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领导述职报告 > 内容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五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19:26:26     阅读: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五篇 (篇一)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为此,**区委组织部成立工作组,深入基层就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取得了较好的调研成果。

一、**区党员教育现状 **区现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13个行政村、90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62.2万人,常住人口78.9万人,现有基层党组织1256个,党员29894名,流动党员1000余名。

近年来,**区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先后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联合党课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远程教育学习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不断强化党员目标责任管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服务网、手机报、党建栏目等现代信息化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全区党员教育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为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认识上有偏差。在调研过程中,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目前党员干部本身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又有党纪政纪严格约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较少,以致党建工作像流水帐,党员教育培训缺乏新意,有敷衍应付的现象。有些党组织负责人往往以工作忙为理由,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压倒一切”,只顾埋头抓重点工作、抓稳定,把党员干部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对党员干部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工作性主动性,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

二是党性意识淡薄,组织集中学习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员外出务工,流动性大,少数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对党的感情淡化,对党员身份不够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实现自我价值,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在调研过程中,有位基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说,“把党员组织到一块学一次太难了,现在年轻党员都在务工,老党员不便于行动,组织一次学习基层党组织要费很大人力财力”。还有个别党组织反映,一些党员组织观念、集体意识淡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活动,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村干部无奈地形容这样的党员:“没事人家不理你,有事人家才找你,处理不了就骂你!”。

三是党员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党员培训兴趣不高。党员教育培训的方法老套,手段单一,要么是“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满堂灌,要么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看看录像等简单学,缺乏互动和吸引力;党员教育从上到下“一个声音”,下级在落实上级的有关精神,只是“依葫芦画瓢”,形成“上下一般粗”,不能接地气;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无职党员,机关党员还是企业党员,离退休党员还是青年党员,不分行业,不分群体,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缺少个性化;个别党员知识面受限,对上级精神有时不能领会,缺少人性化;这些单调的教育模式,往往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学习的情绪,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四是流动党员、非公企业党员流动大,跟踪教育难。个别流动党员流入后未能与当地党组织主动接洽,造成所属地党组织管不上、流入地党组织拒绝管的“两不管”局面,使流动党员处于“断线”状态,我们虽然探索实施了“四联式”流动党员管理模式,由于党员自身工作原因,还存在一定的盲点。少数非公企业党员重经济效益、轻政治追求,有的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是工作不主动,作用发挥不明显,特别是对党员的党性教育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对于下岗失业党员,帮扶慰问多,帮助其解决再就业问题少、效果不明显。

三、加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是延伸教育网络,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为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网络的覆盖面,稳步推进远程教育“六进”工作(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地、进合作社(协会)、进市场、进工地),统一标准规范,积极延伸远教网络“触角”。按照“远教网络全覆盖”的工作思路,针对党员流入城市社区多,社区党员活动场所小,集中学习受局限问题,试点开展远程教育学用示范户建设,在6个城市社区建成远程教育学习示范户12户。通过整合资源,配齐软硬件设施,为党员学习提供便利场所,真正解决了党员群众进不来、坐不下、学不上的问题。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延伸,实现了教育资源横向链接、纵向延伸,拓展了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员教育网络体系。

二是丰富培训载体,推行开放式党员教育。根据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实际,对党员教育培训载体大胆探索,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一是变集中活动为小组活动,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或党员中心户,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可以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学习,也可以利用晚上或节假日进行组织。以党小组长和党员中心户为活动组织者,自主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二是发挥专业人员特长,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教师等组织专家宣讲团,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送教上门,分期分批开展党员集中轮训,保证了党员教育的效果。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党员素质,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以“万名基层党员轮训”、“社区远教四个中心”和“开放远教项目建设”为载体,突破党员教育时空上的制约,采取“菜单式”、“点播式”的形式,根据不同群体的自身素质、从业特点和学习需求,分为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农村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非公企业党员等6大群体实施针对性、个性化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实现党员教育立体化。以党员教育“四上”工作为契机,建立“三网一台”培训体系(即齐鲁先锋网、**党员服务网、**新闻网和**电视台)。以推进党员教育上电视为主线,积极构建党员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党员教育质量。投资100万元,与**电视台协作开办《**党建》栏目,拍摄制作党建工作、基层一线先进典型、创业能手等系列课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创业积极性。以齐鲁先锋网、**新闻网和**党员服务网等网络资源为阵地,对党员进行党的理论、政策法规、文化素养、劳动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完善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不断丰富考核的方式方法,推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公示制度,把党员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民主评议的透明度,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逐步完善党员发挥作用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党员参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的考核,提高党员贯彻党组织决定,主动作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同时,不断强化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外出务工党员以及无职党员的监督考核,既要保护好党员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又要引导他们关心集体发展,积极参加村政建设,努力消除党员管理的“空白点”。实行党员培训积分制,印制《基层党员学习培训纪实手册》,如实记录每名党员参加培训情况,量化评价个人学习培训情况,并将积分作为党员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使党员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党员群众及时方便地接受党的教育。

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工作需多方着力,只有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整合资源,全面及时了解党员的学习诉求和知识欠缺,利用有效的载体手段,从理念方法和文化知识等多个角度出发,坚持发展的思路分析问题和开展工作,才能提升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篇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和公路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各党支部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激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创新活力。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夯实主体责任。党章规定,党支部担负着政治思想引导、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等职责。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对每个党支部来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

一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抓好管理好党员的长效机制。

二是狠抓党员的日常管理,规范行为准则,加强督查考核,抓好党员的监督教育管理。

三是坚持运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四是要多做调研工作,深入基层,联系实际,接受群众监督评判,。

二、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要健全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保障学习经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用学习推动工作,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重点问题,知行合一,学做结合。

四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以上率下、层层示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篇三)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面铺开以来,在提升党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加速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员干部教育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根据**实际情况围绕“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要求,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自查自纠、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对**县11个镇199个远程教育站点的设备网络、管理使用、学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基本情况 **县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99个,其中,镇党委站点11个,行政村站点173个,社区站点15个;
电信模式站点153个,卫星模式站点37个,有线电视模式站点9个;
我县终端站点覆盖党员总数11265人,其中,镇党委站点党员数463人,农村站点党员数10145人,社区站点党员数657人;
终端站点长期外出党员1240人,外地流入党员238人。我县终端站点应参加学习的党员总数10263人。

二、新形势下**远教站点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工作开展难。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一些镇党委领导片面地把经济工作看成是必须抓好的硬指标,是工作的中心,认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与经济工作关系不大,无暇顾及远程教育工作,造成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处于无序的状态,开展比较滞后。

(二)学用计划落实不到位。大多数站点每月计划集中学习的次数是2次,不少于3小时,在如此宽松的标准下,某些站点一个月的开机次数仍不达标,数据显示,被抽样的80个站点中,31%的站点上半年开机时长不足3小时。据某些村干部反映,课件的集中收看学习大多选择在村委班子集中开会时,有时也组织党员进行收看,一般农民群众却很难收看到远程教育的节目。个别担任站点管理员的村干部为了机器设备的方便管理,避免出现故障问题,甚至因噎废食,减少课件的播放次数,使远程教育平台成为村里的摆设。

(三)技术力量欠缺,后备人才匮乏。管理员不能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维护及节目的点播流程,对机器的微小故障束手无策,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尤其遇到村两委班子换届,管理员也跟着变动,部分管理员经过培训后仍难以顺利承担日常的“管学用”工作。这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无法发挥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点,极大阻碍了远程教育站点科学性、有序性管理的实现。

(四)符合我县实际的“乡土教材”较少。据群众反映,省远程办播出的节目内容丰富、栏目较多,更新及时,受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但一些课件的内容远离当地的生活、生产实际,尤其是实用技术栏目,受调查群众中,有78%的群众希望通过远教平台了解全县的生产发展情况、自身所需的农业技术及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行情等等,但课件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极大地削弱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希望看到实用性更强、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教材”。

(五)管理不够健全,部分站点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和故障问题。主要表现在设备时常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却不进行及时维修;
某些设备超期服役,却不进行及时更换;
内区站点长期存在电视设备被偷等问题,此外,卫星、有线站点设备的维修工作举步维艰,维修周期过长,一旦出现故障,日常学习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

(六)培训效果不够明显,党员群众学用转化能力弱。站点管理员对培训的认识不足,认为培训就是搞形式、走过场,大部分管理员消极应付,培训不积极参与,经常请其他村干部代替出席,课堂上玩手机、聊天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上课秩序不规范。培训过后,一些管理员仍对远程教育平台的内容及点播流程似懂非懂,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更是一知半解。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足。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站点管理员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看到远程教育对加强基层党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远程教育就是放放片子、做做记录、摆摆样子,为了应付检查就做一点,没检查时就无人管;
个别党员干部认为远教工作太超前,农民群众缺乏科学素质和学习意识,抓远教工作没有多大意义,甚至觉得远教工作见效慢,是一项可抓可不抓的任务,对远程教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部分农民群众也反映由于大部分时间忙于农活,某些集中培训没法参加。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远程教育工作时受阻滞,难以真正实现党中央“传声器”、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最初目的。

(二)现实条件限制导致人员配备的不合理性。对选择基层站点管理员,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标准,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单调,难以留住年轻工作者,而土生土长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各地管理员的选择只能屈从于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大部分的站点管理员均由村干部兼任,年龄结构偏大,统计发现,在接受调研的80个站点中,年龄结构在“40岁至55岁”的管理员占82%,由于平时事务繁多,一人身兼几职,工作上难免顾此失彼,不能完全专注于远程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能力素质不一、文化水平较低,也造成许多站点的“管学用”水平普遍偏低。

(三)课件开发制作的能力较薄弱。一是在开发制作课件前不深入实际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导致开发的课件偏离发展实际,且课件学习属于单向性的传播模式,某些实用技术栏目专业性较强,一旦和群众的日常需求相去甚远,则何谈学以致用;
二是资金短缺,为尽可能节省资金,课件的制作过程难免“缺斤少两”,课件制作的整体水平被明显拉低;
三是由于群众的文化水平有限,点播戏剧、电影类娱乐性节目较多,点播政策、法律和实用技术类的节目较少,加上个人的接受能力、喜好不尽相同,开发制作的课件众口难调。

(四)全县的站点布局广、数量多,管理难以到位。一是许多设备的维护更新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加上各镇(村)没有针对站点日常维护的专门经费,使得管理人员对站点的维护工作采取得过且过、放任疏忽的态度;
二是由于站点建设在各镇(村),地理位置分散,监管辐射范围较广,责任界定不够明晰,管理存在漏洞;
三是一些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加之缺乏相关的防火、防潮、防盗应对措施,致使设备的维护、防盗工作做得不到位;
四是由于电信公司业务繁忙,故障站点的维修周期较长,甚至不维修。

(五)培训缺乏创新性、有效性。一是培训以室内授课为主,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管理员的学习热情;
二是培训批次较少,导致一次课程聚集的人数较多,培训效果不佳;
三是培训过程无硬性的组织纪律,缺乏严格的培训管理规定,导致个别站点管理员经常缺席或签到后中途离场;
四是由于管理员素质能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此种“一视同仁”式的培训模式难以适应培训对象的特殊性要求;
五是缺乏相关的考核评估约束机制,培训效果难保证。

四、新形势下发挥远教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注重学用结合,着力提升党员群众素质。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员结构更加复杂,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当作重中之重,通过改进培训形式,增强教育效果,促使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要突出主题。党性是指引党员行动的内在动力。当前,党性缺失问题是我党面临的最严重的现实问题,党性缺失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加强党性修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党员教育培训要始终突出党性教育这一主题,在培训内容的选取上,要侧重于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组织纪律等方面内容,同时,要把党性教育作为一项永久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二要分类施教。农村党员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组成,党员素质的差异决定了学习需求的差异,常规性集中式培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按照年龄阶段、文化水平、行业性质等标准划分党员类别,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分类培训、专题培训,着力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对于年轻党员,要重点开展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理论培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他们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
对于年老党员,要重点开展时事政治培训,鼓励他们与时俱进,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三要不拘一格。长期以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只停留于视频教学,相对传统的“课堂式”教学虽然有所改进,但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导致广大党员学习积极性呈现出下降趋势。要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的系统性和灵活性,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电视、手机微信等媒体相结合,与“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村干部学习日”等制度相结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立体式、交互式党员教育体系。比如,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时,先组织党员学习观看革命题材远教节目,再到红色教育基地切身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历程,或者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学习效果。

(二)强化组织管理,引导党员群众观看学习。农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实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干部得力与否,直接影响“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在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培育出一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车头”式队伍。一要加强思想教育。近年来,受不良风气影响,农村干部队伍难免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等状况,一些干部私利至上、权力至上的价值观成为了阻碍农村发展的“毒瘤”。解决农村干部思想认识问题要对症下药,突出教育性和警示性。团结意识不强,就集中一段时间专门组织学习增进班子团结的内容,廉政意识淡薄,就组织学习反腐倡廉内容,以追求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效果。同时,还要全面调理,突出启示性和导向性。每次组织学习都安排一些农村干部先进典型类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村干部树立起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积极投身到为群众干事中去。二要加强政策教育。干工作需要政策引路,一个不懂政策的干部,工作时无异于盲人摸象,村子发展必然难有起色。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扮演好“传令员”和“教导员”的角色,以影音形式代替文件形式,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代替单纯的理论灌输形式,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直观、形象地传达到基层一线,提高农村干部的政策掌握水平和运用水平,增强农村干部对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通盘考虑意识, 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发生。三要加强能力教育。农村问题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村干部如果不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做群众工作能力,就难以胜任。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从农村工作需要出发,为农村干部传经送宝,增强农村干部治村理政能力。农村干部题材的远教节目大多以开展工作为主线,在宣传主人翁的典型事迹的同时,介绍了诸多先进的治村理念和具体工作方法。因此,在组织学习时,要引导农村干部学会结合本村实际和自身工作,学会发掘亮点,学会参考借鉴,学会举一反三,能够将先进经验化为己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坚持传帮带扶,带领党员群众增收致富。农业生产技术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拥有丰富的农业技术类资源,只要做到宣传发动到位、技术培训到位、配套服务到位,就一定能够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一要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做到因地制宜。要充分尊重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异想天开、盲目效仿,要结合本地的产业结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情况,选取适合在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进行培训,在对新项目、新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再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推广。另一方面,要做到因时制宜。农业技术培训要与农业生产时节紧密结合,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保持同步,力争为农民群众的每个生产环节提供实时指导。二要学用结合。要实现农民效益最大化,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学用转化,推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活学活用的良好态势。首先,要借助现代农业的成功案例,引导农民群众摆脱因循守旧思想,树立起发展意识、创新意识,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农民群众科技水平,并鼓励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另外,要探索实行“远程教育+实践基地+专家指导”模式,充分利用本地现有产业,大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参加实践锻炼,增强农民群众学用转化能力,并结合农牧、科技等部门组建技术服务队,对农民群众的创业实践给予全程指导,提高学用转化成功率。三要示范带动。培养、选树一批学用转化先进典型,并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实实在在效益,激励他们积极通过远程教育了解致富信息、增强致富本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人人学、主动学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沟通交流,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当前党群干群矛盾日益凸显,党群干群感情渐行渐远。这不是因为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出现了问题,而是缘于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交流不畅,思想出现隔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当起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要注重搭建沟通平台。开展教育培训不只让党员干部群众学到了知识,也为党员干部群众创造了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与群众进行交流互动,通过交换观点、碰撞思想,达到统一认识、增进团结的目的。此外,村干部作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经常到群众中走访调查,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才能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走访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不但使村干部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家各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也能使广大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另一方面,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旨在惠民生、赢民心,不仅要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还要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经常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组织休闲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群众乐在其中,其仇官心态就自然得到了缓解,党群干群关系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篇四) 党员教育工作是基层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健全党员教育工作体系问题研究”课题调研的通知》,我县组成调研组,就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深入重点乡镇、村,采取查资料、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了解基层党员群众对党员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员教育工作的成绩进行总结。

一、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化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通胀压力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国际及周边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都给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一是思想的多元化使部分党员理想动摇,价值观发生倾斜;
二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增加,使党组织覆盖“空白点”,党员教育“盲点”增加;
三是就业结构的多元化,流动党员越来越多,党员教育难度进一步增加;
四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党员自身需求的变化,求富、享乐趋势极度蔓延;
五是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信息传播手段、方式和渠道日益多元化,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为党员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源。因此,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的党员教育问题,不断增强广大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对于坚定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县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青龙县以建设一支信念坚定、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目标,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双育工程”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通过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劳动技能、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党员意识、“双带”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动力和组织基础。目前,全县共有党员21596人,农民党员13910人,占64.41%;
35岁以下党员5513人,占25.53%;
本科及以上学历1597人,占7.39%,大专学历3376人,占15.63%,全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结构趋于合理。

一是抓根本,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主要采取党性教育进农村、红色经典进万家、党史知识进课堂、红色歌曲进民心等形式,广泛开展知党、爱党、兴党教育。结合每年开展的党员夏训、冬训,把党性教育作为第一课,由党史专家组成宣讲团,使党的声音家喻户晓。把握重大节日、重大节点、重大活动,采取红色经典全民诵读、“红歌比赛”、“党旗飘扬”文艺晚会等形式,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出版《旗帜》一书,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组织学习十八大精神,下发《十八大辅导百问》、《党章修正案问答》1800多册,全面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广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参见“善行青龙”一日捐,观看电影《郭民义》等活动,强化党员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创办业余党校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铸就学生精神支柱。

二是抓重点,全力推进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着力抓好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农村、服务发展的能力。一是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执政素质。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年在村“两委”换届后,专门举办为期3天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培训班,特邀江苏省农办副调研员卢水生、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久广就现代农业发展和《如何当好农村领头雁》进行讲授。组织41名村党组织书记,赴廊坊大城、邯郸涉县、邢台前南峪、沧州肃宁等地,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创新上下贯通的交流学习机制。从**年开始,县委组织部选聘50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老干部下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帮教带学使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年创新村党组织书记上挂锻炼学习方式,优选30名政治素质好,有思路、有能力、有闯劲的村党组织书记分三批到县委农工委、农牧局(农业局)、农牧局(畜牧局)、林业局、项目办等5个县直单位进行锻炼学习,让村书记亲眼目睹农业产业项目申请、实施、验收等业务环节,使村书记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二是打造农村干部梯次队伍。**年,在村“两委”中采取“双荐双选”方式进行组织考选,考试综合得分在**分以上但未进入村“两委”班子人员直接储存到全县农村人才储备库。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乡镇党委审定的“三荐一审”方式,从农村人才储备库中优选确定村级后备干部784人。自**年以来,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先后与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大学、县电大联合办学,对农村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大专学历教育。多年来,全县共有394人取得大专学历。村“两委”换届后,全县农村干部具有大专学历288人,相比于上届提高7.6%。**年,举办了首批全县村级后备干部典型示范班,优选507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使他们的政策水平、能力素质有了较大提升。组织**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到平泉参观花卉、蔬菜、食用菌种植园区,借鉴他们在经济发展、产业规划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活跃思维,开阔视野。三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村官队伍。为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岗位工作,县委组织部通过开展综合岗位培训、业务培训、基地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学习掌握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年联合县委党校举办了为期3天的全县大学生村官集中培训班,就党的农村政策、社会管理、产业项目等方面知识进行了培训,并组织全县**名大学生村官赴辽宁省凌源市实地考察现代化设施农业、花卉栽植等项目。利用青龙镇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采取“村官+基地”、“村官+农户”方式,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编制大学生村官杂志《情系沃土》,让大学生村官亲自参与撰稿、编排、校对等环节,刊载优秀大学生村官体会文章,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

三是抓载体,搭建全方位党员教育培训平台。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积极为党员素质提升搭建平台,不断扩大教育效果。一是搭建基地培训平台。依托花厂峪红色教育基地和县委党校建立2个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的光荣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年共组织**多家单位到花厂峪进行党性教育,党校举办培训班38期,轮训党员4**0人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农村党员和实用人才技能培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这些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培训,形成“协会+农户”,基地带党员的教育培训模式,让村干部和党员致富能手每人至少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有力的增强的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双带”能力。目前,已建成肖营子镇王子店村、安子岭乡东山村2个实践基地,共举办产业项目培训班46期,培训党员群众1763人。二是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城市拆迁、信访稳定、项目建设、基层建设年四大党员干部实践锻炼平台。广大党员干部直面社会热点,直面农村发展复杂矛盾,认真思考和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增长服务基层引领发展的才干,学到了机关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锻炼中,触动思想,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几年来,全县共选派550多名党员干部到一线锻炼成长,300多人受到了省、市、县表彰,120名党员干部通过锻炼得到了提拔重用,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中,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三是搭建帮学平台。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和县直单位包村情况,在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教育方面建立“x+1”帮带模式,由驻村工作队员、县直部门主要领导、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同时联系帮带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并采取学习帮带、外出考察、分配任务等方式,给他们定目标、分工作、压担子,让他们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和创业致富技术,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和创业致富技术,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目前,全县已有90名副科级干部、1**名乡镇一般干部、84名村党支部书记与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实施结对帮带。四是搭建远教平台。借助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跨时空的优势,统筹利用县直有关职能部门信息化资源,有效整合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先进典型事迹、实用致富技术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将一些比较实用的党员教育优质课件制作成教学视频,为农民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目前,县直部门共制作了19个教学软件,发放各类教育光盘**多张。

四是抓机制,推进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定党员教育培训中长期培训规划,不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机制,构建“立体式”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一是建立三级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县委重点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大学生村官,各个层次的教育培训每半年组织一次,每次不少于三天。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党校、县农广校等单位,重点就农村政策法规,如何当好新农村领头人,大学生村官创业等方面知识,每年专门组织2-3期培训班,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典型示范班等多种形势,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大学生村官的素质和带富创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各乡镇采取以会代训、党委书记讲党课、聘请专家授课等形式重点对村“两委”干部和党小组长培训。**年,全县各乡镇共组织各类培训班80余个,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53场,培训人次达到了6500多人次。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落实“七权七责”,深化“一区双户”活动,让党员在分区联户中发挥先锋作用,在履职尽责中接受教育,提升党性意识。二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县委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各单位党建目标,每年初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同时,县委组织部对党组织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每年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不少于2次,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每月不少于16学时。结合“双述双评”、基层党委书记述职和党建专项考核,把党员教育工作作为单位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三是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激励机制。针对农村党员和实用人才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县委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势,结合农村党员和实用人才技能培育实践基地建设,对那些基地建设积极性高、管理规范、教育效果明显的教育培训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配备、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倾斜,并根据每年对教育培训基地的考核结果进行奖励。**年,拨付肖营子镇王子店村板栗培训基地奖励资金5万元。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结合党员“双育工程”,从县财政争取经费100万元,作为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县管党费中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举办各类培训、订购党建书刊、添置电教设备、下拨培训经费,确保党员教育经费的落实。

三、党员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认真总结近年来党员教育工作的成功做法,青龙县总结了几条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使党员教育贴近实际,不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战斗力、影响力。党员教育是为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服务的。党员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在党和国家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时,结合实际,主动跟进;
就是要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中心任务上积极作为、扩大影响、体现价值。青龙县围绕中心工作,建立四大党员锻炼实践平台的做法,受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集中教育主要是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着重解决一个时期党员队伍普遍存在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突出倾向性问题。经常性教育主要是针对党员的具体问题,通过随时随地的教育服务加以解决。要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做到张弛有序、互为补充、互相促进。青龙县采取集中办班与定期轮训相结合、特色培训产业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三是必须坚持服务基层,做到重心下移,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公信度。党员教育只有把重点放在基层、难点解决在基层、资源向基层倾斜,才能保证党员教育让党员满意、领导认可、群众公认。把党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基层,是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离开基层,党员教育就没有价值、一事无成。青龙县坚持从基层党员需求出发,通过基地培训、远教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做到了党员满意、群众满意。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寓教育于管理服务之中,不断激发党员参加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做到政治上关怀、精神上激励、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在管理服务中加强教育,以良好的教育体现服务、促进管理,既教育引导党员积极履行义务,又切实维护党员的基本权利;
既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又让党员感受到组织温暖,从而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内生动力。青龙县出台了《农村干部管理办法》,首次为农村干部交纳养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深化党员激励保障机制,有力激发了党员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四、当前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可以说,青龙县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党员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新的改变,党员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发展是第一要务”已经形成普遍共识,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党员教育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把工作重心都放在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经济发展等方面上,而疏于抓好党员教育,造成对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不力、组织不力。

二是党员对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缺乏清醒的政治辨别力,忽视甚至放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一些党员淡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员的党性观念弱化,价值取向扭转,造成对接受党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兴趣不浓,甚至个别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教育培训。随着外出务工党员逐年增多,这些流动党员分布面广、线长、点多,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党员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一方面,从党员队伍结构来看,党员队伍年龄、党龄、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差异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但从目前来看,普遍存在教育“一刀切”、“一锅煮”,导致教育内容大而空,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课内容缺乏规划,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没有触及或无法解决基层党员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四是党员教育的形式单一。教育形式多半停留在我教你听、填鸭式、课堂灌输为主,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远远不能适应党员的实际需要。教育的载体也创新不够,相当数量的工作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开会传达文件精神、读报纸、大家谈的阶段,对党员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党员没有自我认同感和归宿感。

五、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是近期我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及时更新党的学习教育观念,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成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探索实行分层分类教育办法。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由县委组织定期培训,采取到县级以上党校和发达地区学习培训的形式,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能力;
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由乡镇党委组织有目的、有侧重点的培训,采取请人来讲、外出学习、基地培训等形式,提高党员“双带”能力;
针对一般党员,由党支部组织集中学习,通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上党课等形式搞好经常性教育。

二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合理利用培训资源,建立起以县委党校、农广校、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教育阵地为主体,各类示范基地、技术协会、党员中心户等为补充,能够满足党员多样性需求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整合城乡人才、教育、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实现党员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优势互补。推行城乡党课互讲,机关党组织负责人每年到农村至少讲一次党课,同时组织农村优秀党员、先进模范到县直机关作事迹报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建立城乡联动的流动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开展组织生活,构建城乡互动的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三是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技术,推进培训手段信息化。积极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立党员教育培训专题网站,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探索建立网上党校,运用在线学习、“红色”短信、手机报等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建立数量充足、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党员教育培训信息资源库,加强对电教片、远程教育课件等现代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满足党员教育培训的需要。

四是树立开放型教育培训模式。改变以往“我组织、你参加,我来讲、你来听”的传统教育方式,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教育培训方式。根据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在培训内容上,要深入了解党员所想、所盼和党员现实需要确定培训内容,例如,可以针对外出务工党员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培训,针对在家党员可以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时间上,充分利用冬闲、夏忙、重要假日等党员比较集中的时间开展培训;
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增强培训的灵活性。

五是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党员教育培训量化标准,落实党员教育第一责任人责任,与各基层党组织签订《党员教育目标责任书》,细化考核标准。通过理论测试、现场观摩、民主测评等方式,每半年对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发挥考核结果作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评优评先和党员教育奖补的重要依据。

(篇五) 面对基层党员集中教育培训难,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相对薄弱,是当前影响党员队伍素质提升的难题。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如何利用网络、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解决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难问题。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调研的有关要求,我县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取查阅资料、座谈访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听取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我县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湘西南,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个街道、20个乡镇、1个管理区,334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增强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我县于**年7月创建了**党建网站,**年1月在**电视台开设了党建电视栏目,**年探索建立了**县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平台,开办了**党建手机报,**年开通了“**党建”腾讯官方微博、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了网络、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系列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教学手段,构建“全维度”学用平台。利用网络、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党员教育新平台,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一是办好党建网站。**党建网自**年7月建站以来,不断完善拓展网站功能、丰富网站内容,已成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政策的新载体,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窗口,展示创新成果的新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桥梁。多次对党建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努力将网站打造成为网络党建的信息平台、创新平台、学习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舆情平台。10余年来,**党建网信息发布量和点击率稳居全县各类网站前列。二是开设党建电视栏目。利用电视媒体普及率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坚持突出**本土特色,打造**党建品牌电视栏目,设立党建动态、时代先锋、身边榜样、微型党课四个子栏目。于每周一晚上黄金时段首播,主要播放党建新闻、先进典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身边的感人故事。目前,已连续播放254期,收看的党员群众达12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三是创建手机信息系统。利用手机信息即时、互动、直达等特点,申请专用号码,率先在全省县一级建立党建手机信息系统,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建要闻、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政策等编辑成**党建手机报定期发送给全县党员。依托这个平台,全县党员可以及时向县委组织部反映基层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县委组织部可以及时掌握基层党员情况,倾听百姓呼声,服务人民群众。开通至今,共向全县党员发送党建信息3500余条,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1200余条。四是开通微博微信平台。为充分发挥微博、微信主动性高、针对性强、信息传递快等特点,**县开通了“**党建”腾讯官方微博、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一个服务互动平台,网友可以通过关注平台,随时随地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并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功能获取所需的信息。只要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党员干部群众就能够了解到最新党建资讯,真正为全县党员干部搭建在线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将党员教育融入生活,达到学习培训方便、快捷、实用的目的。

(二)紧贴学用需求,构建“全内容”培训体系。从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和服务农村发展等方面着手,注重以先进典型、优良传统、红色文化启发、教育、引导党员,以种养技术、信息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把握形势政策,深化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带头学,广大党员集中学,基层站点组织群众穿插学等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组织全县3万多名党员集中观看《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榜样》等专题视频,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二是突显地方特色,加强县情乡情教育。充分利用红军长征经过地、“雪峰会战”主战场、蔡锷将军故里等县内红色资源,开展“参观英烈、感悟忠魂”、“重走红色路线、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增强党员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和穿透力。深入挖掘本土先进典型,加强“乡土课件”的开发,先后拍摄制作《瑶乡脊梁》、《雪峰之子袁玉辉》、《我身边的抗战英雄》、《宝瑶村的蜕变》等20部颇具**特色的本土课件,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可亲可近性,丰富了教学平台内容。三是服务农村发展,构筑远教实践阵地。始终坚持把远教示范推广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加快远教设备更新升级,确保远教站点学用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学用典型,建立学用实践示范基地,激发干部群众有效使用远教平台。

(三)完善制度机制,构建“全媒体”运行体系。坚持把制度和机制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党员教育全媒体平台运行上逐步探索建立了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规范高效运行。一是完善机构编制与经费保障机制。**年更名为党员教育中心,机构编制增加到5人,平台采取一人一平台负责制。平台运行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和党费补助。二是建立信息发布与共享机制。党建网站、微博、微信信息一天一更新,党建电视栏目、手机报一周一期,各平台之间既突出特色,发布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内容,又注重强化联系沟通,对重要信息、重大题材共用共享,形成了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审核把关机制。各平台都建立了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从信息的采编、初审、终审到发布各个环节,实行专人负责,确保零失误。四是建立选题策划机制。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围绕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社会热点进行分析,研究策划不同阶段的信息选题,力争各平台每期有亮点、每周有看点、每月有重点。五是建立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开展征求意见、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搞好需求反馈和满意度测评,实时掌握党员群众学习需求和学用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员教育平台的内容、形式和功能,使之更能吸引人、影响人、引导人、帮助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求。虽然全县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势头良好,但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一)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据初步调查,少数党员干部对加快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对信息化工作概念认识不清,认为信息化就是买几台电脑,牵几根网线而已。二是对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将认识提高到信息化工作是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上来。三是对信息化提供的基本功能认识不足,在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上还不熟练。

(二)基层领导干部对党员教育信息化重视不够。调研中基层党员干部反映,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五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五篇] .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