辅导员队伍,实现人员配备的最优化。辅导员要向“专家型”人才发展,学生工作队伍要兼具学科专业技能和学生工作技能,在学生专业学习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提升对学生的服务能力。从大学决策者的角度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在辅导员的待遇和工作保障方面给予优待,通过多种形式改变其边缘化的尴尬境况。
  二是着力打造以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差就是社会抱怨最多的问题。从学生工作的角度看,注重学生专业实务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推广实践教学非常有必要,它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目前高校的实习实训对于专业实务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之所以效果欠佳,其主要原因在于实习实训走形式,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无法保证,实习实训课题和项目有限,实务部门热情不高,大学缺乏与实务部门的有效对接机制。这些难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观,与其等待,不如先将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学生工作队伍要改变将“第二课堂”局限于“吹拉弹唱”的观念,重点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实务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每一个学生搭建相应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并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放大,从而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乐观自信地成长成才。
  
  本文系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人为本”的高校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1YB14)的阶段性成果。

《浅论高等教育核心任务指引下的高校学生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论高等教育核心任务指引下的高校学生工作.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