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求职信 > 内容

浅议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7 06:30:48     阅读:


  摘要:目前由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导和控制的全球化趋势,必然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渗透和扩散,对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构成现实的冲击。充分估计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的消极影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人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在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K8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4)06-0070-01
  
  当代经济全球化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20世纪90年代形成高潮的国际资本大循环、生产社会化和分工向全球范围扩展,及其对世界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全面渗透。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因素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动力是跨国资本,技术特征是信息化,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产生了难以回避的影响和冲击。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发挥后发效应,进而赶超资本主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社会主义中国的日益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将有利于进一步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但就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和财政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其归根结底是与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这种客观现实、主观战略以及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发展进程,必然对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占主导优势的现实,动摇了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更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凭借在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和投资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大举进入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不断扩大经济势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相反,在全球化进程中,绝大多数曾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转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仅存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技术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只能是全球化的参与者,还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处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难以相比的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从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管理等方面显示出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落差,就使得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的情绪有了可滋生和蔓延的土壤,使得一部分人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二)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演变,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认同。这一战略在今天全球化条件下不仅未变,反而有了更好的借口、更为多样和隐蔽的形式。经济全球化所挟带的无处不在的资本主义印迹,影响和侵蚀着人们的头脑,降低和破坏着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重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和信仰。
  (三)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影响了人们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之路,以与世界经济接轨。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逐渐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在改革开放中提出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这是参与全球化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两种经济体制的差异又决定了转轨过程是极为艰巨复杂的。另外,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盲目性、自发性和趋利性等弱点,又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人们长期以来所恪守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
  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启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功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理性思维。长期以来,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还多停留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平面表述上,却忽略了从理论根基上对人们进行理性引导。结果在全球化以西方为中心的条件下,人们仅凭感性的直观认识,难免被某些非本质的现象甚至假象所迷惑,难以抵制各种非马克思、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深层依据和认识论基础。它不仅是开启人们理性认识世界和社会未来走向的钥匙,而且为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这点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激发功能。因此,在全球化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解除人们在思想上的困惑和信仰上的危机,要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认同,成为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信念,就必须拿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武器,配合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激发人们科学认识人类世界和社会未来走向的理性思维。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必然性和现实性,认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所在。帮助人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用矛盾运动的观点、以具体的历史的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学会透过全球化社会现象看本质,增强对非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的识别和抵御能力。通过科学系统的哲学教育把人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思想理论基础打牢。
  (二)改进理论灌输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教育的科学性和吸引力。从客观上讲,这些年有关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一直在抓,但成效欠佳。在全球化多变力量的冲击下,不少人对社会主义的实质和前景产生种种误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教育始终未摆脱教条主义的影响,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内容上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和现代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形象和感召力。因此,要消除理想信念危机,理论教育在坚持的同时,必须加以改进。就教育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必须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是一项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任务,从教育形式上看,则要针对西方利用各种传媒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与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坚持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重视结合各种现代传媒渠道、方法特别是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扩大对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增强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争夺力和凝聚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解释有关社会主义疑问的工作。全球化中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对此未能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对人们在思想上碰到的一些困难和疑虑作出合理的阐释。教育与现实的脱节,无疑加大了现实与人民心目中社会主义完美形象的反差,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期望的失落。面对当前社会主义的艰难转型与全球化资本主义处于强势现实之间矛盾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对当前亟需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突出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坚信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完善必然会凸显其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四)重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重树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形象认同。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者的团体,是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载体,是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责任承担者。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关键在于党,在于党员干部形成示范带动作用。首先教育全党同志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素养,不为权力、美色、金钱所利诱,坚持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一般群众。这是党和政府取信于民、社会主义争得人心的关键所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彻底解除理想信念上出现的危机,不仅是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及其整体发展状况的事情。因此,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特别是抓住全球化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文化发展,争取全球化中的更大发言权,创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
  

《浅议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议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