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自荐信 > 内容

古文自荐信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7-16 15:58:42     阅读:

 古文自荐信 

 第一篇:古文自荐信

  古有姜尚直钩钓文王,亦有玄德三顾拜孔明,姜尚、孔明者,当世奇才也,是为人中龙凤,然非遇明主不能崭露头角。故后世昌黎先生作《马说》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虽言不同,意如斯。及至当下,其理亦然。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遇。惟明主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方成大事。

  吾虽一介书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驹,才能不及贤人远矣。然出身书香门第,求学于碚城,寒窗四载,略有所得。此往日心迹,安敢不尽言哉?

  吾自幼好诗文,长于写作,入学之后,蒙恩师错爱,所学日渐精进,偶有拙文见诸报端实属幸焉。又逢前辈提携,于各学院结识贤者无数,或论辩、或吟诵、或讲演,含英咀华受益匪浅!时至今日,吾已习得语文教学之法且深谙吟诵、讲演、论辩之道。承蒙各方抬爱,业有虚名流传,更兼师友赞吾以能,故吾妄以毛遂自喻,冒昧自荐。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但求师尊侧目,以偿夙愿!

  第二篇:经典古文

  经典之美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渊陶渊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侯列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请帮助宣传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班固《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

  第三篇:浅谈古文翻译

  浅谈古文翻译

  《语文高考考纲》在文言翻译中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近年来的考查重点在翻译上,其中主要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把握。而这种理解和把握恰恰就是翻译中的采分点。

  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忠实于原文,“达”就是要作到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雅”就是翻译的文字语句生动、优美。这三个要求中“信”是最基本的。

  一、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高考对文言语句翻译的要求是“直译”,所谓直译,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如去年全国试卷要求翻译的句子中有一句为:“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这不就是说的李将军吗?或者这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啊!)很多考生没有译出表示推测、估计语气的“其”字,句式与原文不符。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考虑到阅卷的因素,文言翻译的内容不宜过长,而且应以直译为主,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高考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1、留:指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以及古代的朝代名、年号、地名、人名、职称、器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皆可保留;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2、替: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就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字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例】 (1)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2)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3)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二)词类活用。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馆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古文自荐信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古文自荐信 .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