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班子述职报告 > 内容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09:32     阅读: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国人民大众的教育,在其鲜明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师范教育思想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中国特色的教育精华。在生活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上,他对于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广义师范教育、培养标准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些精辟的见解,对我国当代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诸多积极的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师范教育;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45-02
  一、理论基础
  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被看作是其师范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主张师范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从教学方法上来说,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和学校教育实践相一致,即实现“教学做合一”。
  (一)教学内容。
  陶行知倡导在师范教育中实现多元化的生活教育,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为在他的理论中,认为课程应该来源于生活,因为“全部的课程就是全部的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1]为此他主张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育人的需要,在学校组织健康的生活教育、劳动的生活教育、科学的生活教育、艺术的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2]
  (二)教学方法。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陶行知的办学原则。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3]也就是说对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要行思并重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由此来看,陶行知所说的“做”涵盖了思想、行动和创新的价值,也就是在教与学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去学,因此教师应该去认识和发现学生,从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边教边学,教学相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师范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一)师范教育与教育本身。
  纵览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著,多成文于1930年之前,其在晓庄进行的师范教育实践活动也处于这一时期,被称之为所谓的“晓庄时代”。他提出“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4]可见师范教育承载着整个国家发展的责任,是立国之根本。从对整个教育的认识来看,陶行知深感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他曾说“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贫者可以造福,弱者可以造强,若云教育造国,则精神中自有趣味生焉。”[5]由此观之,陶行知认为教育更高的作用和价值不止体现在救国方面,更显现于能够造国。既然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师范教育更需着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和活水。
  (二)师范教育与重师观念。
  陶行知非常提倡“重师”的观念,他说“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6]值得指出的是,在其重师的观念中,特指的是小学教师。他认为国家之所以设立小学,就是要为全部的国民谋求幸福之所在,因此小学教师可谓是操纵着全民族命运。由此他指出办好小学很关键,要想办好小学,就要培养好的小学老师,就要首先办好师范学校,这样才能培养“好教师的教师”[7],这也是陶行知很有名的师范教育“三段论”,陶行知通过教育的表面需求看到了背后的本质需求,对于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视,可以说是他师范教育思想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三、广义师范教育的提出
  陶行知认为教育界需要的人才有四种:教育行政人员、指导员、校长和职员,以及各科教员,但由于人们从来都只关注培养专职教员业,为此他提出了“广义师范教育”这一概念,指出凡是教育界需要的人才,一律需要接受相应的培养与教育,同时他也提出了符合马克思“教育者本人要受教育”[8]著名论断的,关于广义师范教育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学校“要什么教员就该培养什么教员”。
  针对当时各级师范院校培养的教师类型没有区别这一问题,陶行知指出要按照不同的需要,根据学校等级、市乡情形、学科性质进行划分,即高等师范要有区分的培养中学和师范学校教员;初级师范为了使毕业生更好的服务乡村,要广泛地在农村设立,以应济需要;要有区别的对城市高等小学教员和城市初等小学教员进行培养等。
  (二)“教育界的人才要什么就该教她什么”。
  按照逆向推演的方法,从最终的需要推知现下要教授的知识,是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功效“问题的思考。从市教育局长到幼稚园教员,不同角色的需求不同,需要学习的知识就因人因时而异,把握住这一原则是,就能有针对的对不同性质的教育界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
  (三)“谁在那里教就教谁”。
  陶行知认为,在各地把持着教育权的人,除去高等和初级师范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受过特别的师范训练。然而现下他们在“那里”实施着教育,就有受训练的必要害人,由此陶行知主张在大学、中学、高等小学都要适当地引入师范教育训练。
  四、培养标准和教学方法
  师范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相同之处即都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德智体兼得;但师范教育又有其独特之处即“师范性”,陶行知尤为看中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尤其是一个“范”字,高度概括了师范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终极归宿。
  (一)培养标准。
  从培养标准上来说,在陶行知1925年刊载于《新教育评论》的文章《女师大与女大问题之讨论》中就有所提及。他指出的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知识之外还要具备的四个要项,概括为“必须忠诚教育事业;必须懂得教育规律;学习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必须具备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9]可以说,陶行知对于师范教育内在规律和“师范性”的把握精当准确,并且经受住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