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感谢信 > 内容

【在职业学院教代会上作的学校工作报告】 职代会工作报告范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6-07 12:13:52     阅读:

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过去三年工作,并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请参会同志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三年,是我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三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及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先后以“··年”“··年”“··年”为工作主题,以党建统领全局,带动工作,突出内涵建设,积极改革创新,全校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有效提振,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坚持党建带动,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三年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举旗定向,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不断完善。

(二)固本培元,党的思想建设成效显著。紧紧扭住思想教育这条主线,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做到了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管理,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凝心聚力,党的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特色党支部建设,三年来共评选表彰了五好基层党组织··个,优秀共产党员··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人,党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年学校党委被省委高工委、教育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选好配强,干部队伍更加优化。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强化培养培训,三年来选拔任用副处级干部··名,正科级干部··名,副科级干部··名;
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学校建设发展凝聚干部力量,夯实组织基础。

(五)标本兼治,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坚持法治联动,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 (一)依法治校有效实施。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推动依法行政,全力打造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学校《章程》,先后修订、出台内部管理制度··项,使学校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内规范、高效运行,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强化民主监督。不断完善师生员工权益维护和申诉渠道,激发参与学校事业发展的热情。强化信息公开,编发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大众监督,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开展法制专题讲座、法律进校园活动,教育师生遵法守法,着力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思维,··年学校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年暨‘六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

(二)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大力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推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开创共治共享的新局面。根据学校《深化两级管理实施意见》,构建“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的两级共同治理结构,将管理重心向下移,推行目标考核,二级部门工作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迸发,内部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办学活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二是呈现共商共治的新格局。完善民主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完善学校《校务公开实施办法》,推进学校内部治理过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民主、更加完善,初步呈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新局面,开始跨入高等学校规范管理的正常轨道。

三、坚持内涵牵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一)教学工程建设取得新业绩。按照“教学工程引领,推动改革建设”的工作思路,通过国家产教融合项目,浙江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项目,浙江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数十项教学工程标志性成果,主要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项目··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个;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示范改革试点··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个,省级特色专业··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个。

(二)专业课程改革铸造新特色。巩固发展学校优势突出的应用化工、医药、机电等传统专业,积极发展财会、电子商务、护理等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大力拓展信息技术、现代制造、建筑工程、空中乘务等校企合作专业,专业总数达到··个,进一步适应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服务省内经济发展的能力。重点打造装备制造、财经商贸、医药卫生··个专业群,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课程建设,20··年建成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批国家“三年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在线开放课程《··》获批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立项《··》、《··》两个省级立体化教材项目,我校案例《··》被教育部2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引用,成为浙江省高职教育被引用的成功案例之一。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呈现新亮点。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求,大力实施分层次教学,按照“因材施教、精准培养、全面发展、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20··年在新生中设置··个杰出人才班开展分类培养,已初见成效。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成人本科学历教育,构建应用型本科、高职专科、成人教育培训三位一体多层次办学体系,探索搭建有鲜明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大赛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获省级各类大赛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人才培养成果充分展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我校入选全国300强,在浙江省高职院校排序第八位。

(四)校企合作开创新局面。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三年来,我校先后和··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与··家企业共建实训就业基地,与9家企业开展科技信息研究合作,截止目前共与··余家企业合作办学,实现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定向就业。20··年,牵头组建“浙江省··职教集团”和“绿色··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平台更加巩固,校企合作纽带更加坚实。

四、坚持项目驱动,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一)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坚持项目建设驱动机制,加大力度争取上级拨款的大型项目建设,成功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建设项目立项,获得中央财政计划资金··万元,省级配套资金··万元;
积极主动申报国家创新行动计划,获批创新行动项目··个,争取财政计划资金··万元。通过实施这些重大项目,极大提升学校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实施,精准制定合理的项目建设规划,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三年来共投资··万元,新建和修缮实训室、学生宿舍楼等基础设施;
投资··万新建运动场、洗浴中心;
投资··余万元完成了电力增容;
投资··万元完成智慧校园升级改造;
引入第三方投资近··万元,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学生餐饮等事务一卡通。校园环境和学生生活条件全面改善,育人环境日趋优化。

五、坚持人才推动,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一)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和培养博士·名。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投入·余万元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考察、培训和实践锻炼,先后选派·名教师到德国和新加坡参加培训或考察,选送·人次参加了国家级或省级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培训。新增浙江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学校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师·人达到专任教师的··%;
校级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技能认定,不断强化教师双师能力。截止目前全校教师中教授·人,副教授和高级讲师·人,讲师·人。人才队伍层次结构趋于合理,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提升教师职业技能,我校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机器人大赛荣获一等奖·项;
在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获得“创新创课”课件大赛一等奖·项;
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分别获二、三等奖·项;
获得浙江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三等奖·项。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培育新动能。

(二)教师待遇明显改善。加强对教师职工的人文关怀,着力使学校各项工作从民心顺民意,制定并落实绩效工资改革方案,调整教师课时津贴和行政工勤人员津贴标准,教职工收入明显提高,20·全校职工全口径统计人均收入··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投入资金··余万元完成·号家属楼修缮;
为·余位困难教师发放了困难帮扶金,共为·位贫困职工争取·万元的励耕计划资助基金,缓解贫困教师家庭困难,做好对困难教工家庭的走访和帮扶工作,全体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内生动力日趋强化。

六、坚持创新行动,招生就业同步提升 (一)招生就业成绩显著。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按照“精准定位、政策激励、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学校领导统筹部署、优化政策,组织教职工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招生宣传,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每年的招生录取任务,招录人数持续攀升,招生规模从2015年··人增加到2017年··人,增长··%;
生源质量持续提高,录取分数线不断提升,我校在专科批次中的位次进一步前移,尤其是报到率大幅上升,20··年达到··%,与本科院校基本持平,实现了学生数量及生源质量全面提升。在2017年浙江单招网评选的最受浙江考生关注的优秀公办单招院校中名列榜首。坚持“抓就业、促发展、创品牌”工作思路,广开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跟踪就业服务。三年来共有各类毕业生··人,平均年终就业率96.5%。加大专升本工作力度,三年来··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年均报考录取率··%。

(二)创新创业深入拓展。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推进双创工作,通过培训带动、赛事推动的“两轮”驱动,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设立师生创新创业孵化基金,推进二级学院创新实践中心建设。近三年来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年获“云台山杯”中国浙江-美国区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项;
在20··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金奖·项、银奖·项、铜奖·项;
在20·年全国第十二届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学校被大赛组委会评为“优秀组织奖”,并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

七、坚持文化带动,学生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一)思政教育成绩喜人。坚持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功能。持续开展以“中国梦”及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课堂作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构筑思想教育网络阵地,加强管理和建设,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评为20··年度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校团委被团省直工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

(二)管理能力锤炼提高。修订完善《学生手册》,《辅导员工作条例》等制度,保障学生管理规范有序,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深化学生日常管理,狠抓学风建设,学生平均到课率达到96.5%,课堂手机入袋率达98.9%;
利用新媒体搭建“三通两平台”,不断增强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畅通信息渠道,确保管理科学高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培训,坚持辅导员工作的“五个一工程”,举办和参加辅导员技能竞赛,我校教师在浙江省第五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两人获得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目前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达到1:··,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和职业能力稳步提高。

(三)帮困助学成效显著。建立完善“奖、助、贷、减、免”有机衔接的学生资助体系,全力为困难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三年来共有··人获得国家奖学金、·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人获得国家助学金、·人获得学校奖学金,·名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万元,人均受助金额为·元;
三年来共为·名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补助·万元。通过完善的资助体系,激励莘莘学子勤学成才,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四)创先争优激发动能。坚持评先推优工作三级评审机制。共评选出省级三好学生·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人、省级先进班集·个、省级优秀毕业·人;
校级先进班集体·个、优秀团支部·个,先进个人·人,社团积极分子·人,优秀志愿者·人。引导学生积极向身边榜样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五)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加大校园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整合校内外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辩论赛、创新创业大赛、演讲比赛、道德文化讲堂、知识竞赛等主题教育活动,组建大学生艺术团,举行校园歌手大赛、阳光晨跑、摄影比赛、心理健康周、体育文化月等系列文体活动,全力铸造校园文化品牌。2017年获得浙江省优秀校园文化三等奖,在《浙江日报》举办的浙江高等教育品牌影响力调查评选中获“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称号。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年度复检验收顺利通过。

八、坚持服务促动,科研实力不断攀升 (一)建平台,促产学研合作。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拓宽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以“横向联合创新、纵向融合育人”的特色育人模式教学研究,搭建教研科研全面发展的新平台。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科研。2015年联合浙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获批省级产学研试点项目;
2016年“·通用型间歇反应装置”和“·合成新工艺”两个项目被评为省级产学研重点合作项目。三年来共获得浙江省校企合作奖励补助资金··万元。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饮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校内纯净水、苏打水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并上市销售;
校内洗洁精、玻璃水项目生产顺利。2017年我校被评为··市科普基地。

(二)立制度,促学术水平提升。完善科研激励和经费管理办法,出台《科研标兵评选办法》、《纵向科研项目配套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科研工作水平。开通科研管理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便利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编辑出版学报··期,刊发论文··余篇。科研投入逐年递增,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在不断涌现。三年来全校教师在国内外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收录、EI收录和中文核心论文··篇;
出版著作和教材··部;
授权专利··项;
获批立项课题··项,其中省级课题··项;
获各类成果奖··项,其中一等奖··项。2017年,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九、坚持信息化推动,和谐校园呈现新面貌 (一)创建多功能“智慧校园”。以信息化为载体,搭建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平台,多方筹措资金··余万元,完成智慧校园升级改造、无线网校园全覆盖、标准化机房升级改造、一卡通系统等建设项目,校园信息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推广OA办公系统,为学校各部门提供了公文流转、协同工作等服务,办公流程更加快捷。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招生就业信息管理等系统,推进精品课程天空教室系统、·教务系统、天大天财财务系统、单独招生系统的运行使用,探索创建数字化多功能“智慧校园”。

(二) 打造和谐稳定的“平安校园”。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明确到人,层层落实。坚持校领导、中层干部和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24小时无缝轮流值班制度,畅通信息渠道,落实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和上报突发事件。完善技防监控设施,投入·余万元,更新改造校园监控设备和系统,新增·个监控点,提高监控覆盖面,目前校园公共区域监控覆盖面已达到100%,确保了校园平安。开展安全大排查,建立整改台账,消除安全隐患,举办安全专题讲座·次,开展消防演练等活动·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强化检查与监督,确保全院师生饮食安全,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平安校园”。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三年,我们以不忘初心、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意念,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原浙江化工职业学院和原浙江省医药学校,合并更名为浙江科技信息职业学院,联合浙江大学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校新校区建设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这些重大进展和成果,为学校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夯实了牢固基础,同时,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这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正是这股奔腾向上的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信心,让我们初心不变、一路向前。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聚焦内涵提升、加快发展的政策举措还不够精准;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及标志性成果偏少,与国内知名高职院校之间差距较大,与省属同类高校的比较优势还不突出;
办学空间严重不足,依然是制约学校加快发展的瓶颈;
校院两级办学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
少数干部教师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治理能力还需要提升等等。这些问题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 20··年主要工作 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谋划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将20·的年度工作主题确定为“精准施策年”。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将学校建成“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创新、规模结构合理、人才培养一流、服务能力显著”的高水平优质高职院校。

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做好20·年工作,我们必须“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全体教职工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松劲、不懈怠,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在不同的岗位上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我们多年来从实践中,从成绩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必须牢牢坚持,毫不动摇。

做好20·年工作,我们必须“软硬并重、双轮驱动”,要继续坚持一手抓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一手抓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两手都要硬,丝毫不松懈。这是我们认清学校发展方位,谋划学校事业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做好201·年工作,必须“聚焦内涵、精准发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定准靶子,找出对策,列出时间表,定好路线图,精准定位发展方向、精准聚焦存在问题、精准实施改革措施,不断提升办学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这是我们解决主要矛盾,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20··年我们要在以下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精准对标,在思想保障上精准发力。党的十九大全面规划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主动对标十九大精神,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向深度推进,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奋发有为做好工作,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

——精准定位,在提升办学水平上精准发力。科学研判学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逻辑前提。我们要把学校发展置于我省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进行考量,紧扣十九大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要求,精准把握高水平和优质院校的内涵要义,精准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自觉承担起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使学校成为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精准研判,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上精准发力。一流大学看学科,一流高职看专业。专业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我们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扬长避短,精准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立专业方向,将专业链精准对接产业链,专业技能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巩固传统特色专业优势,培育新兴骨干专业和专业集群,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精准涵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精准发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行为规范养成为切入点,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积极开展、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技能。注重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教育,鼓励学生多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力争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上凸显亮点,形成特色。巩固主渠道舆论阵地,建好网络舆论新阵地,制作传播贴近师生特点的育人产品,宣讲科院好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

——精准规划,在基础能力建设上精准发力。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规划,按照“打造精品·校区,调整优化·校区,推进建设·校区”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合理有序调配功能定位。坚持既立足解决当前实际需求,又放眼中远期发展前瞻规划,做到规划论证科学,落地实施果断。教学及实训条件改善上,要按照项目论证计划,加大投资力度,丰富完善实训基地功能。科学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注重师生用户体验,加快信息中心、课程开发中心、“智慧教室”、数字图书馆等建设,满足师生教学、科研、文化学习需要。

具体而言,20··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建工作引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着力强化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加强思想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形成“党员树形象、支部建精品、总支铸品牌”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各种形式的“新四风”问题,在作风建设上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抓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着力加强纪律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必修课,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执行纪律无条件,遵守规矩不含糊。着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不懈正风肃纪,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振精神、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精准落实,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聚焦中心任务,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强化立德树人。召开学校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学生工作会议;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开展“我的中国梦”、“永远跟党走”、“我与‘两个一百年’”、“我与中原共出彩”系列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
认真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内涵建设。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以此促进学风、校风建设,激发学生成长动力,引导学生争做理想信念坚定、弘扬“现代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

三、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始终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组织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研判形势、明确任务;
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形成专家治学治教长效机制;
全面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设立教学质量奖,引导和激励教师关注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通过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竞赛、在线开放课程、立体化教材、专业资源库建设,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力争2018年在标志性成果上取得新突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保·,省级立体化教材立项·项、结项2项,省级教学团队、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争取·项立项成果。

四、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第一资源理念,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制定政策,形成尊师重教、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鼓励教师潜心育人、静心治学,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加快引进专业建设急需的教学科研人才;
根据学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需要,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科研带头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与学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创新水平;
完善相应的考评制度、职务评聘办法及绩效考核方法;
建立标志性成果参与分配、加大奖励的制度,开展校级“师德标兵”、“教学名师 ”、“骨干教师”评选认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技能竞赛,形成人人思进、个个争先局面;
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教学、科研或其他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实施重奖;
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构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命运共同体,实现教师与学校同发展、共进步。

五、聚焦创新创业新常态,提高招生就业工作质量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精准拓展生源基地,精准对接目标生源,科学组织安排,提高生源质量,确保完成20·年招生计划。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构建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探索对自主创业学生的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机制;
优化就业精准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完善“学校统筹、学院负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20·年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要突破97%,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六、聚焦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办学条件 优化校区功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20·年要加快对西校区全面维修改造,计划投资··余万元对学校·号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校园道路等进行改造,使学校面貌、办学条件得到质的提升;
计划投资··余万元在东校区开工建设教学实训综合楼和·栋学生公寓楼,使办学功能、学生规模得到量的扩容;
新校区建设要有突破性进展,按照“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的工作思路,争取使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在年内顺利启动。关注师生身心健康,加强校内食堂经营监管,提升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绿化、亮化工程。改造学生公寓,对部分教学实训场所和全校学生宿舍安装空调,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七、聚焦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化校园 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优化办学条件的有力抓手,抓牢抓实。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布局学校信息化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制定标准,优化方案,明确责任目标,扎实推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计划投入··余万元,采取完善、改造、升级的方式,实现信息资源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水平;
培育“人人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者、人人都是学校信息化受益者”的理念,打造一个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高度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资源获取更加便捷,管理服务更加高效的智慧型校园。

八、聚焦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内部治理水平 20··年,在有序推进内设机构设置改革、各级管理干部充实到位、职工考核办法配套实施、校院两级预算规范运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进一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健全依法治校工作体系、议事与决策程序,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治学功能,逐步建立专家治学的学术管理、民主决策与监督机制;
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预算管理,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抓好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管控,要在20··年部门预算执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主要依照学生规模分配部门经费的预算机制,进一步发挥各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功能。推进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九、聚焦民生改善,提升教职员工的获得感 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改革绩效奖金分配办法,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更加惠及全体教职工,让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教职工劳动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工福利保障制度和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体系;
改造教职工食堂,提高餐饮服务质量;
探索实施为教师提供课间茶点,使教师在课间休息时能够“充电”“加油”;
争取多方支持,尽早启动新校区人才公寓建设;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职工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科院人”的自豪感! 各位代表,同志们,雄鸡一唱春来早,昂首阔步奔前程。同舟共济千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新时代必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汇聚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意识,以励精图治、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工作态度,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气魄、百倍的努力,在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上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奋力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浙江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职业学院教代会上作的学校工作报告】 职代会工作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在职业学院教代会上作的学校工作报告】 职代会工作报告范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