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更新教育理念,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8:40     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各高校的本质追求。如何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在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上着力“三个符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成为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优化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模式、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改革;能力;创新;质量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1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江苏省在历经二次经济模式转型,即第一次转型发展乡镇企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第二次转型扩大对外开放,从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如今迎来第三次重要转型,即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为此,省政府提出了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江苏省打造成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驱动型经济意味着江苏正向着世界经济领先的行列迈进,然而,江苏高等教育能否步入世界高等教育的领先行列?能否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是本省每所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健康成长。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前提。近几年我校在课程评估和学生工作方面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教育方面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寄予很高的希望。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解决学生发展所遇到的教育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 地方高校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挑战
  首先,经费投入不足是绝大多数高校面临的问题,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问题更加严重。因为相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地方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筹措经费的实力相对薄弱,所以教学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其次是生师比严重偏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用了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几十年才完成的事。但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发展的问题,比如目前江苏省高校平均生师比约为19:1,生师比偏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行政化管理倾向。包括外部管理的行政化,导致学校管理自主权受到限制。而内部的行政化导致学术权力的弱化和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受到抑制,导致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教学模式与方法亟待改革。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学仍然是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主流教学模式,这种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五是学生实践机会偏少。这既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关,又与经费投入不足有关,还与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阅历较低,学生实践课时和实践时间偏少有关。六是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当今社会科研成果与水平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科研竞争机制蚕食着不能量化的教学质量,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上述问题都已严重地影响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深化改革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
  动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发展方针。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作为地方高校的扬州大学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提出了在思想观念上推进“三个转变”,在指导思想上着力“三个符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发展思路。“三个转变”即课堂教学目标上从知识掌握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转变,教学方法上从灌输式教学向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转变,教学质量评价上从重视“教”的评价向重视“学”的评价转变。“三个符合”即人才的培养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内部规律。“三个符合”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教育、社会和个人相统一的必然结果,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当然需要。
  
  三、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1 优化专业结构搭建学生专业成长软平台
  对照“三个符合”,专业的调整与发展需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如就业和生源:需要考虑学生个人的发展,如转专业和辅修专业:需要考虑相应学科的发展。
  学科是创造知识,专业是传承知识,行业是应用知识(见图1)。学科、专业和行业三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所以,在考虑专业设置与发展时,必须要考虑学科与行业的基础与发展趋势。我校在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新专业申报学校内部评审制度,所有新专业申报必须有用人单位的调研和相应人事主管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申报论证。所有申报材料必须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讨论通过方能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为促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学校从生源、就业率、学科水平三个指标对除新专业外的全校所有专业进行排名,总分排名在后10%的专业发出警告,并限制甚至停止招生。如2010年停招电子商务、中医学、朝鲜语三个专业,同时还限制一些专业的招生量。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校开设了辅修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经济学、会计学等,同时利用学校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开展第二本科学历教育,目前在校生报名学习的专业有秘书学、经济法学、经贸英语、应用化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在扩大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方面,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制(修)订了一年级学生转专业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新专业,而且本二与本一之间、文科与理工科之间全部实现互转。我校2009级有176名学生成功转入新的专业。
  
  2 修订培养方案搭建人才全方位发展的架构
  根据“三个符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方面主要表现在与行业的需求相适应,即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应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样才能在制度上保证创新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009年底,我校全面启动和推进“卓越人才教育计划”,学校成立了卓越人才教育计划领导小组,并按文、理、工、农、医、经管分设六个工作小组。在国内外调

《更新教育理念,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更新教育理念,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