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2-23 08:41:35     阅读: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求真务实  加快发展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市**工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工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企业进行了成功改制。企业通过十几年来的创业发展,现已成为集化工、发电、PVC树脂等多种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企业员工人数为2170人,2005年企业总资产达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上缴国税金4500余万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在**工业企业经济迅猛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新的贡献。
    **市**工业企业所在地**沟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是一个“两山夹一沟,种啥也不收,一溜土窑洞,穷的出了名”的贫困小山村,当时仅靠耕种微薄的土地生存,村集体经济无积累,村民就业无门路,收入无保障。1992年以霍松勤为代表的村两委班子,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立足村情,确立了“以工补农”,“以工兴农”的发展目标,选择了工业兴村之路,从1993年开始充分利用优势,发挥优势,再造优势,以一个年产不足3万吨的小煤矿起步,坚持“发展天天讲,项目年年上”,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先后创建了煤焦、发电、化工等七个村办企业,逐步探索出一条良性循环发展新模式,1999年1月正式成立了工业总公司,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2004年度以霍松勤同志为代表的企业班子,成功地对企业进行了改制,村集体股份占集体总资产的33%,将67%的股份分给了村民,户均得到了百万股份的资产,农民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企业股民,本村劳动力全部就业,就业率达到100%,同时还为周边村庄劳力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千余个岗位,仅就村民情况来讲,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工资、奖金加年末分红)达到1.5万元,使村民迈上了共同富裕之路,过上了富裕富足的小康生活,为全面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经济实力是基础,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当**工业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轨道,经济基础日益壮大的同时,以霍松勤同志为董事长的企业班子始终坚持以工补农,以工兴农的初衷不变,对村土地全部退耕还林,2001年至2005年相继投资总额达5000万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分四期为村民建起了110余幢欧式别墅和2幢单元楼,现已有95%以上村民喜迁到漂亮的欧式别墅,小区范围及村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全村人居环境更具特色,气候更加宜人,2005年被**市宣传部等十一家单位评为“人居环境上党第一村”称号。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经济作后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2003年以来在不影响**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又相继投资400万元为**沟村建起了学校教学大楼,投20余万元为学校购置配备了电子投影、课桌椅等教学设施,投资10余万元建起了完备的医疗所,切实为村民解除了后顾之忧。近三年来公司为了配合村支部、村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相继投资20余万元建立健全完善了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小区休闲体育场所,坚持每周末举办文化学习演讲会,积极参与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娱乐活动。
    目前的**沟村在**工业企业的反哺推动下,处处呈现出新的面貌,2005年后半年自今投资1300万元的多功能文化节广场正在加紧建设中,投资700余万元打造农村佛教旅游文化的圣龛沟崇庆寺,整体规划已完毕,前期工程已正式启动,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2005年度**市**工业有限公司所在地**沟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被省文明委授予“山西省文明村”,“五一劳动奖状”称号,获**市郊区唯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星村”称号。
   

振兴家乡经济不遗余力  投身新农村建设竭尽全力
--山西振东集团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做法


    位于山西省**县的山西振东集团是近十年来异军突起的商界排头兵,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晋商精明、诚信、节俭、务实的优良传统,以“科学自然,创新日上”为企业发展理念,逐步实现了从商贸流通到科技领域,从单一产业至多元格局,从传统经营到科学管理的飞跃,形成了集科研开发、医药生产、食品制造、石油石化产品经销、安装、商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大型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连年为国家上交巨额税收。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获得良好效益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支持当地农民致富,把“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做为企业自己的价值观,始终把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1、实行企业加农户、联产联保形式带动农民实现共同致富
     振东中药材公司是振东制药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为确保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供应,每年都要动用上千万资金从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采购大量的中药材。自公司启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工程以来,中药材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把从全国购买药材的战略重心调整为积极发展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并和农民朋友签订联保合同,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民种植的药材,现已形成以苦参、党参、黄芪、板蓝根、柴胡等道地药材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5个,涉及全市5个县20余个村,发展种植面积20000亩,带动10000户农民致富。
    2、签订粮食收购合同,打造绿色食品基地

振东五和公司是一家以制造绿色食品为主的食品公司,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现已开发研制生产的“黑小麦、小杂粮、豆制品、粉制品”四大系列产品,被国家评定为“中国特色食品”、“国家绿色食品”、“中国消费市场食品安全放心品牌”,通过HACCP认证。为保证原材料供应及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振东五和公司与2000户农民签定了粮食(黑小麦、豆类、小杂粮等)收购合同,建成粮食种植基地10000余亩。使农民户均增收5000余元。
    3、传播现代企业理念  带动驻地乡村走向文明
    随着企业与农户签定粮食、药材收购合同,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更加紧密,在签定合同、送种子、收成品的过程中和农民兄弟结下了很深的情谊。与此同时振东集团也把企业的现代理念传播给农户,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节约意识,以及文明用语、文明行为等等,在整个互动的经济活动中农民兄弟遵守承诺的诚信意识,节约成本、时间的节约意识,相互沟通时的文明礼节、文明用语等得到大大改善。振东集团传播的“名以清修,利以义制,绩以勤勉,汇通天下”的新晋商理念,“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企业价值观,“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企业宗旨不仅得到受益农民的欢迎,也成为当地农村干部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
     4、从事公益事业,治理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振东集团富不忘本、富不忘民,在取得优异业绩的同时,连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家乡公益事业的建设,着力于对村容村貌的改善,致力于改善家乡农民兄弟的生活环境。集团先后投资建成振东希望小学、振东中学,为家乡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使东和村家家用上了清洁、方便的自来水,每年还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救济金及福利,集团在总裁李安平的带动下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与全县80多家贫困家庭接对子,帮助失学儿童100多名重返校园,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等累计付出达1500余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产业劳动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

村企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山西**工业有限公司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介绍

 

山西**工业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市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下辖烧结、炼铁、制钢、轧钢、余电焦化等9个分厂,公司现有总资产15亿元,员工3000人。现有生产规模为:年产生铁120万吨、钢坯100万吨、钢材100万吨、电力8000万千瓦时。2005年企业实现总产值2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近亿元。公司于2002年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

**市郊区马厂镇马厂村是**公司村企结对帮扶新农村的帮扶对象。几年前这个有着5000人口的大村经济发展滞后、村镇建设落后、村风民风一蹶不振。1999年底,从**老总岗位退下来的潘兰庭同志回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几年时间为村里办了30多件实事好事。昔日的脏村、乱村、破村已变成了**市郊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作为帮扶单位的**工业有限公司在支持参与马厂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有效地带动了马厂村政治、经济和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马厂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村企形成了经济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在这方面,**公司的具体做法是:
     1、壮大企业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物力支持
     从1990年开始,公司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形成了“选矿—炼铁—制钢—轧钢”资源转化增值的产业链条,企业的循环经济效应得到进一步彰显,累计为国家上缴税金超过5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潘路彪做为**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在马厂村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把“致富思源,义利兼顾,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1999年以后,**根据企业发展实力,为马厂村村镇建设不遗余力地进行了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为马厂村出资捐物达千万元之多。在**公司的帮助下,马厂村改造了学校、幼儿园,修建了排涝渠,整改了村中街道,建成了**市第一家农民公园,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春,**公司又多方联系,与**市郊区人民政府、市公路局等单位对贯穿于马厂村中的榆黄公路长北至**路段进行改造。仅这一项利村利企利民的工程,**公司就投资600万元。马厂村在村镇规划中临街的几家商户需要拆迁,**公司就把新建成的职工公寓一层门面房中最好的商铺优先照顾给了马厂村拆迁户,保证了马厂村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公司都要拿出几十万元,为马厂等周边农村的农户发放面粉等福利。企业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的热诚之心和整合财力、真诚帮扶的动人之举,已成为马厂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

2、村企互动,工业农村经济共同发展
    **公司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马厂乡村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十多年来,**“发展天天讲,项目年年上”,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随之的辅助企业、相关产业也应运而生,不断壮大。马厂村与**公司联手合作,合理规划,在产业结构布局、配套设施建设、村镇发展规划做到统筹兼顾,互动发展。近年来,马厂村在**发展的基础上建设起了选矿厂、铁路货运场、水泥厂、汽车运输队等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在有效服务**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壮大村级经济的有力支撑。
    3、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为致富稳定一方打牢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基础、是关键。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稳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吸取周边农村村民到企业打工就业,想方设法为村民拓宽致富增收渠道。目前,在**公司打工就业的马厂等周边的村民有20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同时,企业还为工人们上齐、上足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逢年过节,为职工发放各种福利。稳定的收入,成为农民建设新家园的依靠和保证。
    4、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造就建设新农村、发展大企业的新型农民
     **公司充分发挥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以“为党献忠心,为国家献诚心,为社会献爱心,为企业献决心,为员工献热心”为主题的“献五心”实践活动,培养企业员工热爱企业、奉献社会、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在**就业的村民在企业做一个好员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员工的思想素质,通过员工辐射家庭,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同时,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法制法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造就了一批具有工人和农民双重身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离土不离乡的实用型人才。
 

支持农村  反哺农业  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山西**煤焦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山西**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是**市最大的优质主焦煤生产和加工转化基地,是一个拥有煤、焦、电、冶、物流、建材、绿色产业开发等七大产业,由下属19个企业组成的现代企业集团公司。几年来,山西**煤焦股份有限公司紧紧抓住煤炭市场新一轮战略机遇期,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资本运营、兼并扩张战略,取得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和谐共进的成就,特别是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起到了一个龙头企业应有的积极作用。
    1、产业化带动,规模化推进,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依托公司强大的资源优势,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战略,2003年以来,随着各重点调产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公司在所属洗煤、焦化、发电、冶炼、建材、物流、绿色产业开发等七大产业共19个企业中,先后安置农村剩余劳力4800余人,在运输、制砖、餐饮等领域带动2万余人再就业,安排原煤、焦炭、煤矸石、粉煤灰以及矿用砌块等民用运输车辆近千部。其中,**新信货运公司主要经营煤炭、焦炭、木材、大型设备及非金属矿产品的公路运输,年最大运输量达500万吨;
年生产矿用水泥砌块1.3亿块的新型环保建材公司,可带动区域达6个乡镇四五十个村庄,带动区域半径也在20公里左右;
而综合生产能力为300万吨的11个煤炭生产单位,更是覆盖了几乎所有沁源及其周边有煤矿的地区。

沁河镇北石村地处沁源偏远山区,交通困难,信息闭塞,经济落后。1998年,公司投资1200余万元在该村因地制宜成立了发展以苗木培育,种植开发为一体的绿泽苑林木开发公司,确立以育林为龙头,以生态资源为产业中心,大力实施“林—牧—果—粮—药”生态循环产业。目前,该村已拥有林业用地3.3万亩,其中育苗地300亩,幼林地2000亩,宜林荒山2.8万亩;
林木品种有:刺槐、油松、桧柏、金丝柳、新疆杨、毛白杨、欧美杨、无宝枫、银条、紫穗槐等,成为发展优质工人林、城市环境风景美化与交通道路旁绿化最理想的品种。2003年以来,该村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村级经济达到1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分别比5年前上升8.2倍、4.7倍。为了充分利用林木、植被资源优势,公司还配套建设了裕源公司6520吨/年肉食品加工生产项目,发展种植—养殖—肉食品加工于一体的闭生态产业链,这不仅是公司“超越煤”战略的重大突破,而且为新时期“公司+农户”的扶农帮困工程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受益、良性循环的“多盈”目标。
    2、知识化塑造,专业化培训,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技能教育平台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现有的素质与这种要求还不相适应,这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主要矛盾之一。为解决这一现实性问题,公司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中心,购买了先进齐备的教育设备,配备了专职的教育培训人员,从而为下岗、失业和失土农民再就业创造了机会,为提高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平台。自2000年以来,公司先后培训农民工40000余人次,这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而且为地方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懂技术、有知识的农民陆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与此同时,公司还非常注重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与农民工签订全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时间等内容,给广大务工人员吃法律保障的定心丸;
二是严格执行国家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三是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四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为农民工子女上学提供便利。


    3、扶贫帮困,回馈社会,用光彩精神支持新农村建设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事业精神,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后是否同时具备社会公益心的试金石,同时也是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公司发扬“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精神,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全力支持区域新农村建设,先后捐赠款项达1500余万元用于支持周边农村社会发展,每逢“村村通”工程、饮水解困工程、捐资建校、爱心助学、扶贫解困等都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办企宗旨,为改善农村教育、架桥铺路、扶贫济弱等方方面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