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介绍信 > 内容

由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1 06:08:14     阅读:


  [摘要]本文由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了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即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创新,注重借鉴国外德育经验;要在全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封建统治者更是尊他为“大成至圣先师”奉若神明,顶礼膜拜。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历来重视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事实上孔子的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他不是只强调“自我”的个人发展,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已欲利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人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2.孔子在确定教育内容时,把“礼”“乐”作为首先的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显,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孔子的教学内容虽然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等方面,但从“第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和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因此,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首先狠抓德育的根本。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他的成功之处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孟子也认为要做一个真正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必须具备完美的人格。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所以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孟子关于人格内涵的论述有些虽不适合今天的情况,但是孟子所提倡的人格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在中华民族历史起过巨大作用。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孟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
  
  二、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现状的具体表现
  
  1.道德教育内容陈旧,界限混淆。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用政治课代替道德课,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在内容安排上,混淆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界限,政治教育固然重要,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哪个更基础,值得探讨。
  2.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只重“教”不重“育”,只重道德不重情感。道德本身是有情感的。“道”是客观的,“德”是主观的。如果只重讲道理,不培养学生情感,那么“道德之花”如何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开花、结果。虽然中学开设了《政治思想》课,小学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是多年来一直延用的教学模式就是“我讲你听”的单一道德灌输,把一些抽象的政治观念和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强压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管有没有理解、消化。
  3.在道德教育效果上,不求实效。我国的道德教育虽然强调很重要,但缺乏有效持久的具体措施,往往一阵风搞一次活动,过后就淡化了流于形式,所以效果不佳。特别是最基础的道德规范,如文明礼貌、接人待物等方面令人担心。
  4.在道德教育队伍建设上有欠缺。我国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各级干部教育,他们有些道德素质不高,德育专业化程度不够,甚至于毫无现代德育素养。这样的团队干部都可以成为德育队伍中的一员,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新时期德育教育改革的途径
  
  1.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首先,要重视弘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几千年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伦理道德方面有许多值得追求的文化理念,具体可归纳为:(1)注意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和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作用。这些文化传统,我们应继承下来,并加以改造和利用。其次,道德教育内容要与时代的发展吻合,既要适合市场经济发展,又要超赿市场经济发展。
  2.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创新,注重借鉴国外德育经验
  (1)教化和内省相结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德育教育“教”占主导作用,“化”(即潜移默化)和内省不够。美、日两国就十分重视从具体生活小事做起,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和影响,注重潜移默化的培养。在我国,可尝试将校园建成一个开放式充满德性生活的校园,使学生尝试做生活的主人协调各种人际关系,通过教师指引和交往形成对所爱道德知识的诠释。
  (2)认知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道德教育不仅要“认知”,更要实践。美国在1989年布什总统启动的“志愿者服务行动”以来,到1999年10年间,全美有83%的公立高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活动,参与面广,使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我国也可采取社区生活实践志愿者活动,切实在生活中落实道德教育目标。
  (3)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相结合。在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加强学生道德的自我修养,将学生道德“自律”的培养作为出发点立足点。
  3.要在全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
  道德教育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光靠学校抓难以奏效。必须调动社会、家庭的积极性,共同承担起教育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以利于减少干扰,增加合力。大量事实表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对能及时满足他们低层次感官快感需求的刺激和诱惑,往往比积极因素更容易接受。一旦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先期侵入,那就会成为他们非道德行为的内驱力,甚至对学校、家庭的教育进行抵制,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要一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孟子•先子下》中说“人人可为尧舜”,这就是说人是道德的主体,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成人”的道德理想,这也是我们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应努力做好这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事业,让每个人都去做“尧舜”,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让世界充满爱。
  
  (作者单位:吉林通化第十三中学)

《由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道德教育的新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由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道德教育的新途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