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慰问信 > 内容

论教师教育改革的院校支持系统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4:46     阅读:


  摘要:面对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改革中发生的不同程度的阻抗现象,作为集体行动的教师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信任、理解、宽容,规避标签效应、克服刻板印象、扭转污名化倾向以及减少利益算计心理等,确保教师教育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真正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改革;社会支持;标签效应;刻板印象;污名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5-0025-05 收稿日期:2012-08-04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6);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杨跃,博士,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210097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众多学科关注的一个多维复杂概念,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總称,包括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也有研究者将其分为客观可见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以及与个体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可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如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等)两大类。
  虽然人们对“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系统”的界定、分类等认识多有不同,但因“社会支持”一语最早和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相关联,故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相对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及个体(如城市外来流动人口、下岗女工、农村留守儿童、艾滋病患者、残疾人等),将社会支持系统看作个体应对压力时的社会资源,对个体身心有普遍的增益作用,能够通过个体内部认知系统屏蔽、缓冲或防止压力事件的消极影响,使个体在互惠的社会网络系统中通过信息、情感交流,相信自己被尊重、被关心、被爱、有价值,从而增强个体资源、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教育研究中更多关注中小学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有研究者指出:“对教师而言,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教师的支持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系统,包括:教师在学校内的领导关系、同事关系和学生关系等,在家庭里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等,以及和社会接触中的朋友关系、合作关系、咨询关系等。”
  这些研究均已将“社会支持”的意涵扩展为“为特定群体或个人提供精神和物质资源以帮助其摆脱生存或发展困境的社会行为總和”;但支持对象仍多囿于主体行动者,关涉支持某项社会行动的研究相对欠缺。事实上,教育改革作为一项实践行动,面对正在或可能遭遇的种种阻抗,迫切需要思量和建构包括政策导向、体制建立、资源配置、文化生态、舆论营造等在内的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支持系统。本文借鉴“社会支持”的概念语义,将教师教育改革中作为教师教育“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在发挥其可能的援助、扶持和支撑作用中表现出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總和称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院校支持系统”;通过考察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改革中发生的某些阻抗现象,分析作为一项集体行动的教师教育改革需要从院校支持中赢得怎样的信任、认同、理解与宽容。
  一、规避标签效应,注重考核教育学术素养
  伴随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发展,我国教师教育从“旧三级”走向“新三级”,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学士后教师教育(即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对已具有学士学位的学生进行教师养成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在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发展趋势下,加强学士后教师教育,即是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学术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双学科专业性使得本科师范教育在四年有限时间内,试图用综合大学相同的教学时间完成两种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如何都是艰难的,很容易造成“学术性先天不足、师范性又后天失调”“两败俱伤”的结果。延长培养时间、拓展培养空间、加强学士后教师教育,显然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其实,学术性和师范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素养既包括学科素养,也包括教育素养,二者缺一不可,核心则是二者自然融合后形成的教育学术素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问:“对一个8岁孩子教授数学和教授大学生高等数学相比,谁难度更大?”讨论结果是“难度相当”,两种教师需要的数学专业知识可能差别很大,但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学问则是相同的,这种学问就是“教育学术”。
  在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重视、加强教育学术能力培养,使教学的专业性乃至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是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发展走向和责无旁贷的重任。新世纪以来,国内多所师范大学相继推出“4+2”、“4+1+2”、“3+3”、“4+3”等多种培养模式,纷纷在课程设置、实施、评价等环节着力彰显“教学是一项学术性事业”的改革理念,注重对研究生熏染“以教育学术为业”的专业追求,并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教育科研素养和学术能力。然而,需要研究生在求学期间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磨炼、提高的教育学术素养,在求职中并没有明显的“用武之地”。比如,中小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大多并不重点考察应聘者的学位论文质量及其教育科研素质,虽然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求职者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和高水平学校),但更像一种“标签”,求职者需要接受的严格考核仍然主要集中于学科知识(比如应聘者参加的考试中会出现大量的高考题);近年来分量越来越重、形式越来越灵活多样的教育理论知识及教育实践能力的考察,值得称道,但对应聘者教育学术能力的考察仍然明显不足,这不能不令人遗憾,因为评价的“指挥棒”会直接影响初衷良好的改革能否坚持到底。
  二、克服刻板印象,坚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西方国家开展的学士后教师教育一般都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我国继1997年面向在职教师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后,又于2009年开始了面向应届本科师范毕业生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一项符合教师人才需求和教师教育规律的改革举措,也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教师的重要渠道。

《论教师教育改革的院校支持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教师教育改革的院校支持系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