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慰问信 > 内容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8 06:14:55     阅读:


  【编者按】
  社会学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孩子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会给孩子带来榜样的力量,是孩子的镜子。而亲子关系好比是联结孩子与父母的心灵管道,管道出了问题,孩子的心灵就没有了家,教育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刊的年末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成效不理想,原因不在于教育方式失当,而是亲子关系不佳,可见,好的亲子关系与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先后次序关系。
  为什么亲子关系如此重要?父母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最佳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读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刊记者展开新闻采访。
  教育为啥不见效
  2018年年末,本刊对读者进行例行回访,以便及时发现家庭教育新问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回访中记者发现,家庭教育的成效普遍低于父母预期,而且孩子年龄越小,这个问题越严重。
  河南省洛阳市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我儿子今年14岁,上初三。两年前他玩网络游戏上瘾,参照贵刊的建议,好不容易治好了。可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后来他又有了爱打人的毛病,整天欺负同学,或者被高年级同学教训。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也解决了,孩子身上的暴力倾向基本消除。可是好景不长,现在孩子又闹着要退学,然后跟着表哥去南方打工。唉!怎么没完没了呢?教育孩子可真艰难啊!”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山东省日照市家长董先生居然认为,16岁的儿子不配接受家庭教育。接受采访时他说:“我那逆子是头犟驴,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他不但油盐不进,而且根本不领情,认为我是在忽悠他。他不信任我这个爹,却对他的狐朋狗友言听计从,真让我伤心啊!或许,他就是一个没出息的孩子,再教育也不管用。不瞒您说,我基本上放弃了对他的教育。”
  针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本刊组织专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发现亲子关系不佳是症结。
  北京市教育专家杜辛梅教授分析道:“好的亲子关系优于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家长总想通过种种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来让孩子独立,来让孩子优秀,却忽略了家长与孩子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即先有亲子关系,后有家庭教育。通过与父母的联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他能够感受到一种稳定的安全感。然后,他才能够放心地感受自己内在生命需要建构的部分。如果孩子跟父母能保持一个随时可以联结的状态,他就有勇气去体验那些对他来讲可能会有恐惧、焦虑和担心的事情。这样的联结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支持。”
  儿童心理学博士、教授马力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将300多份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与等量的不成功案例进行比对,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别: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亲子关系都很好;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亲子关系都很差。换言之,家庭教育是否见效,孩子是否争气,关键要看亲子关系的质量。这个观念早已是教育界的共识,只是家长容易忽略。”
  “哪里是容易忽略,分明是家长有心理障碍!”资深中学班主任刘玉宁老师在一旁忍不住插话道,“我接触过数以百计的家长,其中,习惯于向孩子表达爱的不超过30%,因为他们觉得肉麻,或者认为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哕里哕唆地表达。有趣的是,孩子们却几乎都喜欢当面向父母表达爱。也就是说,孩子向父母表达爱的时候很少得到积极的回应,甚至会得到消极的回应,如:‘少耍嘴皮子,做功课去!“别整这些没用的,爸妈这么辛苦地养育你,你用好成绩回报父母就行了。“就你这样的烂成绩,还好意思说爱我?’不难想象,孩子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公平地说,这方面,中国家长要深刻反省,别总拿‘含蓄“深沉’等好词往自己脸上贴金,总得顾及一下孩子吧?”
  说到亲子关系与学习成绩是否有联系,刘老师十分肯定地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亲子关系相对较好,个别的例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亲子关系几乎都很糟糕。其实,这话应该反过来说:亲子关系好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当然,孩子的发展不能用学习成绩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在智商、情商、人际关系等方面,亲子关系也有明显的正面影响。”
  对于亲子关系,社会学家周鹏程有独到的看法:“中国有孝道传统,历史上有许多王朝以孝道治国。孝道是什么?就是亲子关系。所以,说中国人不注重亲子关系,我不同意,但如果说孝道文化對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有好的影响,我更不同意。中国的孝道是单向的亲子关系,即‘父为子纲’的家长制,孩子不能表达不同意见,居于服从地位。这显然与平等、民主的现代意识不符。事实上,中国家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孩子教育不好,根本原因就是有孝道余毒,所以才有那么多孩子‘逆反’问题,所以才有那么多离家出走!依我看,孩子的这些所谓‘偏差行为’,其实恰恰是在纠偏,纠孝道的偏。所以,现在来探讨亲子关系,我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你是怎样的父母
  社会心理学家唐国凯博士认为,探讨亲子关系首先要探讨父母在家里的角色定位,然后才能探讨父母应该做什么。接受采访时他说:“早在1967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把家长养育孩子归纳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权威型三种模式。1983年,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和约翰·马丁对鲍姆林德的分类法做了修改,以放纵型取代放任型,增加了忽视型。尽管此后许多专家提出过不同看法,但大体依据这样的分类。我们不妨分别谈谈。”
  唐国凯博士告诉记者,放任型家长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很少与孩子沟通。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这样的家长整天围着孩子转,和孩子的关系看似融洽,实则看着孩子的脸色唯唯诺诺,孩子是“小皇帝”,是家庭的中心,孩子高兴了全家一派祥和,孩子生气了父母十分紧张。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某件事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这些孩子看上去在家里高高在上,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起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起点.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