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创新文化报道,,助力名城创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06:53     阅读:


  【摘要】2010年年初,温州日报副刊部受命创办《人文周刊》(后改名《文化周刊》,以下简称周刊)。之后,周刊自觉担负起了弘扬传承温州历史文化,推动温州文化大市创建工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重任。
  副刊又称附刊,曾被认为是新闻纸的一个补充和附属品。但是,近6年的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新时期新常态下,地方党报副刊只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尝试文化报道的创新实践,副刊才能“不副”,副刊才能“有为”。
  【关键词】名城创建;副刊;服务中心工作;实践;思考
  今年5月4日,温州成功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消息传来,全城为之鼓舞——从1998年12月温州启动名城申报工作,中途因故搁浅,到2010年“申名”重启,如今,历时18年,温州终于梦圆。
  作为温州日报副刊部的采编人员,我们尤为兴奋与激动——6年来,我们见证了温州重启“申名”之路的进程,参与了温州“申名”的宣传报道,为温州“申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立足现实,系统梳理厚重文化史
  数千年的绵延传承,培育了品格独特的瓯越文化。而那些散落在瓯越历史长河中的记忆碎片,需要我们精心寻找、发掘并系统地整理,才能相对全面地还原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
  但是,历史题材的报道如果没有新视角、新发现、新表达,就会有“炒冷饭”、“掉书袋”之嫌。所以,只有从现实出发,从新闻事实出发,赋予历史题材以新内核,才能激发受众对城市文化底蕴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此,周刊对历史题材进行分类包装,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了一批专栏和系列报道。
  如“走读温州系列”,试图通过人文地理的表现形式,展现蕴藏于古老街区、巷弄和乡野中的悠远历史:在南塘街北段改建初具雏形,而南段即将动工之际,深入挖掘千年南塘的繁华往事;在墨池公园主体公园完工之时,讲述这条墨香氤氲的小巷的古老轶事……
  如“温州百年文化星座系列报道”栏目,逐一盘点温州百多年来走出的几十位学术巨星,结合有关部门为这些名人举办的诞辰纪念日活动,展现这些文化巨星巨大学术成就背后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独特风采。对每个人物的采写尽量选择新鲜的角度和落点,如:新闻界晚报泰斗赵超构,人们熟知的是,他是报业宗师、社会活动家和杂文大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赵超构百年诞辰之际,周刊以《那些鲜为人知的老照片》一文,首次披露了这位文化大家对摄影的热爱和获得的成绩;温州近代实业家、教育家黄溯初先生诞辰130周年,又一座溯初亭在温州大学建成。《弦歌不绝溯初亭》从后人为纪念先生先后建起的三座溯初亭落笔,通过三座纪念亭的建成经历折射出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温州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该专栏荣获2012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二等奖,并被温州市委宣传部列为年度温州文化大市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次年结集成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另外,还推出了“非遗进行时”系列报道,以推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走进四季八节”系列报道,在元宵、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里,引领读者感受浓浓的温州民俗风情和节庆历史;“瓯水寻踪”水文化系列报道,走读温州绵长的水乡文化,为水乡温州寻找文化之源……
  2013年,在温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寻找温州城市千年记忆”系列文化活动中,周刊积极参与,跟进报道,同时整理、编辑了“寻找城市千年记忆”丛书,分“人文温州”“走读温州”“风雅温州”三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追寻城市的文化记忆,全书共60余万字,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二、寻根溯源,精心提炼文化新亮点
  致力于文化大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温州,在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下,在文化艺术领域不断涌现出新亮点、新动向。周刊及时捕捉这些文化动态,并通过寻根溯源,赋予动态事件以历史根基。
  比如,温州教育史馆开馆前,周刊的《走进温州教育史馆》带领读者走进这座历时六年精心打造而成的国内第二家地方教育史馆,近距离感受温州绵长深远的文脉;
  在温州第二轮市志开编之际,《千年人文渊薮 文志经典留痕》回顾温州悠久的修志历史,以此佐证这一文化工程的重大价值和历史意义;
  温州首届话剧节开幕,《活在热情的人群中》走进众多活跃的温州话剧社团,调查温州“话剧热”的成因和发展状况。同时配发《民国时期的温州话剧》,钩沉了温州话剧的缘起与历史。
  在关注温州文化方方面面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并叫响了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温州现象”——
  2010年3月,《人民文学》在北京举行温州作家群专题研讨会,“温州文学军团”引发热议。周刊以两个大版的篇幅聚焦了文学的“温州现象”;
  温州有一批在国内书法界赫赫有名的书法名家,同时又有一批书法硕博和正在攻读硕博的新生代书家,老中青三代传承有序,在全国书法大赛上频获大奖。2013年,温州市书法家协会举行新春笔会,周刊通过对温州书法历史传承和现状的全景扫描,提出了书法的“温州现象”;
  温州摄影人的人数、规模和获奖档次,都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在温州摄影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举办系列庆祝活动之际,周刊大幅报道了摄影的“温州现象”。
  还有合唱的“温州现象”、美术的“温州现象”等等,在及时捕捉这些亮点的同时,理性分析,掌握其背后的深层根源,使得周刊成为宣传瓯越文化的一扇靓丽的窗口。
  三、以人为本,大力增强报道传播力
  “人在创造文化,也被文化所创造。”文化报道,其出发点重在人,关注点也重在人,人所创造的文化,以及人在文化事件、文化现象背后所起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周刊的报道强调以人为本,从读者的阅读兴趣点出发,选择以散文化的文笔、平民的视角、人文的情怀来阐述重要事件、重大主题。
  比如,在温州致力于复兴瓯窑,温州博物馆举办大型陶瓷展览《触摸瓯窑》之时,《让瓯重绽芳华》一文走访温州一批专注于收藏瓯瓷的收藏家,以及积极开发、复原瓯瓷的两位艺术家,以期从这些奔走在瓯窑复兴之路上的人们的身上寻找、展示瓯所蕴含的价值、复兴瓯窑的意义所在。
  又如,中国现代剪纸艺术展在温开展,汇聚了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百多幅剪纸力作。周刊在刊发《春色应为剪刀催》,细数中国剪纸特别是温州剪纸艺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传承、变化和发展脉络的同时,又配发了《剪纸“万元户”的跌宕人生》,通过温州首位剪纸“万元户”的曲折人生,以个体的生动事例反映出温州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民间工艺行业的发展变迁。
  为了增强文化报道的传播力,周刊还结合当下的宣传主题,不断推出各种有奖征文活动,以吸引读者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如:为了配合“寻找温州城市千年记忆”活动,开设了“寻找老房子的故事”有奖征集和征文栏目,以寻找身边有故事的老房子的形式,带动市民发掘更多温州的历史记忆;为了配合全省“五水共治”工作,推出了“水之缘”有奖征文,引导读者在搜寻与水有关的故事和情感回忆中,提高对“五水共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了迎接在温州举行的中国越剧节,展现“南戏故里”的文化传承,推出了“我的越剧情缘”有奖征文,等等。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急剧的改变。为此,副刊部于2014年7月开通了“瓯越文体秀”微信公众号,后来又安排专人值守,每日选择几篇精选美文推送到微信平台上,方便读者在网上阅读、转发,以此扩大报道的阅读量,与读者加强互动。
  参考文献:
  [1]李凌;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的分析与思考[J];新闻世界;2012(10):77-78
  [2]王婧;新时期办好报纸副刊的几点看法[J];企业文化旬刊,2013(6)

《创新文化报道,,助力名城创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创新文化报道,,助力名城创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