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表扬信 > 内容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培训一讲稿.doc]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5 08:08:40     阅读:

一、核心素养 (1)2016年11月6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的“风向标”是当前教育最火爆的热词。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三方面,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二、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给我们指出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育人是教育的任务,“立德树人”是育人的任务。“立德树人”,有力地指出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符合育人规律,揭示了人才培养的内涵。如果教育培养出的具有高智商、高技能的人没有道德,那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无法推想。所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成才先成人,树人先立德,这是亘古不变的。“立德”高居首位,就是因为道德永远是一个人的根本。而且在当今日新月异大变革的现实中,提出“立德树人”就更显得格外必要。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
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三.2017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教材内容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遵循《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容。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上下册各设计了4个专题。每个专题下4课,每册共16课,基本上可以按照一周一课的进度安排。

上册:
我是小学生啦 校园生活真快乐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天气虽冷有温暖 下册:
我的好习惯 我和大自然 我爱我家 我们在一起 教材有两条线索 明线:儿童的生活时空顺序。空间既指学生的社会生活空间或者领域(自我、自然、家庭、社区、国家),也指学生心理空间。教材各册单元的设计是这两个非物理空间的延展过程。有时,时间与空间也会重叠,如在低级孩子的心理空间上,基本是遵循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区这样的不断向外延伸的逻辑,同时,穿插了季节与时间的线索,如在一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安排了冬天与新年的内容,在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了节假日的内容。

暗线: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高高兴兴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了解上学要遵守的规则以及放学要平安到家。

4、聊一聊学校的老师,分享与老师在一起高兴的事情。

重点: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了解上学要遵守的规则以及放学要平安到家。

难点:分享与老师在一起高兴的事情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通过学校里的国旗,初步认识国旗,知道国旗的样子以及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

2、让学生知道上课应该怎么做,交流多彩课程带来的乐趣。

3、让学生交流参加的课间活动,遵守课余活动的规则。

3、让学生形成爱护学校环境卫生的意识;
做事认真负责,知道值日生应完成的任务,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重点:让学生知道上课应该怎么做,交流多彩课程带来的乐趣。

难点:让学生形成爱护学校环境卫生的意识;
做事认真负责,知道值日生应完成的任务,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养成勤洗手、爱刷牙的个人卫生习惯,知道洗手、刷牙的正确方法,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习饮食基本常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3、初步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习惯,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知道正确姿势对身体的好处,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养成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要知道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重点: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

难点:养成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要知道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第四单元:天气虽然冷有温暖 1、感受冬天的美,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学会照顾自己,养成坚持冬日锻炼的习惯。

3、了解冬天里的节日,热爱我国的传统节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重点: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学会照顾自己,养成坚持冬日锻炼的习惯。

难点:感受冬天的美,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四、教育理念 儿童观 是指社会看待和对待儿童的看法或观点。涉及儿童的特性、权利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中外古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儿童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儿童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隶属品,父母的私有财产,儿童没有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只有对长辈的依附关系。

现代儿童观——强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需要、学习方式、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成长类型和进度的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参与的权利、游戏的权利等等。随着《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上,尊重并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成为教育的重要职能。

现代化的儿童观 ⒈儿童是人,他具有生存权,具有人的尊严以及其它一切基本人权.儿童是人,意味着儿童不是物,也不是动物.儿童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具有自己做人的尊严,具有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他不同于其物可以听任人摆布、屈从于人;
儿童也生活于社会的现实中,他有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他带着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念(可能是是朦胧的不确定的)和心理状态进入教育过程,他不是一块任人随意涂抹的白板;
儿童是一个活的能动体,具有人所特有的能动性,他不是消极被动地被套人塑造和改造的.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把儿童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现实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维护儿童做人的尊严,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实现自己的人的价值.维护儿童权利的四条基本原则:①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凡是涉及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应该以儿童的最佳利益为重;
②儿童自身尊严原则,凡是涉及到儿童生存发展的问题都要以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熟悉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造福而不是伤害儿童的原则为先;
③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凡是涉及儿童本人的事,必须认真听取儿童的意见,任何大人都不要自作主张;
④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原则,不管来自任何社会文化背景、出身环境、贫富与男女性别、智力发展较快或较慢、正常还是残疾、优良还是懦弱的儿童,都应得到平等对待,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 ⒉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 ⒊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⒋不同性别的儿童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 ⒌儿童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这种精神生活;
儿童还具有形之于外的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
成人应当注意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不应将成人文化无条件地强加给儿童. ⒍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以启示,成人应当向儿童学习. ⒎每位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而且还在于儿童的欢乐幸福. ⒏儿童有权拥有欢乐自由的童年.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
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
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
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 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2、生活观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因为生活是生命充实与展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理所当然地包括道德的充实与展现。“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

生活的教育当然包括道德的教育,或者说道德的教育占有很大的比例。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儿童的生活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凭借的“中介”和手段。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才能学习生活,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需要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从原本就是综合的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把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作素材,通过与他们有限的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从而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生活。这样的品德教育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更能充分体现儿童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性,让儿童道德的学习成为一种连续不断的、真实具体的、可感可触的、能够为儿童所理解的道德实践活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要“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才能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才能“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可见,真正有效的品德教育一定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新课标强调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要“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才能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才能“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可见,真正有效的品德教育一定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五、案例分析一: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单元位置:
本单元是一年级教科书的起始单元,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从学前生活过渡到学校生活,情趣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建议将相关内容整合到入学教育中进行。

单元目标:
1.感知角色的转换,体验到上学的快乐,能尽快地适应、喜欢上小学生活,并融入到校园生活里。

2.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初步树立安全及遵守规则的意识,学习保护自己。

第三课 我认识您了 【教材解读】:
第10—11页编者目的:
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沟通的愿望,也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引导学生去了解校园生活中更多的人,帮助学生很快地适应校园生活。

教学建议1:一年级学生的描述、表达能力都会受到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建议教师在进行本话题的教学时,能够做好充分地准备,把校园中一些老师的工作进行搜集,多准备一些老师们的照片或者视频资料。

教学建议2:不要只停留在猜出某位老师,还要说说这位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己和这位老师之间的小故事……建构起老师与“我”生活的关系,激发师生之间的亲近感。

第12—13页编者目的:
知道在遇到困难或者麻烦时,寻求老师们的帮助。

在学校里要听从老师的教导,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校园生活,呈现师生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教会学生尊重老师的具体做法。如:和老师说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老师,进办公室,要先敲门,不要在老师的办公区域追打等,体现教学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教学建议2: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呈现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情境。

如受伤了、遇到与同学有争执了等,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请谁帮助。学校其他员工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引领者、陪伴着、守护者。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校工对我们的付出,知道校园里可以帮助我们的人很多,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每个学科的老师,熟悉认识更多老师,遵从教导。

2、了解与老师相处的礼貌方式。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老师尊敬,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4明白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与老师礼貌相处的方式。

2、能主动要老师寻求帮助。

【教学活动指引】 活动一:我的老师 (导入方式:1、你最熟悉最喜欢的人是谁?你能说说他(她)的样子吗?有没有我们同学都熟悉的?比如老师,同学们来说一说或者模仿一下他(她)的样子,让大家猜猜看那是谁? 导入方式:2、出示本班课程表,说说成为一年级小学生后,我们学习了哪些学科?你能跟大家描述一下某位老师,让大家猜猜这是哪位老师吗?) 游戏:猜猜这是哪位老师?让学生说说本班有几位授课老师,分别教什么科目。请学生上讲台向同学们描述自己现在的老师,让同学们猜猜是哪位老师。

2说说你喜欢的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已认识好几位老师了,说说哪位老师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

(设计意图:入学近三周时间,孩子们已渐渐熟悉了校园生活,与老师的关系也从陌生逐渐变得友好、亲密。本环节着力于从孩子视角关注老师、熟悉老师,用话语描述表达对老师的印象、情感。因为入学后,老师是孩子除了父母家人外关系最密切的人,孩子是善于感知的,用简短而又有特征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对老师的印象,是交往表达的一种锻炼,其中可能也包含着孩子对老师的情感。并且每个孩子对每位老师的描述也未尽相同,这也是孩子之间的一种相互的学习过程。) 活动二:我还想认识…… 1、你还认识哪些其他老师呢?除了本班的老师,你还认识哪些人。你想要再认识哪些人呢,为什么。

2、看见老师我们该如何打招呼?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老师以及认识这些老师的途径,学习与老师相处交流的方式与礼仪。……用留白的方式,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与人交往、交流,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活动三:该请谁来帮帮我? 1、遇到这些事,可以请谁来帮忙?请学生看书本第12页的图片,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学校里遇到的困难。遇到困难,可以请谁来帮忙呢? 2、还有哪些事情可以找老师帮忙? (设计意图:师生是朋友,老师是值得信赖的,让孩子知道在遇到困难或者麻烦时,学会主动寻求帮助,为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做准备,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四:这样做对吗? 1、说说他们这样做对吗?正确的方式是什么?依次向学生展示书本第13页的图片,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小朋友的做法对么?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谈谈以往的做法,如何做合适?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2、说说与老师相处的礼仪。

3、给你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画一幅画像吧! (设计意图;
在学校里要听从老师的教导,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联系生活实践,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师总结:校园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和同学们在这里愉快的生活,大家是朋友,是伙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让我们大手拉小手一起朝前走。

【反思】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他们在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课堂教学活动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课堂上的所悟所感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品德课程要实现育人的功能,教师必须从教材中引发、从儿童生活世界中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沟通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生活中来”;
又要关注学生需求,引领儿童自主建构良好品德,使品德课服务于儿童的生活,实现“再回到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得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六、共同讨论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培训一讲稿.doc]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培训一讲稿.doc] .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